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是怎么推测出恐龙叫声的?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y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有关恐龙的电影或纪录片中,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它们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有时是尖细的鸣叫,有时又是低沉有力的吼声。但是,导演们真的知道恐龙能够发出十么样的声音吗?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表明,脊椎动物发声通常需要依靠软组织,比如我们人类的声带就是实现这个功能的软组织。然而软组织很难作为化石保存下来,因此想要知道恐龙如何发声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那电影中的恐龙叫声仅仅只是人们的想象吗?
  事实上,古生物学家在复原恐龙的叫声时,常用恐龙的后裔“鸟类”,以及恐龙的近亲“鳄类”进行于对比研究。
  鸟类的鸣叫声来自于鸣管,位于喉部下方的“气管—支气管”部位结合处,鸣管中的两个支气管内壁上各有一鸣膜,鸣膜振动就能发出声音;两处鸣膜通过以不同的频率振动,鸟类就能够同时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2016年,古生物学家发现了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900万年)生活于现在南极地区的维加鸟(Vegavis)的发声器官。通过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成像(CT)扫描后进行的数字三维重建,科学家发现维加鸟在“气管一支气管”结合处已经发生了显著地扩大,维加鸟极有可能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形成了能够发声的鸣管。在通过与现生鸟类比较后,科学家认为维加鸟的叫声可能与鸭类或雁类相似,这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鸟类发声证据。遗憾的是,在恐龙化石中还未发现过类似的软组织化石。

  随着保存完好的化石不断被发现和新科研技术的不断升级应用,人类对于恐龙声音的认识已有了很大进步。

  鳄类的发声器官则与鸟类完全不同。现生的鳄类没有鸣管,而是与常见的四足动物一样,利用位于喉部的声带发声。研究人员由此推测,它们生活在恐龙时代的祖先应该也是利用“声带”进行发声。
  那么,恐龙的发声方式究竟类似于鸟类还是鳄类呢?从现有的化石上,古生物学家还无法给出准确答案。
  但尽管鸟类和鳄类的发声器官不同,它们依旧存在一些类似的发声行为。例如有些鳄和鸟在蛋中孵化时,会利用声音和其他个体进行交流,以便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破壳而出。鳄类甚至还会利用声音向母亲传递信息:鳄鱼妈妈听到蛋中的小鳄鱼发出即将破壳的声音时,就会回到巢边,清除覆盖在巢上的土,并守护在一旁等待小鳄鱼孵化。有科学家推测,恐龙幼崽也会利用声音在出壳前进行交流,因为很多恐龙下蛋时同样会用土或其他东西将蛋窝掩盖遮蔽起来。
  虽然科学家尚未找到恐龙如何发声的直接证据,但在他们的努力下,从一些骨骼结构中得到了间接信息。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鸭嘴龙科中的赖氏龙亚科(Lambeosaurinae),赖氏龙类头上有各种形状的冠饰,如比较著名的成员副栉龙(Parasaurolophus)、亚冠龙(Hypacrosaurus)和盔龙(Corythosaurus)。
  对于副栉龙的冠饰,科学家曾提出过不少理论猜想。早年,业界普遍认为副栉龙可能是两栖动物,猜测冠饰可以作为潜水呼吸器使用,或是当作空气的存储器以便在水中活动更长时间。现在,科学家则普遍认为鸭嘴龙为陆生动物,基本否定了上述假设,又从比较解剖学人手,重新开始寻找相关证据,对冠饰的功能展开了多项研究。
  研究人员利用CT扫描,对赖氏龙的内部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结果显示赖氏龙真正的鼻腔主要部分不在其巨大高耸的冠饰内,这个部位应当没有承担太多嗅觉功能。而不同种间巨大的冠饰形态差异,似乎在暗示着冠饰可能是作为共鸣器进行使用,它们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在种内进行交流。这一猜想得到了赖氏:龙类内耳结构的支持,它们的内耳结构显示其听力侧重于低频声音,与冠饰共鸣所产生的声音频率相符。此外,赖氏龙的大脑也比其他非鸭嘴龙类的大型!恐龙更大一些,这也表明它们可能有能力依靠冠饰开展一些社交活动。
  在成体副栉龙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从头部向后延伸的巨大冠饰,这是它们的最大特征。副栉龙冠饰的内部是空心结构,当呼吸产生的气流通过其中时,能产生类似于长号的低音。因此,科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副栉龙能使用这种声音作为种群内部交流的手段。
  但仅仅从骨骼上,我们并不能知道它们可以发出怎么样的声音。因为恐龙活着的时候,即使会利用冠饰进行发声,也需要骨骼表面的软组织一起参与。于是,古生物学家与计算机科学家一起用电脑进行模拟,在三维重建骨骼内部结构的基础上附上了软组织。这项模拟结果显示,恐龙的声音与鸟类的声音类似。
  2013年,科学家又对一具幼体副栉龙进行了研究,这具副栉龙幼体标本在2009年被发现于美国犹他州,被研究者呢称为“乔”(Joe),它只在額头位置有微弱的突起冠饰,体长约为2.5米,年龄估计还不到一岁。研究发现,它与成体相比,有着非常小的中空冠饰。对其声学特征的分析表明,它的声音频率比成年体更高,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副栉龙的声音也会有所变化。
