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ou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166-01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教师的角色很单一。新时期教师的基本职能没有改变,但教师的角色却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不再是以往具有权威身份的单纯的传递者,而应该同时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成为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等等。只有教师角色的全方位更新,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好创新教育,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我根据从事教学的实际,结合当前形势,就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转换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课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了,“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再是教师的唯一角色了。好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去学,怎样去做,教会学生发展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所以,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正如古人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第二,教师是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参与者。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是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中心,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的,以成绩作为衡量好学生的标准。而新课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而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还参与学生的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准确地了解学情,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调整教学计划,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体现了新课程体系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第三,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如何做人的引导者。教师的劳动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形成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一切以围绕自我为中心,这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还要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以高尚的品格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并善于从“人是一个世界”的角度来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
  第四,教师是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者。新课程评价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传统教育对学生是通过考试和排榜作为评定学生的优劣,一张试卷定终身。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发挥,造成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新课程则要求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生活评价中主要运用质地性、诊断性和激励性评价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因此,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学生的促进者,采用多维指标和多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给予学生身心发展上的支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或自我评价。目的是让学生最终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彼此分离。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生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需要教师自己成为一个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的认识。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认识社会的引导者
  
  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渐渐地不再只是社区中的一座“象牙塔”与社区生活毫无联系,而是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引导和参与社区的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社区也向学校开放自己的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总之,新世纪的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的理解和不断深入,教师应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真正从课堂上单一的文化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逐步向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向学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换,使教和学始终朝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158-01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儿童的生活离不开交往,儿童良好的品德形成也离不开交往。如何在新课程下的《品德与生活》学科中从小培养农村儿童的交往能力,从交往中体验情感、开发儿童的思维,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是
在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下,更加强调教学方式的丰富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能够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进而提升其写作能力.本文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157-01    中学物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的一门科学启蒙教育,但由于学生感性实践的缺乏和理解能力的不足,使得学生在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觉得枯燥无味,产生一定的畏学、畏难情绪。物理做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必然蕴含着自然科学美的因素,且不易为人们所理解和察觉,因此,在物理教
摘要: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小学语文教育是我基础教育的重点之一,近年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如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已经成为了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采用新星的教学方法,必须以教师的思想转变为前提,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实行学生主动参与的新型教学方法。充分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161-0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其目的就是要学生经历接受、反思和建构的主观内省过程,进而建立个人的认知结构。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对于合作学习研究较多,实践也较多。合作学习当然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但独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这样一个张扬个性,注重人格,呼唤主体回归的人文教育时代,班主任的角色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大势所趋,构建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更是势在必行, 作为中学班主任必须紧跟时代要求,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用新理念,新思路创造新时代班主任管理模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对新时期中学班主任的工作特点、工作艺术探索,反思班主任工作中存在
摘要: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不但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而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心理品质。兴趣往往是创造的先导,是内部动力,教师要抓住“兴趣”这一要素,激励学生用学到的抽象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这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践,仅从课堂教学的层面,探讨教师如何主动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兴趣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165-01    国家强盛,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师德内涵,师爱为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新的历史时期,班主任与教师应该如何坚持师德,用师爱正确引导和帮助后进生在品德与行为上实现好的转化而健康成长呢?  第一,尊重、关爱、理解后进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164-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德育教育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德育是一项特殊的教育,它不像其他文化科目,有着具体的教材,德育的教材就是生活。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这是我们每位教师义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积极解决历史遗留建设项目权属登记问题。据了解,由于建设单位违规建设、超建,建设审批、验收手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