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176
玉屏风散出自元•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是中医扶正固本的经典方剂。该方疗效好,是国家基本中成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载。该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固表止汗的功效,用于治疗气虚肌表不圊兼感风寒之自汗症。“非典”期间,北京、上海、广州、四川等地提供的“非典”防治方中,一般都包含玉屏风散中的黄芪、白术和防风,结果病死率大大降低,肯定了玉屏风散在防治“非典”中很好的免疫调节和增效作用。近代根据同病异治的原则,将本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系统、各专科。对此进行综述如下。
玉屏风散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据研究玉屏风散有扶植上呼吸道优势菌甲型链球菌的生长,从而阻止病原微生物的黏附、定植,并能提高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对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均有激活和增强作用;上述机理的研究为玉屏风散在呼吸道感染方面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庄洪涛等在临床上也得以验证。
顾珺等研究证明玉屏风散对Th2介导的上气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有治疗作用,该方剂能提高Thl/Th2比值和抑制Th2细胞的过度表达。易宁育等还证明玉屏风散通过对环核苷酸的影响而双向调节免疫活性。上述研究对玉屏风散在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中提供了依据。徐明怡把该方用于过敏性鼻炎取得满意疗效。卢宏昌等运用此方预防哮喘发作有效率93.75%。
玉屏风散补肺益表,固表扶正,杨如玺等把该方加减用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治疗,有效率91.18%。侯林江等发现该方能改善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能加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痊愈。
玉屏风散在循环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李小兵等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玉屏风散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表明该方有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的功能。其机理主要是黄芪具有降压和利尿作用。药理研究玉屏风散能改善心肌供氧及激发细胞免疫功能,随症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玉屏风散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玉屏风散益气固涩,司肠道之开合。林振文等运用此方加味治疗慢性泄泻45例疗效显著。
玉屏风散能扶正祛邪,升高免疫球蛋白,改善微循环。增强细胞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的功能,促使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结肠炎溃疡病变的修复愈合。刘敏运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总有效率92.3%。
玉屏风散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据研究该方对水盐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紊乱。邵晓明用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肾炎,童宗武用来预防肾病综合征复发,冯玉章试于急性肾炎都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疗效。
玉屏风散在免疫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蒋尊武利用玉屏风散的免疫调节作用把它试用在风湿病患者中,对改善症状有一定作用。
玉屏风散在生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良好的增强免疫、提高黄体功能和改善排卵功能,根据此机理该方被行家们用于习惯性流产、不孕症、老年性阴道炎等妇科疾患。
玉屏风散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有专家以玉屏风散加味配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症有效率达89%。推测其机理与该方中的防风的抗惊厥、镇静和黄芪的镇静等有关。蒋尊五用它来治疗偏头痛取得一定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该方中防风、黄芪等镇静、镇痛有关。
玉屏风散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张建英等运用该方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45例,有效率100%。其机理可能与调和气血,调节运化功能有关。白术对肠道平滑肌有双相调节作用,另有利胆功效。
陈某运用此方加减治疗胃下垂疗效满意。中医学方面解释认为方中黄芪、白术健脾胃培土、和中生中气。
本方临床应用广泛,但相关的机制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报道不多,多侧重于经验医学,循症医学的研究甚少,有时缺乏有力的依据,这是笔者的一些拙见和以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09.
2 唐国顺.玉屏风散防治“非典”机理探讨[J].中医文献杂志,2003,3:35.
3 徐艳琴,袁嘉丽,陈文慧,等.玉屏风散中君臣两药扶植上呼吸道优势菌甲型链球菌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0,38(2):16-18.
4 章惠陵,陈松泉.玉屏风散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4:37.
5 伍雪芳,梁春敏.玉屏风散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化作用的血清药理学研究[J].基层中药杂志,2001,15(6):11.
6 梁春敏,王贤喜,董群,等.玉屏风散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血清药理学研究[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3,23(6):385.
7 庄洪涛.玉屏风口服液治疗反复性呼吸道感染86例[J].陕西中医,2005,26(4):351.
8 顾塘,蒋瑾瑾,沈朝斌,等.玉屏风散对小鼠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Thl/Th2平衡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7):50-52.
9 易宁育,姚渭珍,君忠铭,等.中医扶正方剂玉屏风散的药理研究-对免疫功能双方调节作用有效组分的探讨[J].上海免疫学杂志,1983,3(2):82.
