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微生物学实验准备工作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46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验准备工作是整个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全局。就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来讲,应从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认真做好预实验、勤交流总结等方面提高实验准备工作的质量,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技术基础。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学习掌握有关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的实验准备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前提,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技术人员应结合实验教学的特点,充分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搞好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准备,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 严谨求实扎实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实验准备工作是实验技术与专业理论、相关专业理论的有机结合,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缺乏理论指导的实验准备是盲目的。我们实验教学的内容是活生生的病原微生物,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必须有严谨的工作精神和安全意识。同时,不同的微生物生长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准确把握最佳生长期进行实验。若没有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的指导,是不可能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如“IMVC”实验是一组常用的生化鉴定实验,需要给出明显的阳性、阴性所呈现的现象,哪些细菌呈现阳性结果?哪些细菌呈现阴性结果?并且现象明显,这就需要我们掌握肠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特性,熟悉各类培养基的成分;再如细菌的培养性状的观察,那些细菌出现典型的菌膜,那些细菌出现明显的沉淀,需要我们掌握不同的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实验技术人员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对实验结果有较准确的预见性,实验准备才会得心应手,学生实验才能得到最理想的实验结果。因此实验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才能胜任。
  2 不断进取加强自身实践技能的提高
  实验技术工作是一个专业性、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实验技术人员除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包括接种环握持方法、培养皿和棉塞的正确放置、细菌的接种及划线分离、油镜使用及革兰染色等基本技能,还应掌握多种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娴熟的操作技能是保证实验准备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实验技术人员只有做到正确使用、熟练操作、规范操作、才能得到准确结果。随着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实验技术方法、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技术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完善自己的操作技能,并不断学习、训练和总结,积极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3 精心计划合理安排
  要上好一堂实验课,需要客观科学、切实可行的周密计划。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也同其他学科一样有其独特的特点。实验内容是活的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其培养条件、培养特征不同,需要准确把握最佳生长期进行实验。因此,每一学期、每次实验、每个项目均需精心计划,合理安排。在每学期开学前教研室任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确定具体实验内容、制定实验教学进度表。实验技术人员再按照实验内容、实验教学进度表、结合实验室利用状况,重新制订出实验准备的具体计划。计划内容包括预实验时间、学生实验时间、所用实验器材、实验试剂、实验仪器等,并作详细记录。在准备本次实验的同时,还应注意下次及后续实验的内容及日期,使有些必须提前准备的实验不会耽误。例如,做细菌的动力学检查实验,要在学生实验前8 h~12 h进行接种,而真菌的培养,则需在学生实验进行前4 d~5 d进行接种等。再如观察细菌特殊结构示教片,应在实验课前化足够的时间将具有代表性的示教波片挑选在油镜下,并将视野固定在典型区。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还减少了实验课中出现的不必要的漏洞。
  4 认真做好预实验
  预实验是各门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实验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预实验,可以深入理解实验内容及准备工作的要求,对实验中的难点、疑点和注意事项充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通过预试不仅能加强自身的技能训练、熟悉实验操作过程,而且能夠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或易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为学生实验教学提供借鉴,提高学生实验的准确率和成功率。通过预试,对本次学生实验需要使用的仪器、实验器材、及菌种要求也更加明确,便于准备时检查补充,使准备更充分,以免实验课时缺这少那,引起实验室秩序混乱,甚至影响实验结果。
  5 勤于联系、善于总结
  在高校教学第一线,是以教师为主导,实验技术人员则是配合老师做好技术性、辅助性工作,两者必须相互配合,密切合作,才能把教学科研搞好。实验技术人员应主动与任课老师联系,如在每个学期开始根据实验大纲确定的实验项目申购耗材,根据实验教学进度表安排每个实验项目进行的具体时间等,主动与任课老师沟通使之合理、科学、全面。每次实验课前将准备的实验项目、自己准备的情况如实验代表菌、标本性质、学生分组情况等向任课老师交代清楚。实验技术人员也应积极协助任课老师完善和改进实验方法,积极探讨改进实验方案的可能,以便完善实验准备工作,能够在实验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并能解释和处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每次实验课实验技术人员去实验室了解查看学生的实验情况,以检查自己实验准备工作的好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任课老师及学生反馈的信息认真对待,在摸索中不断积累、创新,不断提高实验准备的质量。
  综上所述,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积极性,把握实验的脉络,一丝不苟地按教学目标的要求,尽职尽责地做好实验教学前的每一项准备工作,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教育的思想正逐步发生变化,人们开始关注人本身,提出对人的存在的终极关怀。教育由单纯传授知识、技能转向教人应对生活、参与生活、创造生活,感受生命的意义的层面上来。教育思想的巨大发展,要求实现教育目的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甚至教材改革都必须发生相应变化,进行相应的转型。本文就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现状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情境教学的出现,犹
摘要:教师教学中应当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茁壮成长。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新课程同行成了每位教师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丰富的道德情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力的人,社会的向
期刊
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根据纲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在2012年达到4%。到2020年,基本
期刊
自阿片受体被提出和发现其分布后,其药理学特征得到充分阐述和重点关注,尤其是近20余年随着非离子变性剂 CHAPS的使用以来,μ,κ和σ等经典阿片受体得到克隆和纯化,其药理研究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