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RpoE和RpoS调节因子在高渗应激下是否共同调节伤寒沙门菌的代谢生长.方法 运用自杀质粒介导的同源重组方法制备伤寒沙门菌rpoS/rpoE双缺失突变株,用PCR观察重组现象;以吸光度值(A600值)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生长曲线,观察细菌在高渗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分析其在对数生长早期(4 h)和对数生长晚期(12 h)的生长差异;利用伤寒沙门菌全基因组芯片分析技术,比较伤寒沙门菌野生株和各基因缺失突变株代谢相关基因在高渗应激下的表达差异,选择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实时定量RT-PCR进一步验证.结果 成功制备伤寒沙门菌rpoS/rpoE双缺失突变株.生长曲线分析发现,rpoS缺失突变株在生长4h和12 h的A600值分别为0.503±0.018和2.060±0.112,rpoE缺失突变株分别为0.293±0.053和1.933±0.115,rpoS/rpoE双缺失突变株分别为0.051±0.007和0.963±0.111,均低于野生株的0.725±0.097和2.496±0.1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基因组芯片筛选到42个受RpoE、RpoS调节的涉及代谢的基因.实时定量PCR结果发现,rpsE、rbsK、nusG、etuB在rpoS缺失突变株中的表达分别为(1.86±0.14)×106、(1.37±0.11)×106、(2.72±0.58)×106、(8.27±1.01)×106拷贝/μg,在rpoE缺失突变株中的表达分别为(2.19±0.17)×106、(1.51±0.12)×106、(2.73±0.57)×106、(9.63±1.42)×106拷贝/μg,与野生株中相应基因表达比较[分别为(1.94 ±0.10)×106、(1.52±0.11)×106、(2.39±0.52)×106、(10.83±1.52)×106拷贝/μ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rpoS/rpoE双缺失突变株比较[分别为(5.64±0.59)×106、(4.17±0.40)×106、(9.44±1.22)×106、(2.95±0.88)×106拷贝/μ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oE与RpoS能够影响大量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共同调控伤寒沙门菌在高渗应激下的代谢生长。
高渗条件下RpoE与RpoS调节因子共同影响伤寒沙门菌生长代谢
【摘 要】
:
目的 了解RpoE和RpoS调节因子在高渗应激下是否共同调节伤寒沙门菌的代谢生长.方法 运用自杀质粒介导的同源重组方法制备伤寒沙门菌rpoS/rpoE双缺失突变株,用PCR观察重组现象;以吸光度值(A600值)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生长曲线,观察细菌在高渗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分析其在对数生长早期(4 h)和对数生长晚期(12 h)的生长差异;利用伤寒沙门菌全基因组芯片分析技术,比较伤寒沙门菌
【机 构】
:
215004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215004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江苏大学医学技术学院生物化学研究室,215004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215004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
【出 处】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47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高危人群中暴露前用药(PrEP)预防HIV感染的效果.方法 以preexposure prophylaxis、HIV、AIDS、high risk populations、relative risk、reduction为关键词,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万方和清华同方数据库及相关网站,检索时间截至201
目的 建立固相萃取结合亲水作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各种水体和尿中三聚氰胺及三聚氰酸的方法,并对采自全国的501份水样和216份尿样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含量进行调查.方法 取100 ml水样或10 ml尿样,用浓盐酸调节pH至3.0,加入15N3-三聚氰胺和15N3-13C3-三聚氰酸混合内标溶液,再于水样中加入100 ml乙腈(尿样加10 ml乙腈),混匀后用MCT固相萃取柱净化,用3
2011年卫生部联合评估报告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78万例,经性传播者占63.9%,其中经同性传播者由2009年的14.7%上升为2011年的17.4%[1].艾滋病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的传播是由于男性与男性间的多性伴及无保护肛交行为造成的,MSM人群是传播HIV的高危人群[2-3].梅毒是具有溃疡特征的性病,是HIV传播的重要危害因素.为了解不同
期刊
目的 评价MTB Rv3671 c蛋白对人巨噬细胞(THP-1)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编码MTB Rv3671c蛋白的基因克隆到pET-28a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表达,采用镍亲和层析和离子层析法纯化重组Rv3671c蛋白,Lowry法测定蛋白浓度,并用纯化蛋白刺激分化成熟巨噬细胞,采用Hochest染色法观察细胞的转归(凋亡及坏死)情况,同时取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TNF-α和IL-1β
众所周知,流感是常见的传染病,其在温带地区具有季节性复发的趋势。关于流感的很多研究已经揭示出了其形成、传播的主要原因,但是目前的技术和数学模型仍无法预测地方季节性流感暴发的时间、持续时间和发病强度。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仍有25万人到50万人死于流感。因此,进一步了解地方季节性流感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不仅对科学领域有影响,而且对地方流感的预防与控制也具有重大意义。
目的 分析1991-2009年我国9个省(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维生素C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1991、1993、1997、2000、2004、2006和2009年分别在9个省(区)调查了 2716、2691、2507、2358、1490、1218、1073名6~17岁儿童青少年,对其3d24h膳食回顾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比较不同年份及不同特征儿童青少年
目的 调查2011年河南不同人群的碘营养状况.方法 2011年3月至12月,在河南省8个市(选择其中水碘< 100 μg/L的地区)的医院、妇幼保健院、计生部门的门诊收集新婚育龄妇女(363名)、孕妇(31 874名)、哺乳期妇女(4893名)和0~2岁婴幼儿(6919名)的尿样共44 049份,检测尿碘含量,分析比较不同人群的碘营养状况.结果 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的尿碘
目的 了解陕西省4个区(县)居民的灾害事件应急准备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9-10月对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汉中市汉台区、渭南市富平县、安康市旬阳县的城乡居民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对18 ~ 88岁的1945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调查对象对灾害事件的经历与预期、备灾知识、备灾行为和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19
目的 了解2009年浙江省HIV-1型CRF01_AE重组毒株在浙江省随访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的分布特征.方法 以浙江省地市为单位进行分层,对2009年随访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随机抽样确定303例研究对象,收集调查对象信息并采集样本提取DNA,用PCR方法扩增gag部分基因片段,测定序列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303例研究对象中扩增阳性并成功测序的共有225例.其中,CRF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