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红树林湿地资源开展儿童自然教育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ong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人类为媒介,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儿童融入大自然,通过系统的手段,实现儿童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编织,形成社会生活有效逻辑思维的教育过程。儿童自然教育的基础与核心是自然观察与自然体验,用欣赏自然万物来丰富儿童的想象力,进而提升创造力,同时,通过引导儿童观察自然生态间的生命关系,感受大自然共生共荣的基本互利原则,培养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生活态度。自然教育很关注情感的启迪和提升,更加注重户外的体验。
  红树林是我国海岸湿地类型之一,红树林湿地有显著防浪护岸、维持海岸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等生态环境功能。湛江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其中湛江红树林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大陆红树林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呈带状散式分布在雷州半岛沿海滩涂上。
  我园陈艳园长申报了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课题“生态学视野下的儿童自然教育——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方案:湿地”。一年多以来,我园研修小组围绕此课题开展研究,以“探秘红树林”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利用红树林资源来开展儿童自然教育。在自然体验中,儿童通过轻松有趣的方式直接接触红树林,了解红树林湿地,建立最真实的体验,更多地认识红树林湿地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进而主动地参与保护。
  一、创设红树林科学认知区,形成良好教育环境
  通过创设红树林科学认知区、墙饰,为幼儿提供认识红树林的窗口。在科学认知区,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导幼儿观看不同种类的红树林品种图片,生动形象地让幼儿了解红树植物有三大特征。一是“胎生植物”,即种子成熟后并不立即离开母树,而是在母树中开始萌芽,长成绿色胚轴,成熟后脱离母树坠入泥中,即可发育成新植株。二是“泌盐”现象,红树植物的叶子有盐腺,能将体内的盐腺排出体外,以适应海水环境。三是奇形怪状的根,红树植物具有强大、奇特的根,并生出地面。通过引导幼儿辨识红树林的种类和外形特征,从而使他们了解红树林具有强大的固滩、护堤和消耗风浪等功能,被称为“海岸卫士”,也让幼儿明白红树林对降低台风暴潮,降低海啸对海岸人们生命财产威胁的显著影响。
  二、课堂自然教育复合课下作业模式,延续自然教育理念
  为了让幼儿明确红树林保护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联性,让环境与幼儿说话是自然教育追寻的目标。首先,通过课堂的多媒体展示,让幼儿了解红树林的生长环境,明确湿地系统的概念。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主动向幼儿讲解红树林保护与湿地系统保护之间的关联性。其次,让幼儿了解红树林也是鸟类栖息地,教师布置课下作业,引导家长在课余时间指导幼儿画出各种鸟类图片,了解鸟类生存与红树林生态之间的利害关系。回到课堂上,再由教师协助幼儿把剪下的小鸟图案粘贴在红树林叶子上,布置成小鸟的天堂,让幼儿体会红树林的作用,从而养成主动参与保护红树林湿地的意识。
  三、开展自然实践教育,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变化莫测、奥秘无穷的大自然是幼儿启蒙探索、学习的最佳场所。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科学教育素材,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利用周六,组织家长和幼儿身临湛江特呈岛红树林开展实际体验和户外观察活动,激发幼儿热爱红树林、保护红树林的情感和意识。
  教师以导游的身份,给家长、幼儿讲解红树林的相关知识,引导他们欣赏千姿百态的红树林,与红树林合影,并引导幼儿观察红树林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及其发达的根部。红树林的独特自然景观深深吸引了幼儿,他们边观察边提出了许多问题:“红树林为什么不是红的?”“红树林是怎样形成的?红树林为什么需要盐水才能生长?”“红树林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教師、家长有意识地引导观察,寻求最佳的解答方案。然后每两个家庭为一组,拿一张记录单,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记录他们在红树林里的发现,组织讨论和分享自己的问题与发现,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从小树立起保护红树林的环保意识。
  四、构建亲子游戏,凸显体验在自然教育中的作用
  体验游戏1:我是海岸小卫士
  家长扮演台风,幼儿戴上头饰扮演红树林。音乐起,幼儿手拉手边走边唱:“红树林呀本领大,能防风来能固土,它是海岸小小卫士,小鱼小虾来安家。”音乐一停,台风呼啸至海岸边,扮演红树林的幼儿手拉手高高举起,宛如红树林茂密高大的枝体,有效抵御风浪的袭击。
  体验游戏2:“净化小天使”
  幼儿戴上白骨壤红树的头饰,两手平举表示红树的枝叶,呈八字形站好,家长扮演含油废水,源源不断地流入红树林白骨壤区,白骨壤叶片上沾满了油,意味着吸收了大量的废水里的重金属,从而净化了水体(平举的两手贴上灰色圆点纸表示油污)。
  体验游戏3:动物的家园
  家长扮演红树林,幼儿分别扮演小鱼、小虾、小螺、小螃蟹等浅海生物,当教师说“台风来了”,小动物们赶紧找到家(即红树林)。
  体验游戏4:候鸟加油站
  家长扮演红树林,幼儿扮演候鸟,“候鸟”从北方迁徙到南方,“候鸟”长时间地飞翔后到红树林捕食、休憩,补充能源,随后又踏上新的旅程。
  五、家园、社区合作共育,提高自然教育的效应性
