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中最普遍的师生互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引导学生探索所要达到目标的途径,是有效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要做一个课堂上的善问者,在课堂上尽力创设真实情景。设计出能让学生“动”起来的问题,做到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
1 问一引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被教师成功引燃了。学生就会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从而在学习中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因此,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根据英语课程自身的特,最,巧妙地利用教材,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一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强烈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每一个学生的大脑都兴奋起来,从而充分挖掘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2 问一要适时而问。注意时效性
在全体学生参与的情况下提问。教师一般是先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都有思考的时间,然后再指定某个学生回题。这样做能使每位学生在有人回答之前都有机会对问题进行思考。相反,如果教师每提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只有一、二秒钟。学生还没想好。教师就重新组织问题或者另请一位学生回答。这种做法看来似乎是一种控制时间的机智表现。但实际上,被提问的学生却会失去回答问题的信心,或者懒于思考。学习的积极性逐渐下降。
提问的时机也很重要。不考虑时机的提问是很勉强的提问。这种提问针对性不强随意性较大,没有把握学生的思维流向,没有较好地创设问题情境,仓促而问。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学生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出来但又无法说清的心理状态。
3 问一要因材施问,注意针对性
“教学要以人为本”,这就要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既要顾及到more able students(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要想到less able students(学习较困难的学生)。一些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学业水平“分层提问”,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发展的机会,更不能根据学生性格、思维等特点进行提问,提问的对象往往是班上大部分学生或者少数成绩好而又听话的学生,对极少数成绩差或者调皮的“弱势者”,往往是举手也不提问,不举手更不提问,这些学生就成了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边际人”。这种教学对他们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可以说是一种无声的折磨和摧残。提问对教师来说可能只是一件平常的事,但对学生来说,则可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我接到这样一个学生,考试时,语文、数学两门课加起来也考不到50分,可以说成绩很差,因此,平时上课老师很少叫她回答问题。可是。上英语课时我发现她的积极性j}常高,也经常举手。只是叫她回答她又答不出。课堂上我并没有批评她,为了给她鼓励。课后就告诉她,以后老师提问时,要是真会,就举右手,不会就举左手。这样,老师就经常利用他举右手的机会提问她,并且及时表扬她,她的学习也慢慢好起来了。通过这一倒子,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白提问对有的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个知识点掌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的问题,是学生平等发展权的问题。因此,教师切不可忽视提问对学生的意义。要通过提问去塑造、去保护学生。
4 问一要和蔼亲切
教师提问时态度亲切,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提问时可以尽量使用“Would you pleasetell us…?”“Would you like to…”“Mav I ask you…?这样委婉而友好的问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提高学生参与回答的积极性。同时教师提问时尽量多使用体态语言。教师的表情、手势及姿势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一个会心的微笑,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产生成就感;一个鼓励的眼神,让学生消除恐惧,产生安全感;一个亲热的手势,则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帮助更好地思考问题。
5 问一反馈要及时有效
龚智敏老师曾说过,教师课堂反馈可以作为师生课堂互动链中的一个节点。当教师的反馈形式是学生喜爱或易。于接受的形式时,他们的学习焦虑感就会降低,学习自信心就会提高;反之。如果教师的反馈让学生不适应甚至反感时,其焦虑感就会增加,学习动机就会减弱。所以,为了使课堂反馈真正有效,无论给予情感反馈还是认知反馈,都要以积极反馈为主,注意对学生创造性的见解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体会到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对错误的反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给予适当适时的矫正,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否定,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对问题做出不完善的回答时,教师可用鼓励性的方式启发学生答题,也可以叫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6 问一要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发问技巧
提高教师发问技巧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教师常常对自身发问的效果进行发问反思。所谓发问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提问的方式、提问的时机、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的实效性进行理性的思考。问问自己:今天,我提的这个问题是否还有更好的表达方法?这一课,我问了哪些没有价值的问题?还有什么好问题我没问?我应该提出哪类问题更能开启学生的智慧?我们教师若能长期坚持进行这一系列的自我反思,一定能不断提高发问技巧。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我们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提问艺术,创造条件,营造空间,让学生在提问中实现个体的发展,让课堂在提问中绽放高效的花朵。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
