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古人情怀,体悟古典诗词美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4381858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主义。李白飘逸豪迈、乐观旷达,杜甫诗题往往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如我们高二在进行学考复习时,有这样一首诗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首先我们通过题目可以知道视作是要写诗人夜宿在牛渚时的情景以及由景产生的情,又通过“怀古”二字,我们可以知道诗人写作目的是“借古伤今”或者“借古讽今”。
  二、借助注释,让学生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歌情感
  又如《夜宿牛渚怀古》中,首联“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和颔联“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通过一个“空”字,将景与情联系起来。首联写诗人夜宿在牛渚,看到天空中没有一片云,江面显得非常空旷寂寥;颔联写诗人登舟望月在牛渚这个地方想起了当年的谢将军。这时学生们会产生疑惑:“谢将军是谁呢?写他有什么作用呢?”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诗下注释,明白“原来当年谢将军在驻守牛渚时,曾在这里听过袁宏吟诵诗歌,他大为赞赏并邀请袁宏过船畅谈,从此袁宏声名大振”。读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原来谢将军就是发现袁宏的“伯乐”,而李白在这里“空”忆谢将军,白白想念谢将军实际上就是要抒发自己知音难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同时又通过最后一句“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可知诗人并未一味沉浸在自己知音难觅的悲凉中,反而准备“明朝挂帆去”,借此表达自己的旷达自信、豪迈乐观的精神。
  从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学习诗歌的“四读法”,即“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情感”。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歌;高中所选诗歌都是名篇佳作,语言凝炼,音韵优美,含义深刻。因此,了解诗人,解读诗题,理解诗句,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为后面深入体验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熟读精背以致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
  三、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其主动性
  古典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正是因为诗的语言凝练精辟,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此诵读就成了我们破解古诗的首要任务。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初步朗读,读准诗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变读,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音乐美,它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适时讲解古诗的押韵、平仄,以便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读准诗句的节奏,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读出语气和语势,则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开拓想象,发展其创造性
  古典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我们常说的诗歌的意境正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所形成的,它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王国维《人间词话》“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说的也便是诗的“意境”。
  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因此,阅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幅落寂单调的悲凉秋景,而它要表现的则是作者远在天涯、愁肠欲断的情怀。这个意境是通过枯藤、老树等九个事物所感悟到的,这种感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启发学生想象,即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中浮现加工,展现一幅立体的画面,引导学生步入诗的意境,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诗中的想象当然也需通过学生的诵读来实现,教师大可放开手脚,让学生在读中译出诗文,对诗中的情与景进行初步理解,然后,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对诗文不加限制的改写、描摹。那时那物那人那景那情就会跃然纸上,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当堂竞说。如《钱塘湖春行》一诗,有的学生这样描绘:春水初平的堤岸,春云舒展,贴近湖面,莺在有阳光照到的树上飞鸣,轻巧的燕子衔泥喃喃而舞,是春花初绽令人眼花瞭乱,是绿茵的草长得可没马蹄……当学生能够当堂联想,想象到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时便是入情入境了。如此诵读,学生既读出了画意,脑中展现了立体的图景,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诗的意境,开拓了学生的想象,其创造意识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五、把握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背诵积累,增添其文化底蕴
  古典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它凝练精辟、生动形象,往往一字千钧、震人心灵,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鉴赏诗歌的语言,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开”等精妙含蓄的词语永远值得学生去揣摩、体味。
  而更多诗句则以其丰厚的情感和精邃的哲理启迪后人、流传千古。如:激励人们乐观开朗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寓意顽强拼搏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有表达英雄气概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许多陶冶文化情操的诗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学生学习背诵这些诗句,对学生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作用。他们往往通过诵读很快受其感染,势必会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激起相似的情感,从而达到心物交融、心领神会。这样不仅增添了学生的文化底蕴,而且形成了他们健全的人格。
  ★作者单位:新疆独山子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时代的飞速发展,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尝试提出解决方法和对策,以期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危机;对策  【作者简介】夏锦萍,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校级科研培育项目“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改教材为例”(编号:QN2
在刚刚过去的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艺术家》和《一次别离》成了最大的赢家。这是难得的一届朴素的奥斯卡,少了许多华丽、炫技、恢弘与沧桑,却多了几许人文主义的气味。  《艺术家》像是美国人写给经济繁荣的爵士乐时代的一封情书,在黑白默片的形式下,带着人们怀恋往日的美好,感怀当下的失落。  《一次别离》则让伊朗又一次赢得了全世界的目光,这里的伊朗是现代化的伊朗,是温和而富足的中产阶级的伊朗,他们在尊严
“中国制造”的最大优势是基础设施,但最大的软肋是劳动力的老龄化,这种局面刚好和东南亚相反。  从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这是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不断“晋级”的经典路线图。当今中国,似乎也走到了这个节点。1966年,日本经济 总量超越英国,其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也于当年成立。而如今,GDP和外汇储备双双位居亚洲第一的中国也正着手推动另一家巨型开发性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积极参与建设人类命運共同体,将有力
“在不影响我处工作情况下,观众使用车照一次收费二角。”1980年冬,故宫一角,一辆红旗车前面竖着的一块牌子上这样写着。  看着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坐在红旗车里弯起嘴角,摄影者李晓斌乐了,“背景是紫禁城,红旗车是道具,感觉整幅画面都是不和谐的。过去红旗车是部长才能坐的,居然也能拿出来挣钱了,而老百姓也能感受一下。”李晓斌很认真地按下快门,他提醒自己一定要把“收费二角的牌子”表现好,“实际上,在这张照片中
【摘要】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需要采取措施来进行发展,必须要把人作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同时也要贯彻教育大会的精神,将其落实到教学工作当中,不断地进行强化。同时也要进行改革创新,积极主动的来创造教学发展的模式,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立足实际,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与中国化并重。学校需要不断地完善英语教学的机制,更好地利用教育的资源,对于教育模式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尽可能地与时代
此前已经有过很多关于人们为什么倾向于在网络上争吵的研究,但是却很少研究网络争吵对我们的影响。心理研究实验表明,在网络争吵后,有60%的人会心跳加速,情绪激动;50%的人表示自己的情绪会受到一点影响;还有4.6%的人表示一点都不受影响。所幸的是,大多数人因网络争吵带来的负面情绪不会持续很久。网络争吵所带来的最常见的是负面情绪,但仍然还有一部分人表示网络争吵比任何其他形式争吵更能给人带来喜悦和成就感,
近日,重庆市涪陵两江广场迎来200余家微型企业成果展览,人们看服装,玩电子文化产品,买农副产品、林牧渔产品,品尝免费的脱水榨菜、胭脂萝卜、冰糖桔……据了解,重庆市38个区县有微型企业36万户,带动就业人数272万人,涪陵微型企业发展走在了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的前列。  自2010年8月微型企业发展以来,在涪陵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涪陵区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工商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较
新法的问题不在于“最低工资”或者“长期合同”,而在于对员工社保的要求太严,监管部门严查,企业必须给员工交社保,而以前不需要。  最近,“财经舆论场”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国家应该给企业“减负”,才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对此,我举双手赞同,并觉得这个“舆论场”开始充满正能量。  但我馬上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一些在职的部级干部、企业家和专家,纷纷开始向现行《劳动合同法》 “开炮”。他们的观点是,给企业“减
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鲜明、生动的意象。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文学鉴赏的过程,就是感受形象,理解形象,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审美愉悦的过程。以诗歌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解读,是鉴赏诗歌的途径之一。下面仅就2014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的部分试题做一点浅析。  例1:(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 郎 归  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