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大温街头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a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乔伊 “超市狗”和“大麻女人”
  加拿大是个无家可归者众多的国家,民间反贫穷组织曾给出75万的数字,一般认为这失之夸张。一般媒体估计,人数自10万至25万不等,鉴于加拿大总人口数量不过3300万,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在发达国家中居于前列。
在温哥华的街头,一家餐馆外时常可以看到在街头流浪乞讨的人们。

  又一次经过华埠著名的片打西街,又一次在道边碰见那位据说叫“范乔伊”的荷兰裔流浪汉,微笑着和他点个头,随手朝他身前的棒球帽里扔一个“loonie”(加元一元硬币的绰号),他淡淡地点头还礼,仿佛这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
  他是残疾人,不良于行,在片打西街和格兰维街上乞讨已有多年,常往来华埠一带的人对他都很熟悉。他不是流浪汉——有住处,据说也有家人,但已没有工作,有限的残疾人救助金对他而言宛如杯水车薪,因此不得不行乞贴补。
  华埠东边就是全加拿大第一座(似乎也是唯一的一座)合法的“安全毒品注射屋”,再往东,便是小有名气的“大麻一条街”,是瘾君子集中的地方,许多流浪汉、乞丐都有不同程度的毒瘾,但“范乔伊”没有,他总是穿得朴实但整洁,手里或倒拿着个破棒球帽,或拿着个空的“Tim Hortons”咖啡杯,路人给他零钱,就随手丢在帽子或杯子里。
  朋友们都说“范乔伊”是“最不惹人厌烦的行乞者”,因为就在不远的华埠/体育场天车站,就有一些颇惹人厌烦的乞丐,他们会对行人纠缠不休,缠着准备投币买车票的乘客索要零钱,如果给,下次她会记住你,每次你经过都会没完没了索要,倘若不给,就会骂骂咧咧没完,有个被称作“大麻女人”的意大利女性据说是最难缠的一个,乞讨的“吃相”很难看,刚移民过来时我太太在那附近一所夜校上学,就被稀里糊涂半讨半抢地弄走了两加元的一个钢镚,回来气恼地絮叨了半天。
  温暖值千金
  加拿大是个无家可归者众多的国家,民间反贫穷组织曾给出75万的数字,一般认为这失之夸张。一般媒体估计,人数自10万至25万不等,鉴于加拿大总人口数量不过3300万,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在发达国家中居于前列。
  在这个高寒国家里,大温哥华地区是难得的温暖所在,因此许多外省流浪汉都特别喜欢到这里来。就在不久前,两名马尼托巴省的流浪汉被当地有关部门嫌弃,扔上单程“灰狗”甩给温哥华,温哥华市府和许多慈善人士对此愤愤不平(“这不是嫌贫爱富吗”),打算帮两位流浪汉小哥“讨还公道”,没想到两位小哥得知抵达的是温哥华,居然喜滋滋地表示“这太好了”、“我想来还正愁没路费呢”,如今他们正在“流浪汉旅馆”栖身,偶尔“重操旧业”。
  正因如此大温成了加拿大出名的“流浪汉天堂”,在天车站、公园、广场角落,都能看到流浪汉的身影,他们通常都推着一辆从商场“顺”来的手推车,车上载着自己的一些破旧家当,白天到处转悠,晚上则或露宿街头,或去“流浪汉旅馆”歇息。许多流浪汉并不情愿去“流浪汉旅馆”,理由是“限制自由”、“没有尊严”。2010年我曾因工作关系接触过一些男女流浪者,一位女流浪者就表示,她“宁可睡手推车也不去‘流浪汉旅馆’”,理由是“不让带朋友,连在屋里抽烟都有人管”。2008年冬天特别寒冷,一名47岁的女流浪者两次拒绝进入“流浪者临时收容站”避寒,理由是收容站嫌臭,不肯让她把手推车及里面的“家当”带进去,因此她宁肯冻着。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她蜷缩在手推车里,两次拒绝巡逻警察的劝说,最后因不胜寒冷点燃蜡烛取暖,结果引燃衣物、杂物活活烧死,此后大温所有的冬季“临时收容站”都取消了“不得携带‘家当’”的规定。
