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作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jie_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绵亘不绝,创造的思想文化成果璀璨夺目,曾在世界文化史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但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所面临的挑战愈加严峻,如何使古老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摆在学术理论界面前的问题。自20世纪初,针对该问题就一直争论不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要在当今世界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要践行优秀传统。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仅注重发掘历史与文化的优势,而且提倡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我们精神家园里最重要的内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求治国理政的新思路,以此来破解作风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和难题,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从提升党员干部的道德信仰、理论素养入手,来应对民族复兴,回应人民期盼。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试图探求传统文化当中合理性因素,为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问题研究提供思路和解决路径。本文从党员干部个体、国家、社会三个角度予以分析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与特征、作风建设中的历史经验与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详细论述了从哪些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来汲取营养、来应对作风建设问题提出的挑战。本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节首先界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特征的科学范畴。从内涵与特征着手,探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理思想,归纳出自强不息、大同世界、和而不同、以民为本等优秀民族精神,总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纳新能力、自主品格、注重“德”文化的特征。第二章节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侧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在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和新形势下面对的新问题。重点分析党的十八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认识,并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问题研究为什么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原因。第三章节则强调党的作风建设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重点分析了以文化自信构建党的作风建设的价值基础;用优秀传统文化培植理想信念的根基;用好家风涵养领导干部好作风,找准家风对作风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力求全面辩证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术后行肺动脉介入化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0年10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手术根治治疗,术后住院号为偶数的前20例患者(肺
成都是西部核心增长极城市,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几年极端天气增多,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不少损失。加强城市暴雨内涝的空间范
目的 :采用枸橼酸抗凝的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VVH)治疗伴出血倾向的重危患者 ,观察不同临床情况下枸橼酸抗凝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40例伴有出血倾向患者行CVVH治
目的对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作出评析。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予麝香保心丸,1日3次口服;对照组予硝酸异山梨酯片10mg,1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本建设速度的加快,各地各种征地、占地拆迁工程的增多,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征占苗圃地价格评估认识的不断增强,各种司法案件和纠纷越来越多。因
安南都护府是唐朝设置在南部边疆地区的重要军政机构。唐代中央王朝主要通过安南都护府实现对南疆各正州和羁縻州的有效控驭。尽管唐从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出发,对南疆羁
马歇雷认为文学是以意识形态为材料的生产活动。意识形态进入作品后处于一种异己力量的对抗中,在文学语言虚设的语境中暴露了自身的虚幻性。正因为这种冲突,使文本成为一个充
<正>"反映"类历史选择题一般是在题干中用反映设问,也有个别题目在选项中用反映承接题干的设问。"反映"一词有多重含义,命题者选用其"表现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的含义。这类题目
阐述了土壤 -植物生态系统中硒的循环途径和影响土壤全硒含量的因素 ,对土壤硒的形态和转化以及影响土壤硒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概括 ,并提出了调节土壤 -植物生态系统硒平衡的
目的通过对惠农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方法依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检验,依据GB 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GB/T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