  随着保存完好的化石不断被发现和新科研技术的不断升级应用,人类对于恐龙声音的认识已有了很大进步;但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们对这个领域还是知之甚少。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是,电影或纪录片中恐龙的吼叫,都是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对现生动物的声音进行合成而产生的,并不一定是恐龙真实的叫声。
  ——摘自《科学世界》
其他文献
临床症状 蛋鸡传染性鼻炎以秋、冬、春初时节多发。鸡群中首先出现个别鸡只肿脸,流泪,流鼻涕,呼吸困难,单侧眼睛失明,往往2d后就会波及全群,采食量和产蛋率急剧下降,且突然出现打呼噜、怪叫的呼吸道病症状。  病鸡先表现打喷嚏,流泪,鼻窦腔发炎,先流出稀薄的水样液体,以后变得粘稠,并有难闻的恶臭味,这种鼻分泌物干燥后,就在鼻孔周围凝固成淡黄色结痂;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病鸡的颜面和眼周围浮肿,可蔓延到肉
期刊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  在重庆大渡口,有这样一个女孩,父母离异的她,努力用“小爱”温暖家人;年纪尚幼的她,努力用稚嫩的臂膀分担家庭重任;敢于担当的她,努力用实际行动攻坚克难;勤学奋进的她,努力用优异成绩证明自己;乐观向上的她,努力用良好的生活态度传递正能量。  孝亲、友善、勤学、乐观,是她在家人、同学、老师和邻里心中描绘的青春符号。她先后荣获大渡口区“十佳孝善之星”、2017年重庆市第三十
期刊
2018年我市在未成年人中启动“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经全市各级各地广泛发动,自下而上层层推荐,30名少年儿童被推选为2018年:一季度“新时代重庆好少年”。双江中学2018级高三(3)班学生熊畅就是其中之一,他获评的理由是“尽孝爱老,品学兼优”。从小懂事,在家是母亲的得力助手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人生。”这句话是熊畅的座右铭。熊畅出生在重庆渝北区人和街道的一个普通家庭,在他的成长
期刊
12岁的谭周屹,是个很爱笑的男孩儿。  当2018年第一季度“新时代重庆好少年”发布会在重庆市人民小学举行时,全市30名“新时代好少年”受到表彰。而来自开州区汉丰第一小学六年级(1)班的学生谭周屹走上了领奖台,也收获了这一份令他无比激动的荣耀。  在班上,谭周屹担任中队长:职。虽然他的个子在班级中不是最高的,但是同学觉得他是可靠的,总给他人暖暖的安全感;虽然他看上去不是班级最聪明的,但他热爱学习,
期刊
摘 要:经过20代的选育,选育出了布氏艾美耳球虫保定株早熟系虫株,该早熟系虫株与亲本株均对常见的抗球虫药物——克球素、地克珠利、磺胺喹恶啉和尼卡巴嗪高度敏感,敏感性与保定亲本株一致;分别接种200个该早熟系虫株和亲本株孢子化卵囊,21d后鸡群均能抵抗1.0×105个布氏艾美耳球虫强毒株孢子化卵囊的攻击,说明早熟株仍然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  关键词:布氏艾美耳球虫保定株;早熟株;药物敏感性;免疫原性
期刊
Jackeylove,原名喻文波,2000年11月18日出生于湖北黄冈。  作为IG的ADC(物理伤害输出类型英雄位置),Jackeylove与IG战队一起经历了从不被看好的“背景板”到世界王者的热血逆袭,赢得世界冠军的时候,他才17岁。  50天后,IG再次捧起了德玛西亚杯的冠军奖杯。Jackeylove单局完成22次击杀,追平德杯纪录。  他的故事,就跟他所属的Z世代的大多数孩子一样,原生于互
期刊
每块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南极(S)和北极(N)。如果用绳子将一块磁铁悬挂起来,小朋友们就会发现磁铁的南北极几乎完全和地球的南北极方向相同,这也正是磁铁南北极得名的原因。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巧合”,是因为地心本身就是一块巨大但磁力很弱的磁铁;而我们手中的磁铁虽然体积比较小,但磁力却非常强,且与地心平行,因此它的南北极始终指向地球的南北极。我们平时常见的磁铁指南针,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进行工作。  但当两
期刊
节假日期间,让爸妈们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放假玩手机、看电视。有很多妈妈问,“我家宝宝才两岁,已经天天要看电视,不给看电视就发火,我非常担心”。  其实,现代生活中几乎没有一个孩子可以避开电视和手机的影响。而孩子一旦沉浸其中,怎么能跳出来。假如父母强行干涉,孩子就闹。每天都要靠大吼大叫才会听话。可看到被吓得一愣一愣的孩子,内心又会后悔不已。  那有什么好办法呢?这几年,陪小小鱼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有
期刊
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少年说》中一对母女的对话曾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热议。  节目中一个女孩儿站在高高的“勇气台”上吐槽了自己的妈妈总是拿自己和她的学霸闺蜜来比较。当她带着哭腔说,为什么要这样打击自己的努力呢,这个母亲却回答“我都是为你好!”而且振振有词“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断地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要不打击,你可能就有点飘”。  打击式教育,国内老师和家长特别爱用的一招,还美其名日“激将法”。
期刊
我的美国邻居是三个孩子的妈妈。自从老二出生,就辞职了。她一个人带娃,父母都住在长岛,老太太一个月来看一次孩子,打扮得神采突奕。因为看完女儿和孙子,还要去听个歌剧,纯属“路过”来访。  邻居从小非常独立,她和我一样是全职妈妈,区别是她带三个娃,比我带一个娃还游刃有余。经常是我早上还没出门,她都已经把大宝送去幼儿园,推着二宝和小宝去跑了一圈步回来了,顺便还把狗也遛了。  在美国这几年,我发现大部分美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