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白芷香豆素成分在人源Caco-2细胞层模型上的吸收转运研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l8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收是口服药物发挥疗效的关键,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场所.该文采用国际公认的可以模拟小肠上皮细胞的人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分别用6孔和12孔Transwell板,对禹白芷总香豆素及主要香豆素单体化合物进行了肠吸收转运对比研究,探索禹白芷中香豆素成分在香豆素单体给药及提取物给药情况下,吸收转运是否存在差异.该文研究发现水合氧化前胡内酯、比克白芷素和珊瑚菜内酯单体单独给药,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皆在1×10-5 cm·s-1数量级,判断均为吸收良好的化合物;双向转运的Papp比值接近1,推测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吸收过程中均无载体转运参与,为单纯的透细胞被动转运;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和香柑内酯也有类似的转运趋势.禹白芷总香豆素给药,其中的水合氧化前胡内酯、比克白芷素和香柑内酯的Papp皆在1×10-5 cm·s-1数量级,为吸收良好的化合物,这与单体化合物单独给药结果一致;欧前胡素、珊瑚菜内酯和异欧前胡素相对于单体给药,其Papp降低.虽然双向转运的Papp比值皆在0.5~1.5,但是相对于单体给药数值也存在波动,推测总香豆素中化合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该文结果为研究含有禹白芷的复方中药的禹白芷香豆素的肠吸收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近几年,美国FDA陆续提出连续制造(continuous manufacturing,CM)的概念,并鼓励企业推进实施,这也成为了未来制药技术的热门研究方向.2019年2月,FDA发布了实施连续制造的指南
功能主治是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研发与注册审评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关键信息,功能主治的定位与表述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药品的临床价值及其上市后的合理、有效、安全使用,也是
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等方法从宽叶金粟兰Chloranthus henryi乙醇提取物中分离提取得到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并根据波谱数据和理
脓毒症仍然是导致创伤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杀手"。创伤后脓毒症研究领域存在的诸多瓶颈问题尚未解决,主要体现在预警研究滞后、预防性干预措施有限及诊断标准不清。笔者着重围绕脓毒症的预警、预防性干预措施及早期诊断标准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导临床积极应对,以降低创伤后脓毒症所致的晚期病死率,进而提升创伤救治的整体水平。
药典中对黄芩提取物的精制过程许多工艺参数不明确,该研究采用确定性筛选设计结合设计空间法优化黄芩提取物的纯化工艺.首先采用确定性筛选试验,同时研究黄芩提取物的纯化工
目的探讨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with enteroblastic differentiation,GAE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诊断的12例GAED,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HER2基因检测的方法,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以同期诊断的343例普通型胃腺癌作为对照组,比较二
为了阐明宁夏枸杞叶中水溶性营养成分的组成及不同产地的含量差异,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HPLC-ELSD、UPLC-MS/MS对35批次宁夏枸杞叶中总多糖、游离单糖与寡糖类、核苷类及氨基
应用聚丙烯网片或吊带的盆底重建手术快速发展,但同时网片或吊带(网片/吊带)植入后暴露、疼痛等相关并发症也引起了高度关注,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且临床处理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