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成人Ph染色体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及微小残留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fangjun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在成人Ph染色体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地位及其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4年2月86例首次行auto-HSCT患者的疗效。

结果

5年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63.8±5.6)%和(60.9±5.6)%,5年累积无复发死亡(NRM)率和复发率分别为(4.70±0.05)%和(34.40±0.31)%。年龄≥35岁、诊断时乳酸脱氢酶水平高、高白细胞起病、首次诱导治疗第15天骨髓原始细胞比例≥5%、第1次完全缓解(CR1)至移植时间间隔>6个月及回输物中CD34+细胞数≥3.8×106/kg均为不良预后因素。且CR1至移植时间间隔>6个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34例患者具有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结果,显示移植前MRD阳性(MRD≥0.01 % )、首次诱导化疗后MRD未转阴或巩固化疗过程中MRD转阳均提示不良预后,且巩固化疗中MRD转阳是影响DFS的独立不良因素。

结论

auto-HSCT联合维持化疗是成人B-ALL治疗的可选方案。由于移植前及化疗过程中MRD阴性结果提示更好的结局,故MRD可能在指导成人B-ALL移植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伊红-5'-马来酰亚胺(EMA)为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并对试剂和样本稳定性进行验证。方法对80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和44例非HS患者外周血样本全部采用EMA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和酸化甘油溶解试验三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探讨EMA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的可行性。并观察EMA及样本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通
目的评价阿那格雷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WHO 2008诊断标准的ET患者随机分配到阿那格雷组和羟基脲组。阿那格雷由2 mg/d始逐渐增加,最大剂量为10 mg/d,维持PLT(100~400)×109/L 1个月后,逐渐减量维持。羟基脲由1 000 mg/d逐渐增加,维持PLT(100~400)×109/L 1个月后,减量至10 mg·kg-1·d-1维持。共观
目的了解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伊马替尼治疗早期BCR-ABL转录本水平的预后价值,为CML患者早期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51例接受伊马替尼一线治疗CML慢性期(CML-C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不同BCR-ABL转录本水平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率及总体生存(OS)率,并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伊马
目的鉴定MPL L391-V392ins12异常剪接体,了解其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中突变发生情况。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联合克隆测序方法对MPL基因异常剪接体进行鉴定,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在248例MPN患者及200名健康正常人中筛查其突变情况。结果发现并确认了MPL基因的一个异常剪接体MPL L391-V392ins12,即MPL基因的外显
期刊
目的观察Brentuximab vedotin(BV)联合盐酸氮芥治疗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例BV单药治疗失败后cHL患者给予BV联合盐酸氮芥治疗,具体用药:BV 1.2~1.8 mg/kg第1天静脉滴注,盐酸氮芥6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21 d为1个疗程,中位疗程数为4(3~8)个。治疗后每2个疗程行CT检查,每4个疗程行PET-CT检查,每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替加环素治疗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使用替加环素治疗粒细胞缺乏并感染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替加环素初始剂量100 mg,维持剂量50 mg,每12 h 1次,30~60 min静脉滴注完毕,患者体温正常5~7 d后开始予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或停药。结果107例患者住院期间共分离出病原菌104株,其中多重药耐菌株(MDR) 60株,泛耐药菌株(X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