10 徐明怡.玉屏风散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95例[J].实用中医学杂志,2003,19(11):573.
11 卢宏昌,郭芹.玉屏风散预防哮喘发作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4):148.
12 杨如玺,杨秀枝,袁爱枝.扶正平喘止咳片治疗肺心病缓解期6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2,10(5):3.
13 侯林江,张玉国,辛洪涛,等.加味玉屏风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红细胞免疫作用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2(10):727.
14 李小兵,卢军敏.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玉屏风散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免疫失衡状态的影响[J].中国中医杂志,2005,30(12):949-950.
15 查益中.黄芪对血压的双相调节[J].中医杂志,2000,41(6):329.
16 宗桂芳,王玲,王芳.玉屏风散合生脉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8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8(3):241.
17 林振文,朱子奇,郑婉如.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慢性泄泻45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6(12):16.
18 刘敏.玉屏风散加味辩证治疗慢性结肠炎5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2):106.
19 邵晓明.玉屏风治疗慢性肾炎[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11(2):108.
20 童宗武.应用加味玉屏风散预防肾病综合症复发探析[J].辽宁中医,1998,25(5):210.
21 冯玉章.玉屏风散治疗急性肾炎2则[J].陕西中医,2002,23(10):920.
22 蒋尊武.玉屏风散合桂枝汤代裁的临床应用[J].山西中医,1997,6:37.
23 刘利平,邱广波,董玉兰.玉屏风散临床应用近况[J].中医药信息,2001,18(3):18.
24 弓耳超.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女性免疫性不孕症144例[J].陕西中医,2004,25(11):983.
25 孙桂芳,杜建华.玉屏风散为主治疗老年性阴道炎23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4):358.
26 马红.防风近年研究概述[J].中草药,1994,25(8):438.
27 张银娣,沈建,宋健,等.黄芪皂苷甲的镇痛、镇静作用[J].南京医学院学报,1984,4(4):355.
28 张建英,王锡宇.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J].青岛医药卫生,2005,37(5):348-349.
29 李育浩.白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药材,1991,14(9):38.
30 陈敏珠.白术的药理作用[J].生理学报,1961,24(3):227.
31 陈进宽.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胃下垂50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4(4):178.
32 王筠默.中草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4:111.
玉屏风散出自元•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是中医扶正固本的经典方剂。该方疗效好,是国家基本中成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载。该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固表止汗的功效,用于治疗气虚肌表不圊兼感风寒之自汗症。“非典”期间,北京、上海、广州、四川等地提供的“非典”防治方中,一般都包含玉屏风散中的黄芪、白术和防风,结果病死率大大降低,肯定了玉屏风散在防治“非典”中很好的免疫调节和增效作用。近代根据同病异治的原则,将本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系统、各专科。对此进行综述如下。
玉屏风散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据研究玉屏风散有扶植上呼吸道优势菌甲型链球菌的生长,从而阻止病原微生物的黏附、定植,并能提高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对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均有激活和增强作用;上述机理的研究为玉屏风散在呼吸道感染方面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庄洪涛等在临床上也得以验证。
顾珺等研究证明玉屏风散对Th2介导的上气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有治疗作用,该方剂能提高Thl/Th2比值和抑制Th2细胞的过度表达。易宁育等还证明玉屏风散通过对环核苷酸的影响而双向调节免疫活性。上述研究对玉屏风散在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中提供了依据。徐明怡把该方用于过敏性鼻炎取得满意疗效。卢宏昌等运用此方预防哮喘发作有效率93.75%。
玉屏风散补肺益表,固表扶正,杨如玺等把该方加减用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治疗,有效率91.18%。侯林江等发现该方能改善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能加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痊愈。
玉屏风散在循环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李小兵等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玉屏风散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表明该方有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的功能。其机理主要是黄芪具有降压和利尿作用。药理研究玉屏风散能改善心肌供氧及激发细胞免疫功能,随症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玉屏风散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玉屏风散益气固涩,司肠道之开合。林振文等运用此方加味治疗慢性泄泻45例疗效显著。
玉屏风散能扶正祛邪,升高免疫球蛋白,改善微循环。增强细胞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的功能,促使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结肠炎溃疡病变的修复愈合。刘敏运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总有效率92.3%。
玉屏风散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据研究该方对水盐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紊乱。邵晓明用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肾炎,童宗武用来预防肾病综合征复发,冯玉章试于急性肾炎都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疗效。
玉屏风散在免疫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蒋尊武利用玉屏风散的免疫调节作用把它试用在风湿病患者中,对改善症状有一定作用。
玉屏风散在生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良好的增强免疫、提高黄体功能和改善排卵功能,根据此机理该方被行家们用于习惯性流产、不孕症、老年性阴道炎等妇科疾患。
玉屏风散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有专家以玉屏风散加味配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症有效率达89%。推测其机理与该方中的防风的抗惊厥、镇静和黄芪的镇静等有关。蒋尊五用它来治疗偏头痛取得一定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该方中防风、黄芪等镇静、镇痛有关。
玉屏风散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张建英等运用该方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45例,有效率100%。其机理可能与调和气血,调节运化功能有关。白术对肠道平滑肌有双相调节作用,另有利胆功效。
陈某运用此方加减治疗胃下垂疗效满意。中医学方面解释认为方中黄芪、白术健脾胃培土、和中生中气。
本方临床应用广泛,但相关的机制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报道不多,多侧重于经验医学,循症医学的研究甚少,有时缺乏有力的依据,这是笔者的一些拙见和以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09.