  幼儿教育是一项多层面、多元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和幼儿园相互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营造“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辐射一个社区,带动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我们利用周末,组织幼儿及家长一百多人,在海滨公园开展“保护红树林从我做起”的社区环保宣传活动。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设计图文并茂的宣传单,主动给路人派发并宣传:“叔叔、阿姨,请保护红树林,不要乱砍伐红树林。”“爷爷、奶奶,请不要往红树林里丢垃圾。”幼儿大胆宣传保护红树林的重要性,赢得路人阵阵称赞,也体现了自然教育的效应性。
  实践证明,在以幼儿和亲子家庭为目标人群的湿地主题的自然教育中,只有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同配合,才能使幼儿、家长、教师逐渐形成生态智慧: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学习自然,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同时,幼儿园带动社区、社会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增强全员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这都需要用教育的手段来实现。
其他文献
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多阅读多思考固然非常关键,但教师对作文写作的方法指导也至关重要。因为小学生写文章,除了用一定的阅读积累去夯实基础,还需要讲究方法规律。笔者姑且将小学作文规律方面的教学指导称之为可操作作文教学,意即作文教学指导是有规可循的,可以从目标、技法、范式等方面进行操作性指导,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运用、思维与审美等语文素养。  一、可操作作文教学的目标分层  一般来说,有关能力性的教学目
在课堂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一线课堂的教学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1.教学研讨仍以经验为主,缺乏理论的论断和观点主张的交流互动;2.部分教师的课改意识仍未转换过来,在一时的课改触动后,又回到了传统教学模式里;3.课堂教学的构架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矛盾开始凸现,缺乏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4.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跟不上课堂的节奏,导致可能出现学不到知识和技能,甚至比传统模式下课堂收获的更少的现象。  针对上
写作的“言之成理”“思想深刻”,不能是空中楼阁,这需要一次一次的引导与实践。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一个教学点可以激发思维走向深处。“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却绝不是一个寻常的例子,它满载朴实纯正的写作方法。我校语文科组在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中,致力于“用教材教写作”的实践探索,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精美语言供品味模仿,有逻辑思维供解剖参照,有思想碰撞促言说欲望。  一、学大师语言,言之有味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 antagonist,GnRH-ant)的不同用药方案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GF-I),胰岛素样生长因
作为一位高中英语教师,我不止一次听到基础薄弱的学生反馈,高中的词汇容量大记不住,就算记了也不知道怎么运用,语法繁杂更不理解,阅读的过程基本也都是靠猜测,写作更无從下笔。正因为如此,他们慢慢地失去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我深深感受到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走好第一步,也就是学好“万变不离其宗”的简单句的重要性。为此,我力争做到突出针对性、运用赏识性、发挥主体性,让学生多写、多改、多互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词汇以
英语学科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个方面。其中,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通过英语这门语言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高考招生增加了考生的自主选择性,也要求高中生更早培养自身兴趣,确认人生规划,明确专业选择,杜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高中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和个性特征,不知道如何选择专业,以至于高考志愿盲目填报,个人发展受阻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是高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一新生生涯规划的现状
对于没有中考压力的地理课,学生的外在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他们内驱力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尤应注重“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舒畅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初中地理新课程强调教学时师生的有效互动性,笔者认为地理课堂采用游戏教学模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笔者所在学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