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现场连续采样监测分析和模型模拟确定了福建盆谷型农业小流域不同水文时期农业氮磷迁移和流失的模式和关键源区.2002年每月基流时期的水质采样分析表明:可溶态氮从流域的
【基金项目】
:
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2005J06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现场连续采样监测分析和模型模拟确定了福建盆谷型农业小流域不同水文时期农业氮磷迁移和流失的模式和关键源区.2002年每月基流时期的水质采样分析表明:可溶态氮从流域的源头区到流域的出口区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但是可溶态磷却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由于小流域内部土壤空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分异,流域源头区是可溶态磷的关键源区,而流域的出口区是可溶态氮的关键源区.通过用实测数据检验后的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model模型,确定了流域两侧的坡地区是可溶态氮磷流失和迁移的关键源区.
其他文献
研究阳离子脂质体在不同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及毒性。首先采用DNA延滞实验研究Lipofectamine2000、DOTAP转染试剂与DNA的结合能力。然后选用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pGFP-N2作为报告
为考察茶皂素灭杀害虫效果和对枯萎病原真菌的抑菌能力,采用浸液杀虫法和土壤杀虫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茶皂素对于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叶片药膜法考察茶皂素对小菜蛾拒食效果
该文对采用生物膜法进行市政给水污水以及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处理进行了综述,表明采用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处理及污水回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对处理微污
为了评价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营养与食品安全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苏州地区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肌肉组织中的K、Ca、Na、Mg,P、Fe、Zn、Cu、Mn、Se、C
在原来单养罗非鱼池塘基础上,进行了主养罗非鱼混养草鱼模式试验,并与单养罗非池塘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罗非鱼统一放养密度、草鱼三个不同的放养密度,罗非鱼产量没有显著差
考虑事务数据库D不变,项目集,发生变化时的关联规则挖掘问题.提出了两种关联规则更新算法,解决增加项目或减少项目时的关联规则更新问题.与重新运行一遍Apriori算法相比较,其运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