2 唐国顺.玉屏风散防治“非典”机理探讨[J].中医文献杂志,2003,3:35.
3 徐艳琴,袁嘉丽,陈文慧,等.玉屏风散中君臣两药扶植上呼吸道优势菌甲型链球菌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0,38(2):16-18.
4 章惠陵,陈松泉.玉屏风散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4:37.
5 伍雪芳,梁春敏.玉屏风散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化作用的血清药理学研究[J].基层中药杂志,2001,15(6):11.
6 梁春敏,王贤喜,董群,等.玉屏风散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血清药理学研究[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3,23(6):385.
7 庄洪涛.玉屏风口服液治疗反复性呼吸道感染86例[J].陕西中医,2005,26(4):351.
8 顾塘,蒋瑾瑾,沈朝斌,等.玉屏风散对小鼠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Thl/Th2平衡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7):50-52.
9 易宁育,姚渭珍,君忠铭,等.中医扶正方剂玉屏风散的药理研究-对免疫功能双方调节作用有效组分的探讨[J].上海免疫学杂志,1983,3(2):82.
10 徐明怡.玉屏风散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95例[J].实用中医学杂志,2003,19(11):573.
11 卢宏昌,郭芹.玉屏风散预防哮喘发作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4):148.
12 杨如玺,杨秀枝,袁爱枝.扶正平喘止咳片治疗肺心病缓解期6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2,10(5):3.
13 侯林江,张玉国,辛洪涛,等.加味玉屏风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红细胞免疫作用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2(10):727.
14 李小兵,卢军敏.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玉屏风散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免疫失衡状态的影响[J].中国中医杂志,2005,30(12):949-950.
15 查益中.黄芪对血压的双相调节[J].中医杂志,2000,41(6):329.
16 宗桂芳,王玲,王芳.玉屏风散合生脉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8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8(3):241.
17 林振文,朱子奇,郑婉如.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慢性泄泻45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6(12):16.
18 刘敏.玉屏风散加味辩证治疗慢性结肠炎5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2):106.
19 邵晓明.玉屏风治疗慢性肾炎[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11(2):108.
20 童宗武.应用加味玉屏风散预防肾病综合症复发探析[J].辽宁中医,1998,25(5):210.
21 冯玉章.玉屏风散治疗急性肾炎2则[J].陕西中医,2002,23(10):920.
22 蒋尊武.玉屏风散合桂枝汤代裁的临床应用[J].山西中医,1997,6:37.
23 刘利平,邱广波,董玉兰.玉屏风散临床应用近况[J].中医药信息,2001,18(3):18.
24 弓耳超.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女性免疫性不孕症144例[J].陕西中医,2004,25(11):983.
25 孙桂芳,杜建华.玉屏风散为主治疗老年性阴道炎23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4):358.
26 马红.防风近年研究概述[J].中草药,1994,25(8):438.
27 张银娣,沈建,宋健,等.黄芪皂苷甲的镇痛、镇静作用[J].南京医学院学报,1984,4(4):355.
28 张建英,王锡宇.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J].青岛医药卫生,2005,37(5):348-349.
29 李育浩.白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药材,1991,14(9):38.
30 陈敏珠.白术的药理作用[J].生理学报,1961,24(3):227.
31 陈进宽.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胃下垂50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4(4):178.
32 王筠默.中草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