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集群提升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n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小规模”,“大集中”市场化的产物。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完善,这种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现象会更加明显,形成民营企业产业集群化。本文将以产业集群为视角来对提升民营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以提高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推进我国产业集群化趋势。
  关键词: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社会分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099-01
  民营企业是相对于国有企业,官办企业,集体企业而言的由民间自发融资形成的企业组织形式。其性质是非国家控股,非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式;构成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私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长期被民间租赁托管的国有集体企业等。特点:产权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市场为导向,以供求和价格为机制,以盈利为目的,可以人为改变资本属性。“民营企业”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特殊产物。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最新调查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共有私营企业465万户,其中9.5%的企业(即44万户)同海外企业建立了合资合作关系,1.9%的企业(即8.8万户)已在海外投资办厂,投资平均值为82万美元(半数集中在北美和东南亚),13.4%的企业(约15.8万户)购买了境外品牌使用权,16.1%的企业(约74.5万户)引进了专利技术(包括技术专利和设备。
  一、民营企业的作用
  1、我国目前民营企业主要涉及第二、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增加了就业。截止2009年底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15192.3万人次,占全国劳动力人口的19.5%。逐渐成为增加就业的主力军。2、合理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民营企业受市场信号影响较强,具有敏锐的市场预见度。可以根据供求的变化调节生产规模,合理的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3、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缩小贫富差距,国民经济合理有序运行。同时民营企业更成为一个地区的标志,文化象征,民营企业更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力军。
  二、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
  1、由于民营企业的规模不大,进入壁垒较低有些行业甚至没有任何资本技术限制条件,人们投机行为的出现,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导致地区行业信誉度的下降。2、我国民营企业实力较弱,发展面临次国民待遇,体制外发展,是市场经济对外开放条件下没有任何保护的孩子。规避风险能力较差,据中华全国工商联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不足三年,寿命十年以上仅占15%左右。3、民营企业发展区域性不协调,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不协调吻合度较高。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中心,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较强,几乎覆盖了中国民营企业的主要领域。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较落后。
  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是指一定区域内规模企业高度集中形成的产业组织形式,即成规模的小企业发展为区域性产业,产业的集聚最后发展为产业集群化。产业集群不仅仅是产业蓬勃发展的体现,更是区域文化的象征。
  特点:区域空间分布性:生产资料的空间布局、要素的空间分配、劳动力的区域集中,资本、技术、组织的空间布局,是产业集聚的物质基础;民营企业主导性:大型国有企业由于其丰厚的物质资金基础、形成难以进入的壁垒,导致行业垄断,不易形成集群,而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力军;生产活动联系性:集群中的企业,并不是独立的分隔开的,而是在生产要素、资本、技术以致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某种的关联;分工协作发展性:专业化的分工促进了产业链的形成,导致生产的专业化,使得企业更好的协调发展。生产要素的禀赋,区域的空间布局,企业间相互作用使得交易成本减少、协作加强,企业经营过程中形成规模经济,导致社会分工的专业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于新的生产领域、改造旧的传统的生产领域,企业为了角逐市场份额及市场占有度展开竞争,导致产品生产的多样化和差别化。
  三、产业集群化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从企业角度:1、可以减少成本:群集使得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形成群聚,市场化的结果使得企业向完全竞争市场逐渐演化。合理的竞争机制,资源配置机得以形成。资源、技术、劳动力、技术设备在区域空间范围日益集中,基础设施由于社会需求的增加也日益完善。2、形成较好的创新优势: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行为具有积极的生产动力,对员工、生产经营者都有着强的的动力,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二)从产业角度:1、基于分工基础的产业链形成,以集群为组织形式的民营企业具有生产经营规模化的趋势。这种规模化的产业作为一个群体,无论市场份额还是产业贡献都在国民经济体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增加话语权:产业的凝聚力,改变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发展两级分化的现状。中小企业促进协会、民营企业家联合会等行业代表民营企业的利益,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民营企业逐渐在经营政策、经营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强大的话语权和决策权。3、提高民营企业寿命,规避风险的能力和投融资机制:产业群聚可以是企业形成很好的资金流、技术流、要素流。
  (三)从社会角度:1、提高区域居民生活水平,区域贫富差距缩小;产业集群使区域内劳动力在本土实现就业,本区域人员流出减少,外区域人员流入增加,居民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生产提高经济收入。2、有利于区域文化的形成,成为地域标志。产业群集是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积极推动力,“一村一品”,“一乡一产”,“一城一业”的经营模式以成为地区的明显标志和代表,尤其是国有企业不易进入涉及的服务业,服务业较小的进入壁垒使民营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结束语:民营企业产业集群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以日益受到关注。民营企业市场占有份额超过50%,可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如次国民待遇、融资机制、规避风险能力等问题,产业集群则可以优化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的这些问题。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
  作者简介:王婧(1986— ),女,黑龙江人,河北经贸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城镇化与工业化。
  参考文献:
  [1]傅京燕.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及其决定因素[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3:29—34.
  [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对于锦江酒店集团和总裁杨卫民来说,2010年无疑是个充满创意和成果丰硕的一年。
摘 要:通信行业提升服务质量,一要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二要统一认知,做好市场调研、双向沟通、扁平化的服务管理工作;三要根据资源确立服务目标和服务标准;四要完善对一线服务的支撑系统;五要确保服务质量标准与实际传递服务的统一;六要确保企业宣传与实际服务的统一;七要着重抓好2011年集团公司的三件大事,从而全面提升中国移动的整体服务形象和水平。  关键词:通信行业;服务理念;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中图分
员工培训在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增强员工的岗位胜任力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利组织利员工的好事。鉴于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员工培训的作用,有必要对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摘 要:随着科技的越发达,人类生产力的越进步,由于社会分配不公导致的财富差距越明显,裂痕越放大。进入21世纪后,财富不均,社会分配不公,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不良影响,越发严重地制约着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人民大众对财富分配不均的深恶痛绝,以及因此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引起了广泛性的社会关注,也成为困扰各国政府与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该现象已形成“久治不愈”的难题之一。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武术的教学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它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它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个性发展。本篇文章主要是分析目前高校武术教学中
摘 要: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来运作,21世纪是人才的时代,企业成败的关键还是对人才的培养。在快速多变与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如何吸引、激励、奖励、发展和留住优秀员工的面临着巨大挑战。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企业的岗位分析、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本文将详细介绍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现在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对策方针  中图分类号:F83
近日,国资委公布了央企2009年度各行业运营情况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实现盈利1484.7亿元,而中石油集团则以2425亿元成为纳税状元,中石化集团以13919.5亿元成为收入冠军。这张表格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必要性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势在必行,应用信息技术推进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科学化,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尚存诸多欠缺之处,本文立足于国内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现实状况,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在充分研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产业风投运行的成功经
摘要: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人们对经济发展问题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两者的关系看,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是有利的增长;而可持续发展,又必须是稳定的、有规模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发展,就是要做到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