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duck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奥曲肽静滴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连续静脉输注组)用奥曲肽0.6mg溶于5%葡萄糖500ml中,采用微量输液泵以50μg/小时的速度静滴;B组(间歇静脉输注组)用奥曲肽0.6mg溶于5%葡萄糖250ml中,1小时输注完毕。结果:A组白细胞、血淀粉酶、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C-反应蛋白第3天和第7天明显低于B组(P<0.05),A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奥曲肽连续静脉输注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优于间歇静脉输注法。
  关键词 奥曲肽 给药方式 急性胰腺炎 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033
  
  资料和方法
  
  2007年7月~2009年6月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8~68岁,平均36岁。主要临床表现:①急性上腹痛发作伴有上腹部压痛或腹膜刺激征;②血清、尿淀粉酶升高;③影像学检查(B超、CT)或手术发现胰腺炎坏死等间接或直接的改变。具有含第1项在内的≥2项标准并排除其他急腹症。随机分为A组(连续静脉输注组)与B组(间歇静脉输注组)各15例。两组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性(P>0.05)。
  治疗方法:A组每日用奥曲肽0.6mg溶于5%葡萄糖500ml中,用微量输液泵以50μg/小时的速度静滴,12小时1次,连用7天;B组用奥曲肽0.6mg溶于5%葡萄糖250ml中,1小时输注完毕,12小时1次,连用7天。其他对症治疗两组均相同。两组病例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查白细胞、血淀粉酶、血糖、C-反应蛋白等,以了解病情变化情况。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及CT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缓解或消失,但A组优于B组(P<0.05)。两组白细胞、血淀粉酶、血糖治疗后均有下降,但A组白细胞、血淀粉酶、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而血钙恢复正常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A组C-反应蛋白在第7天时已接近正常水平,且第3天和第7天明显低于B组(P<0.05)。见表3。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A组住院时间21±15天,B组36±1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胰腺及胰周炎症反应和大量胰液渗出,造成胰腺水肿、出血,坏死,肠系膜水肿,肠麻痹,肠源性内毒素吸收入血,激活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奥曲肽是目前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效药物,为人工合成的八肽生长抑素类似物,可强力抑制胰腺的外分泌功能,抑制胃酸、胃泌素、胆囊收缩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分泌。奥曲肽相同剂量、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连续静脉输注组腹痛缓解时间及白细胞、血淀粉酶和血糖恢复时间短于间歇输注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现大出血行宫腔纱条填塞止血的效果。方法:回顾2年内43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分析术中出血原因,宫腔纱条填塞指征、方法。观察术后
摘 要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肠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以来收治的14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所接受的手术治疗方式分别为右半结肠及部分横结肠切除术、右半结肠或回盲部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肠黏连松解术等。除1例感染过重,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外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年未发现并发症出现。结论:要提高手术治疗肠结核的治愈率,要求医护人员在患者接受手术前
近些年来随着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其危险因素的研究也日益引起临床关注。对卵圆孔未闭(PFO)的探讨已经成为近几年来的热点。临床实验发现:PFO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因
大量的超高压线路以纵联保护为主保护,而音频接口是联系纵联保护与各种复用通道的纽带,对于确保线路保护的正确动作起着重要作用。探讨音频接口与继电保护的配合问题对提高电力
本文对53例烧伤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回顾性调查,对烧伤病房管理与行为干预进行探讨,其中有1例发生医院感染。无重大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发生。烧伤患者感染问题是临床治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