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脓毒症复苏过程中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v-aC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vO2)比值、外周灌注指数(PI)与乳酸清除的关系,初步探讨PI和Pv-aCO2/Ca-vO2比值评价乳酸清除失协调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2013年11月—2014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连续收治的放置了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导管)进行复苏的脓毒症患者,在入科和复苏8 h后监测PI、并行中心静脉、动脉血气分析,记录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静脉血氧含量(CvO2)、Ca-vO2、Pv-aCO2,计算8 h乳酸清除率。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酸清除<10%的影响因素,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
结果共纳入84例脓毒症患者,复苏8 h后,PI≥1.4者45例,乳酸清除≥10%者32例;0.6<PI<1.4者20例,乳酸清除≥10%者11例;PI≤0.6者19例,乳酸清除≥10%者7例;复苏8 h后PI≥1.4者乳酸清除≥10%例数多于PI≤0.6者(P=0.01)。PI≥1.4者、0.6<PI<1.4者、PI≤0.6者间Pv-aCO2/Ca-vO2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1.0比1.8±1.2比1.8±1.0,P>0.05),PI≤0.6者具有显著升高的Pv-aCO2。复苏8 h后PI≥1.4乳酸清除<10%者Pv-aCO2/Ca-vO2比值高于乳酸清除≥10%者(1.9±0.7比1.3±1.0, 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复苏8 h后Pv-aCO2/Ca-vO2比值[Exp(B)2.235,95% CI 1.232~ 4.055,P=0.008]、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Exp(B)1.087,95%CI 1.022~1.156,P=0.008]是乳酸清除<10%的独立危险因素。复苏8 h后PI与Pv-aCO2呈负相关(r=-0.311,P=0.004),与Pv-aCO2/Ca-vO2比值无相关性(r=-0.094,P=0.385)。
结论脓毒症复苏过程中,纠正异常的Pv-aCO2/Ca-vO2比值和PI有助乳酸清除。联合Pv-aCO2/Ca-vO2比值和PI有助于评价乳酸清除失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