  温哥华是友善的城市,流浪汉的日子通常都过得去:一日三餐可以去所谓“食物食堂”领取,如果愿意,住宿可以去“流浪汉旅馆”,洗澡则可以找附近的教堂、救助站等解决,碰上节日还能找到乐善好施者提供的“福利大餐”场所大吃一顿。曾有一位经常做义工的朋友说“流浪汉也是城市的一景”。
  但也有市民对这“城市的一景”不以为然。2010年冬奥会结束后,福溪北岸的奥运村部分建筑被改造为“流浪汉旅馆”,其他则作为公寓租售,不少公寓业主就对“特殊邻居”颇有烦言,认为他们令社区治安和风气恶化。有人曾暗访“流浪者旅馆”,发现大量吸毒用针头和避孕套,更看到许多不法活动痕迹。对于因有人冻死街头而促成的“携带个人物品入庇护所自由”,许多人也不以为然,因为流浪者的“家当”往往是垃圾,宠物也浑身寄生虫和疾病,寒天庇护所本就拥挤,这些东西进入后恶臭不堪,实在是害人害己。
  就在这几天,大温几家中文网站出现了一个“被‘超市狗’骚扰该怎么办”的讨论帖,所谓“超市狗”是指常年盘桓超市停车场,强行讨取顾客用来拿商场手推车硬币(加拿大许多商场手推车要塞入一元硬币开启,还车后可将硬币取回)的流浪汉,这些人往往浑身恶臭,态度粗蛮,如果顾客是妇女或老年人,常常受到惊吓。但随即有人在帖下指出“可恨者也是可怜人”、“可以不给但不要歧视侮辱”。
  说来有趣,大温各城镇街头的流浪汉、乞讨者绝少华裔,“福利大餐”其实并非流浪汉或乞丐专利,任何觉得自己需要帮助的低收入者也都可以享用,前些年金融危机,感恩节“火鸡大餐”常能看见暂时失业的西人白领身影,但同样罕见华裔。有人说,华裔善于储蓄,就算遭逢变故也能应付自如;也有人说,华裔爱面子,宁可饿几顿也不愿在异国他乡的街头吃“开口饭”。
  “温村”的日日夜夜
  许多移民将大温哥华戏称为“温村”,指这里虽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群,却颇有“田园气息”。
  即便是最都市化的温哥华市,市区范围内也有号称全球最大都市公园的史丹利公园,和众多绿地、森林,大温的其他城市更是如此,如菲沙河南岸、笔者居住的素里市不大的城市里有公园600多座,占地5600英亩,此外还有15个高尔夫球场和12英亩人工湖,从住处往任何一个方向走半小时,都能见到一个甚至几个公园。与之相反,高楼大厦、繁华街景,只集中在各都市市中心不大的范围内,如果开车,通常“一脚油门就进村”。   大温的风景自然是极好的,湖光山色,森林海景,人们能想到的景色几乎一样不缺,而且十分“亲民”,好景致大多是公共地域,无需花钱,谁都可以享用,甚至大温最出名的两所大学——UBC和SFU也不例外,前者构成号称“北美最美大学区”的UBC校园都市区,是大温最受欢迎的居住社区之一,而后者则在本拿比市依山而建,一幅闹中取静、世外桃源的景象。
  “温村”的天空常常是湛蓝的,这里几乎没有大工业,污染源屈指可数,在晴朗的日子里,站在市区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远眺白雪皑皑的黑梳山,或冬奥会滑雪场所在的惠斯勒雪山,甚至远在百公里之外的落基山。
  “温村”街头常能看到雪白的海鸥和五颜六色的候鸟,黄昏时在社区内街或公园漫步,还常能碰上松鼠、野兔、鹿和浣熊等野生动物,笔者住处不远有条小河,小河与公路交汇处,竖着个“小心动物”的警示牌,搬来后不久就听说有人在这里开车撞上一头鹿。当然,最常见的野生动物永远是肥头大耳的乌鸦,而较难碰上(但也绝不罕见)的“稀客”,则有黑熊、郊狼、美洲狮等,市政当局常常会郑重其事地告诫市民,没事别喂那些野生食肉动物,一旦它们习惯了在社区里“讨生活”,当局就可能被迫“人道毁灭”,以免危及社区安全。
