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下尴尬收场,是轰轰烈烈的独资潮流中的一种警示
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后,已经扎根的许多跨国公司开始迈出独资化步伐,但是独资化之路并非都一帆风顺。
今年9月17日,松下滚筒洗衣机独资公司在成立短短两年后,就因经营不善、销量落后被迫出售给杭州松下合资公司,独资化进程放缓。这是日本松下近年来在华独资化进程中首次遭遇的逆流。
究由:文化、营销短板突出
首先,中国文化是在儒、佛基础上延伸出来,更多的体现着含蓄和包容。而不少跨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实行独资后,企业文化和面对中国市场时所采取的策略,对中国固有文化都有所排斥,这直接导致了一些中国消费者的不理解。如果外商独资企业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因素,发展必然受到影响。]

其次,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销售,要针对中国经济的差异性,重新设计适合的渠道及营销策略。很多外商独资企业都忽视了中国显著的城乡差别,在最初制订策略时将中国目标群基本统一,结果传播的价值体系与渠道建设时的分销体系都出现问题,失去了不少商业机遇。独资家电企业往往生产高端产品,在渠道上和销售的区域上,更多局限在城市及经济发达区域的周边。而这些区域,更多的渠道控制都在少数大型的渠道经销商手里,垄断特征相对明显,对于条件相对苛刻的外商独资产品,具有较大排异反应。
相对来说合资企业就具有更多的优势。例如杭州松下就是在与金鱼电器集团合作的基础上,顺利实现了渠道的有效拓展,同时大量的中国员工介入管理岗位,尤其它是惟一一家松下在华由中国人同时担任董事长与总经理的特例,使企业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更亲密融合,值得借鉴。
反观:中资驻外的发展障碍
在中国,有大量的外商独资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在逐步的将技术等向其他方向转移,以期待通过更多的与国内其他公司的合作,形成竞争优势。其实,在中国资本的驻外公司,也具有类似的状况:
1. 高层管理人员多是中国人,对于当地的市场和环境比较陌生,而由于文化的差异,理解需要较长的差异,这就使中国企业在外国也一样面临着压力。
2. 对于更多的所在地市场需求没有明确的判断,一味的将高技术和专利性产品进行输送,对于市场格局及消费者状况了解较少。
3. 遭遇当地的排外情绪。
其实,不熟悉中国市场需要,跨国企业光凭先进技术与品牌影响力已经无法在中国市场畅行无阻,文化、渠道、研发等本地化内功更为重要,松下滚筒洗衣机就在这些点上输给了西门子、LG、三星等品牌。另外,政策不明、门槛过高、消费习惯不符等也会造成独资流产或早亡,因此盲目追求独资有害无益。
只有成为适合的,才有机会成为最好的。
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后,已经扎根的许多跨国公司开始迈出独资化步伐,但是独资化之路并非都一帆风顺。
今年9月17日,松下滚筒洗衣机独资公司在成立短短两年后,就因经营不善、销量落后被迫出售给杭州松下合资公司,独资化进程放缓。这是日本松下近年来在华独资化进程中首次遭遇的逆流。
究由:文化、营销短板突出
首先,中国文化是在儒、佛基础上延伸出来,更多的体现着含蓄和包容。而不少跨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实行独资后,企业文化和面对中国市场时所采取的策略,对中国固有文化都有所排斥,这直接导致了一些中国消费者的不理解。如果外商独资企业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因素,发展必然受到影响。]

其次,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销售,要针对中国经济的差异性,重新设计适合的渠道及营销策略。很多外商独资企业都忽视了中国显著的城乡差别,在最初制订策略时将中国目标群基本统一,结果传播的价值体系与渠道建设时的分销体系都出现问题,失去了不少商业机遇。独资家电企业往往生产高端产品,在渠道上和销售的区域上,更多局限在城市及经济发达区域的周边。而这些区域,更多的渠道控制都在少数大型的渠道经销商手里,垄断特征相对明显,对于条件相对苛刻的外商独资产品,具有较大排异反应。
相对来说合资企业就具有更多的优势。例如杭州松下就是在与金鱼电器集团合作的基础上,顺利实现了渠道的有效拓展,同时大量的中国员工介入管理岗位,尤其它是惟一一家松下在华由中国人同时担任董事长与总经理的特例,使企业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更亲密融合,值得借鉴。
反观:中资驻外的发展障碍
在中国,有大量的外商独资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在逐步的将技术等向其他方向转移,以期待通过更多的与国内其他公司的合作,形成竞争优势。其实,在中国资本的驻外公司,也具有类似的状况:
1. 高层管理人员多是中国人,对于当地的市场和环境比较陌生,而由于文化的差异,理解需要较长的差异,这就使中国企业在外国也一样面临着压力。
2. 对于更多的所在地市场需求没有明确的判断,一味的将高技术和专利性产品进行输送,对于市场格局及消费者状况了解较少。
3. 遭遇当地的排外情绪。
其实,不熟悉中国市场需要,跨国企业光凭先进技术与品牌影响力已经无法在中国市场畅行无阻,文化、渠道、研发等本地化内功更为重要,松下滚筒洗衣机就在这些点上输给了西门子、LG、三星等品牌。另外,政策不明、门槛过高、消费习惯不符等也会造成独资流产或早亡,因此盲目追求独资有害无益。
只有成为适合的,才有机会成为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