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行结合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改宛如一缕缕充满生机的春风,吹遍了各大中小学校。于是,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如雨后春笋竞相出现。其中,“知行结合”的教学理念以其独有的魅力与风采,在众多教学理念中脱颖而出。当它与小学语文教学水乳交融、和谐共生时,这不仅能为语文教学涂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可以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插上腾飞的翅膀。
  【关键词】小学;语文;知行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如同朵朵鲜花一般,精彩地绽放在教育教学的大地上,“知行结合”这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理念就是其中之一。当语文教师把这朵“知行结合”的鲜花种植到“语文教学”的土壤中,这不仅可以有效地点燃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1 1>2”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知行结合”理念的意义,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知行结合”这一全新教学理念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有效渗透这一理念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知行结合”理念的意义
  (一)有利于搭建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
  受“灌输式、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常常把语文教材视为“金科玉律”,把语文教案以及语文试卷视为“制胜法宝”。如果这一现状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这不仅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束缚在课本中,把学生的活动空间牢牢地限制在教室里,还会使语文教学因这种“闭门造车”式的教学模式产生“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的问题。这时,教师若能使语文教学与“知行结合”的教学思想有效融合在一起,就能够改善上述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满怀热情地参与到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当中,还有利于把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所形成的“围墙”转变为利于师生交流与互动的“桥梁”。
  (二)有利于构建如行云流水般高效的语文课堂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通过渗透有效的教学思想、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等方式,积极地打造如行云流水般和谐高效的课堂。然而,有些语文教师没有将新课标、新理念转化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这不仅会使学生厌恶语文的情绪越来越高涨,排斥语文的现象愈演愈烈,还会使语文教学的“列车”偏离正确轨道,从而驶向歧途。针对这一情况,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以“知行结合”的思想为指导,并把这一思想转化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而助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知行结合”理念的策略
  (一)巧借课本剧,于阅读教学中渗透知行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若能通过巧借课本剧的方式,使“知行结合”的思想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那么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表演等语文素养,还有利于展现语文的风采,洗涤小学生的幼小心灵,打破死气沉沉的课堂局面。基于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把“知行结合”的思想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
  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这篇课文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首先,教师对学生说:“小朋友们,想必你们都喜欢表演课本剧,下面,咱们就对《动物王国开大会》这篇课文进行表演。”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性格等因素,选择了表演本次课本剧的几位“小演员”;再次,在表演的过程中,不管是“演员”,还是台下的“观众”,他们的小脸蛋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此一来,教师通过让学生表演情景剧的方式,将“知行结合”的思想巧妙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这掀起了“教师教得高效,学生学得快乐”的高潮,从而助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走进多彩生活,于写作教学中运用知行结合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若能通过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方式,把“知行结合”的教学理念有效地运用到写作训练中,那么这不仅有利于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活跃学生的写作思维,还能使写作教学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例如,在开展《美丽的校园》这一写作题目的训练时,为了使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校园的实景实物融于作文当中,使学生充分地、真实地表达对学校的喜爱之情,教师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首先,教师对学生们说:“同学们,请你们按一定顺序,仔细地观察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等景物,并在观察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其他同学。”其次,在仔细观察、相互分享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瞧,鲜艳的五星红旗随着微风的吹拂,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旗杆的前面是一个美丽的花坛,里面盛开了红的、紫的、深的、浅的等五颜六色、千姿百態的花朵。”有的学生说:“校园是我们的乐园,我们不仅可以在操场上进行踢足球、跳绳、跳远等各类体育活动,还可以欣赏到高高的树木、绿绿的小草。”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方式,把“知行结合”的思想有效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这能够增加语文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综上所述,“知行结合”是一种充满魅力、饱有生机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新课标大力倡导以及学校高度关注的教学理念。正如鲜花需要绿叶陪衬,轮船需要罗盘指引一样,语文教学也需要“知行结合”这一理念的引领与点缀。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通过巧借课本剧之趣、引导学生走进多彩生活等方式,使小学语文教学与“知行结合”这一理念和谐共生。如此一来,学生会在趣味表演、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尽享语文之美。
  参考文献
  [1]李沙沙.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8).
  (编辑:张晓婧)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学生阅读的永动力。七年级部编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是《西游记》《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镜花缘》等故事性强的小说,这些小说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同时,优秀的作品能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因而编者也竭力选择能够影响学生的作品。但是有些作品超出了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学生只能走马观花,匆匆一瞥,就弃之一边。而且名著太多,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往往只能为了考试,浅尝辄止,功利性太强。  【关键词】学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难度虽然相比其他学科较低,却涉及启发性教学的实现,即:需要通过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由此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此,本文主要以课堂提问的技巧为突破口,探讨通过提问方式对学生的启发,以及结合不同方式的描述,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者提供些许理论支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我们都知道现在的高考制度是分为文理科分别实施教学的,但无论学习文或理科,语文都是必须学习的主要科目。但是学生对于语文的重视程度却不高,导致在考试中由于语文成绩的不理想,拉低了学生的整体分数。本文将以在高考中应如何备考为中心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备考策略;学习计划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想要真正提升学生在高考之前的复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调查的方法,运用信息学、社会学等理论对中西方档案信息公开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200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掀起了档案信
【摘要】近年来,部分家长、教师对起始年级写字教学的错位定位,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用正确、规范的笔顺进行汉字书写。然而运用正确、规范的书写在日常书写、中文信息处理及汉字规范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起始年级的语文老师尤其要注重正确的笔画顺序,规范汉字的书写。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从“关注基础,正确引导”“利用过关,巩固记忆”在一年级语文写字教学中的作用这两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笔顺;规范;
双语词典、平行语料库等多语言资源是解决跨语言障碍,进行多语言信息处理与服务的基础资源,同时这些资源在某些领域或语种内也是稀缺资源,存在着获取瓶颈问题。相比之下,可比
【摘要】自主批注阅读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即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课文的空白处记录下阅读的体会与感悟,从而发展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尝试:通过自主阅读,教给学生批注方法,培养批注习惯,进而形成批注能力,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自主批注——合作交流——师生评议与听说读写的过程中综合提升。  【关键词】批注阅读;教给方法;培养习惯;形成能力;提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