在加拿大的温哥华,市民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生活环境,经常会涌上街头抗议任何会改变这座城市的决议。

  “温村”是健身者的天堂,这里的许多城镇都特别设有专用自行车径,且和中国一样位于骑车道和人行道之间,而非如北美其他大都市般设在马路正中央。戴着头盔骑自行车或挂着计步器跑步的男女,是马路上最常见的风景。不过对于“公交族”,大温可能并不“友善”——这里的公交系统既不方便,也不发达,当地人怨声载道。当然,倘你只是一位游客,大温天车还是值得一坐的:天车大多数线路是高架的,花上几元钱就能轻松看遍大温山山水水,而且更让人轻松的是,包括自动售票机在内的许多设施都标注有外文,当然,也包括中文。
  “温村”人喜欢休闲,阳光灿烂的假日里,街头往来驶过的,是一辆辆载满一家老小的房车,或屁股后面拖着小艇、车顶上架着山地自行车、后备箱塞着冷箱和野营帐篷的SUV,这里流行的休闲方式是“自助”,野营和烧烤则是老少咸宜的乐子。
  但“自助”流行的另一面则是无奈:“温村”的人实在有点少,因此许多其他都市司空见惯的休闲娱乐方式,在这里却很难享受。就拿孩子们最喜欢的游乐场来说,温哥华游乐场一年固定开放的时间只有暑假的一两个月,其他时候都关门大吉,因为“不够赔的”。为了弥补孩子们的失望,每年春暖花开,一家“篷车游乐场公司”就会用车队载着整套游乐设施,在大温各城镇轮流举办“嘉年华”,那可是孩子们最向往的。
  大温是个适合体育锻炼的城市,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大小不等的活动中心,包括收费低廉的健身房、滑冰场和室内泳池,至于足球场、棒球场等室外活动场所则随处都有,且分文不取。不过想欣赏职业竞技的朋友就会“辛苦”一些,这里的商业竞技体育市场狭窄,曾经有的几个大俱乐部(包括NBA的灰熊队)都先后迁走,只剩下NHL的温哥华加人队,和北美职业足球联赛的温哥华白头浪队。大温仍然是个禁酒的城市,除了自家、有“酒牌”的餐馆和酒吧,体育场的看台是唯一可以合法饮酒的所在,所以在大温素有“体育、啤酒不分家”之说,每逢重大竞技比赛之夜,许多人都会特意相约去酒吧,一边看球聊球经,一边享受难得的“畅饮时刻”。
  虽是大都市,这里的夜生活并不丰富,“夜场”寥寥无几且并没有多少特殊“节目”,有常去的朋友戏称“夜场小姐年纪大的都能做干妈了”,过了晚7点,离市中心稍远的市区街道上就人烟稀少,一过晚9点,即便市中心也一片寂静。我曾对朋友戏称“大温是能让人静下心来的城市”。
  这里的人通常是非常友善的,热情而保持彬彬有礼的安全距离,走在社区街上,常常会有半熟脸甚至素不相识的人和你打招呼。但这里的人也酷爱“管闲事”,你若不小心在公园烧烤时喝了啤酒,或在钓螃蟹时带走了母蟹,身边看热闹的“路人甲”随时可能把警察“911”招来。
  “温村”人最大的烦恼是什么?是雨水。
  这里号称“一年一场雨,一场下半年”,冬季的雨水淅淅沥沥,无休无止,让人的心情很容易变得忧郁、沉重,因此这里的旗帜上画着太阳,报纸也叫《太阳报》,春天久违的阳光,会让最难相处的人也变得好说话起来。
  “解放区的天”
  大温是北美华人密度最大的都市之一,行走在大温街头,经常可以碰到肤色相同、语言相通的同胞。
  这里有全北美第二大的唐人街,当地人习惯称“华埠”,直到2000年前后还是最热闹的华人聚居区,在华埠,到处可见几十年、上百年历史的华人建筑,街道有中文路牌和名称,有鳞次栉比、种类齐全的华人商店,还有被一位老侨领称为“华侨祖坟”的华人牌坊、纪念碑、纪念雕塑和中山公园。但如今这里早不复昔日之盛,老侨回忆中“楼上楼下铺位满满”的华埠市场,如今许多铺位已经人去楼空,不少曾经的华人店铺也换给了其他族裔。