1 问一引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被教师成功引燃了。学生就会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从而在学习中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因此,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根据英语课程自身的特,最,巧妙地利用教材,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一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强烈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每一个学生的大脑都兴奋起来,从而充分挖掘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2 问一要适时而问。注意时效性
在全体学生参与的情况下提问。教师一般是先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都有思考的时间,然后再指定某个学生回题。这样做能使每位学生在有人回答之前都有机会对问题进行思考。相反,如果教师每提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只有一、二秒钟。学生还没想好。教师就重新组织问题或者另请一位学生回答。这种做法看来似乎是一种控制时间的机智表现。但实际上,被提问的学生却会失去回答问题的信心,或者懒于思考。学习的积极性逐渐下降。
提问的时机也很重要。不考虑时机的提问是很勉强的提问。这种提问针对性不强随意性较大,没有把握学生的思维流向,没有较好地创设问题情境,仓促而问。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学生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出来但又无法说清的心理状态。
3 问一要因材施问,注意针对性
“教学要以人为本”,这就要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既要顾及到more able students(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要想到less able students(学习较困难的学生)。一些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学业水平“分层提问”,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发展的机会,更不能根据学生性格、思维等特点进行提问,提问的对象往往是班上大部分学生或者少数成绩好而又听话的学生,对极少数成绩差或者调皮的“弱势者”,往往是举手也不提问,不举手更不提问,这些学生就成了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边际人”。这种教学对他们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可以说是一种无声的折磨和摧残。提问对教师来说可能只是一件平常的事,但对学生来说,则可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我接到这样一个学生,考试时,语文、数学两门课加起来也考不到50分,可以说成绩很差,因此,平时上课老师很少叫她回答问题。可是。上英语课时我发现她的积极性j}常高,也经常举手。只是叫她回答她又答不出。课堂上我并没有批评她,为了给她鼓励。课后就告诉她,以后老师提问时,要是真会,就举右手,不会就举左手。这样,老师就经常利用他举右手的机会提问她,并且及时表扬她,她的学习也慢慢好起来了。通过这一倒子,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白提问对有的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个知识点掌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的问题,是学生平等发展权的问题。因此,教师切不可忽视提问对学生的意义。要通过提问去塑造、去保护学生。
4 问一要和蔼亲切
教师提问时态度亲切,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提问时可以尽量使用“Would you pleasetell us…?”“Would you like to…”“Mav I ask you…?这样委婉而友好的问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提高学生参与回答的积极性。同时教师提问时尽量多使用体态语言。教师的表情、手势及姿势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一个会心的微笑,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产生成就感;一个鼓励的眼神,让学生消除恐惧,产生安全感;一个亲热的手势,则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帮助更好地思考问题。
5 问一反馈要及时有效
龚智敏老师曾说过,教师课堂反馈可以作为师生课堂互动链中的一个节点。当教师的反馈形式是学生喜爱或易。于接受的形式时,他们的学习焦虑感就会降低,学习自信心就会提高;反之。如果教师的反馈让学生不适应甚至反感时,其焦虑感就会增加,学习动机就会减弱。所以,为了使课堂反馈真正有效,无论给予情感反馈还是认知反馈,都要以积极反馈为主,注意对学生创造性的见解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体会到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对错误的反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给予适当适时的矫正,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否定,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对问题做出不完善的回答时,教师可用鼓励性的方式启发学生答题,也可以叫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6 问一要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发问技巧
提高教师发问技巧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教师常常对自身发问的效果进行发问反思。所谓发问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提问的方式、提问的时机、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的实效性进行理性的思考。问问自己:今天,我提的这个问题是否还有更好的表达方法?这一课,我问了哪些没有价值的问题?还有什么好问题我没问?我应该提出哪类问题更能开启学生的智慧?我们教师若能长期坚持进行这一系列的自我反思,一定能不断提高发问技巧。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我们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提问艺术,创造条件,营造空间,让学生在提问中实现个体的发展,让课堂在提问中绽放高效的花朵。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