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的“备课”与“教学”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on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备好课”是“教好书”的前提和基础。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既“备学生”、“备课文”,还要“备课本和单元”、“备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语文教学;备学生;备课文;备单元;备方法步骤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由于语文学科知识包罗万象,并且融抽象、形象、逻辑的多种思维形式为一体,因而决定了必须从知识、思维的“多元化”角度进行教与学,也决定了教与学的难度和复杂性。因此,一个语文老师不可能盲目、随意地匆匆拿起课本上讲台敷衍一番。道理如同“演戏”,要使观众达到入情、入境、入妙的境界,起到思想、艺术的熏陶教育作用,首先要有艺术性的“剧本”,再在演员本身素质基础上进行反复研习排练,才能有绝佳的演出效果。教学固然不雷同于演戏,但教育与被教育的双边关系是相似的,如果教师是“演员”,那么“教案”就是“剧本”,“教学”需要“教案”作指导,如同“演员”需要“剧本”指导那样。无论是有形可见的文字设计,还是成竹在胸的质疑、释疑的构想,在教师的教学思维中形成的有形和无形的完整的教学网络,这便是“教案”的综合体,体现了老师在教学前的“排练”准备功夫。循着它的指导,再通过教学语言传递,情感和思想交流,产生知识信息的“共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领会,将知识信息贮存起来。这就是“备课→施教→反馈接收→领会存储”的基本教学定式。
  当然,近年来语文教改偏于“教学”方面的研究,确也寻出了许多行之有法、施之有效的经验。但为使教改更深入、更全面,笔者认为语文教改仅停留在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上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把“备课”的科学化问题纳入教改的范畴加以探讨。长期以来,我們常把“备课”狭义地理解为就是“备课文”“抄教参”,这种“依样画葫芦”的认识和做法是单一、片面的,殊不知“备课”也是多方面的综合加工的过程。笔者认为,“备课”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备学生”,即“吃透学生”。吃透学生,有利于“因人施教”,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收到预期效果。“备学生”就是要对他们的学情兴趣、基础知识状况、学习习惯和方法、求知心态(心理特点、思维差异、对教学的要求等)各方面情况了如指掌。为使“教”与“学”尽快适应,笔者通过作文和交流思想的办法来达到。新生入学后,笔者先后布置过《我这样学语文》、《我对语文教学的建议》、《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等作文,既可以从中多方面地了解学生情况,甚至还可以从中得到前几任语文教师好的经验和方法。确有见地的学生就及时找他们交流;其他学生,则利用茶余饭后时间与之交换意见。至于他们文章中谈到的各种教学上的瑕疵,则力求避免,不断完善,这样才能使自己跳出“自我”的小圈子,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
  二是“备课本和单元”。即教师要站在“语文新课标”和“学生实际”的高度来统观、比较、分析全册、各单元文章,总体上有个难、中、易的大体印象,初步确定出该册及单元的重点难点,为全册教学定下基调。现行语文课本,大多是按文体分单元。我们的这种“备”,便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哪些单元、文体、篇目、知识点是学生较为生疏、困难的,做到心中有数。宏观的统揽,有利于微观的设计和确定教学步骤、方法,以合理安排时间,适当调整教学秩序(单元先后教学顺序)。
  三是“备课文”。它是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宜在上述两者基础上进行。有前两者做基础。“备课文”就有了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它更“实”,实在“教案”体现很强的知识性,并在此指导下去质疑释疑、传授知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根据好、中、差生的实际情况使那些深、难、易的知识各得其所,化整为零,使学生学到知识,提高技能。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学习是如此,老师“备课文”也是如此。“吃透课文”需要老师多读、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再去借鉴教学参考书,加进自己的见解去拟写“教案”,又在“教案”引领下去细读、熟悉、理解领会课文,烂熟于心,教学就会有居高临下、驾驭自如的心理状态。教学参考书是“备课文”的得力助手,但不能不求实际地去照搬照抄,而只能以它为依据,再根据学生和课文的实际加以选择、增删和调整,写成切实可行的“教案”,使之对教学的指导恰到妙处,更具科学性。
  四是“备方法步骤”。这体现在教师如何去科学地组织、实施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上;体现在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质疑解疑、获取知识的技巧上。有科学的方法,教学就会如虎添翼,游刃有余,一些知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教无定法,备课就要备出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方法,要根据“传、授、教”的需要,因人因材而异地去精心构想设计教法,诸如如何入题入意、如何质疑解疑、如何点化思想、深发开启,都需体现特有的方法和技巧,而不应是平淡的说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需在“备”的过程中深思熟虑,妥善设计,力求采取最能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最有利于学生学懂、掌握的方法。由于教师的素质和风格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会各异,但只要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仍不失为科学、独创的好方法。
  在备课与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须牢记:教给学生以知识,只能利益于现在;而教之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技能,却能利益于永远。所以,“备方法步骤”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此外,在备课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学法的设计,使教案成为既是“教”的方案,又是“学”的方案。
  总的来说,“备学生”是前提;“备课文”是重点,很多知识、技能的问题和教学的目的都要在这个环节中体现;其他两者则是服务于这个重点的,整个教学程序又是服务于学生的。显然,备课是语改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备”得好就会“教”得好。
  (编辑:刘影)
其他文献
低渗透油田的油藏特点主要表现为孔喉半径小、渗透率低、渗流阻力大等特点,随着油田开发主体技术的推进发展,开采进程早的老油田得以持续有效深化开发,原来认为难以开采的低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原因及临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资料,其中生理性26例,占65.0%;妊高征7例,占17.5%;妊娠合并ITP 5例,
通过对青海盐湖集团金属镁工业园区各工厂的调查,剖析了化工厂暖通空调节能措施,为化工、煤化工等行业节约能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摘要】恰当的语言表述是课堂的催化剂,它紧密地联系着教师、课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笔者从“入情入境,说情叙礼”“如丝如竹,抑扬顿挫”“言之有物,切记空泛”“妙语连珠,肢体相辅”“巧用方言,化腐朽为神奇”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课堂;语言表达;情;方言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哲理小故事: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到一座小城市去旅游,这座小城市里只有一家书店。这家书
本文以TP149X井为例重点分析完井工具失效原因。
【摘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我个人认为
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处理效果,需要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油田污水处理能力的提高。本研究中主要分析影响油田污水处理水质的因素。
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从根本上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评价,热情鼓励,鼓励学生在课内学习写字的基础上,课外自主
【摘要】培养说话能力是小学语文听说读写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学生说话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标准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说话能力;课文;语境;生动性;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说话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标准提出的要求。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在公开招聘时就提
【摘要】十八大四中全会后,中国法治思想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如何在教育上及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意识的提升,不仅成为公修课,也成为各级中小学教育的必修课。本文尝试着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一些法治上的尝试,给学生以法律的启迪。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活动;法律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担负着人文教育的功能,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的法制教育却是少之又少。十八大明确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