  知情的朋友称,这里是2000年以后渐渐没落的,没落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许多新华裔移民和年轻华裔嫌华埠“气闷”,宁愿迁徙到别处更现代化的社区,二是华埠东边设了“毒品注射屋”,导致这一带社会治安恶化,不少华人选择了远离,曾经兴盛一时的华埠夏季夜市,这几年一年不如一年,很大程度上也是拜此所赐。
在美国的一些教堂,经常会为该城市里无家可归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餐点,这也成为维系人情关系的一种纽带。

  如今大温最出名的华裔聚居区,是菲沙河南岸的新兴城市——列治文市,这座城市是加拿大新移民比例最高的城市,国外出生人口比例达57.4%,华裔比例达45.4%(大中华地区以外华裔比例最高的城市),由于大温其他地方的华裔许多人在列治文上班,周末或节假日会来列治文逛街、吃饭,因此街头的华裔比例实际上更大,“中国面孔常见,‘老外’面孔反倒稀罕”绝不是一句玩笑话,甚至几乎每一个营业场所都可以通用中文。有人毫不夸张地说,列治文是一个“无需学会英语/法语就能轻松生活起居”的社区,常常给人以“是否又回到中国”的错觉,这里也因此被一些新华裔移民戏称为“解放区”。
  但“解放区”的存在也让其他族裔感到些许不快,近年来在“解放区”最繁华、华人色彩最浓厚的三号路“真金镇”周边,“辱华涂鸦”、“中文招牌争议”等是是非非层出不穷,人们对此也见仁见智。
  对于“解放区”,我们这些华裔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一方面,“解放区”的存在让我们在节假日可以很方便地品尝地道家乡菜,听到纯粹乡音,可慰藉思乡之情;另一方面,“解放区”却也不免把国内一些不好的习惯,如乱停车、随地吐痰、乱丢杂物等带了过来,让我们不免感到一丝异样。
其他文献
从历史上看,土耳其与欧洲的关系几经反转,反映的都是這个国家在选择发展道路上面临的困境。  近来,土欧关系再起波折。在欧盟方面,先是7月6日欧洲议会通过决议呼吁欧盟委员会暂停土耳其的入盟谈判,后是7月16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表示,如果土耳其要恢复死刑,那就是自己关上了通往欧盟的大门。土耳其也不甘示弱,总统埃尔多安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大部分土耳其人认为欧盟不真诚,已经不想加入欧盟了,但是自己
标准化生产,说简单点,就是“比着鸭蛋织箍箍”。从对农业标准化的不解,到初尝标准化的甜头,黄万烈的农业生产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今年2月6日,忠县新立镇果农黄万烈因柑橘种植规模大、果实品质好、果子单产量高,被评为全县“柑橘大王”。  “说实话,我也是个老把式了,起初对标准化并不感冒。”披着绶带,黄万烈感慨地说,“但事实证明,不按这个标准做,硬是不得行。”  “什么是标准化生产?说简单点,就是‘比
双桥:积极探索党代表发挥作用新平台      一是通过每年召开区党代表大会年会审议区委工作报告,提出提案、提议来体现党代表的作用。在今年初召开的大会上,党代表共提提案1件、提议36件,各部门现已办结;二是通过代表团例会、代表列席区委会议等平台,探索党代表建言献策新机制。开展试点工作后,共收到党代表意见和建议96条,其中有19条被区委采纳。三是通过视察、调研,向代表报告工作等平台,探索党代表民主监督
产品名:阿思翠GX20  标签:运动、品质  亮点:鲜亮的阿思翠GX20是专为运动设计的蓝牙耳机,采用人体工学设计之后更符合耳廓,佩戴舒适。降落伞同级的凯夫拉材料,有效提升了耳机的强抗拉和强折弯性,延长了耳机的使用寿命。性能方面,搭载了Astrotec声学实验室研发的9.8mm强磁钕铁硼单元,呈现出清亮的中高音和深沉低音,充分演绎了音乐现场的高清细节。同时,GX20独特的智能降噪技术,能将外界声音
导语:“抑郁”就是如此恐怖,也如此“体贴”,从成长经历到生存环境,无一不反应在每个人的情绪表现上。这强大的“脑内杀手”,需要所有人随时警惕,调整心态,健全体魄,让它无从下手,才能一生无忧。  正文:  2013年8月,日本女歌手中岛美嘉推出了一首单曲,歌谱送到她手上的时候,她刚刚经受过咽鼓管开放症的凌虐,其后果就是右耳听觉减弱,左耳内的三半规管完全毁掉,找不到节拍,无法正常演唱,甚至面临倒嗓的危机
主持人语  在“互动”中“双赢”  一位美术工作者发现,将重庆市版图上的40个行政区县点线相连,重庆便自然而生动地生成一只比例协调、姿态优美、颇具神韵的“凤凰”。  以主城区为中心、一小时车程为半径展开的“一圈”,是它强健的躯体,绵延的库区和渝东南地区,是它奋起的“两翼”!  要实现“凤凰展翅”,“一圈两翼”就必须互动。  而目前我市的市情是:大城市不强、大农村太弱、大库区太“空”。  做强“一圈
美国1945年在新墨西哥州进行的原子弹爆炸试验是美国核科学家3年秘密研究的结果,代号为“曼哈顿计划”。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国家,人类历史上仅有的两枚用于战争的原子弹都是由美国人投放的。按理说,原子弹应该给美国民众带来安全感。然而,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许多居民对此并不认同,因为美国曾在他们那里进行过原子弹研制和爆炸试验,而核试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环境。可以说,他们70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核阴影下面。
英媒称,日本人减少了金枪鱼生鱼片和寿司的消费,而年轻人更爱吃肉,汉堡包和牛排日益受到青睐。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年度数据显示,去年,日本生的和冷冻的金枪鱼的上市量——进口和本国渔民打捞的金枪鱼数量——下降了3%。日元贬值提高了进口成本,来自更便宜的三文鱼的竞争也推动了金枪鱼进口量的下降。  “日本金枪鱼生鱼进口减少的趋势正在继续,”联合国粮农组织下属全球渔讯(G
作为高福利国家之一的加拿大同时也是一个“万税之国”,从个人所得税到地税,从消费税到资本所得利润税等,样样都少不了。  在2015年时,加拿大媒体有个惊人发现:居住在卑诗省某市的一个家庭每月可领43160加元之多的福利金。原来,这家父亲是个一夫多妻主义者,由于有24个妻子,所以拥有133个子女,年龄范围从婴儿到成人都有,难怪每月能领到数额如此庞大的一笔福利金。按照这种福利逻辑,我们是否可以打个广告:
导语:量子物理學家会回答孩子们问的“宇宙有边儿吗”;大魔术师会回答“怎么确定我不是活在梦里”;园艺作家会回答“为什么猕猴桃长满了毛”。  如果你的孩子开始疯狂问问题了。那我想应你该要多操一点心了。 他们的问题很快你就可能招架不住了。成年人之间不知道很多科学知识,似乎无伤大雅。但是如果这些问题是自己的孩子问的呢?我想作为家长就不能不严肃对待这件事了。一来是孩子们正值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多学点正确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