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岁这年,我终于成功戴上了隐形眼镜。这事儿说来奇怪,20岁时,隐形眼镜怎么也放不进去,到30岁,我终于进化到可以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了。
大量数据表明,作为一名30岁开始佩戴隐形眼镜的中青年女性,我恰到好处地把自己藏在了隐形眼镜的最大用户群中。据2010年对美国隐形眼镜用户的一项调查,隐形眼镜的平均佩戴年龄为31岁,三分之二的佩戴者为女性。在中国,隐形眼镜公司自认为的目标消费者主要是25至35岁之间的女性。
隐形眼镜并不新鲜,它的历史,虽然不比框架眼镜悠久,却也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达芬奇的《Codex of The Eye》手册中记载道:把脑袋伸进玻璃水盆中,世界变清晰了,那是1508年。在中国,最常见的软性隐形眼镜源于1960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一种软性亲水凝胶的生物学应用》。没过几年,软性隐形眼镜就出现了,1971年,美国的FDA正式批准了它的上市。
隐形眼镜的原理是,用软性亲水凝胶盖住黑眼球的一部分,以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黑眼球最前面是角膜,它澄净透明,承担着透镜的功能,正常角膜上没有血管,靠与泪液和角膜房水交换氧气和养分。
关于隐形眼镜的一个传说是,这个覆盖在角膜上的镜片可以水滴石穿地磨穿角膜。
这个传说最重要的依据是1988年《眼科学和视觉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长期的隐形眼镜佩戴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大小和形状都发生了可察觉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不可恢复。1980年代调查这个问题实在有点早,那篇文章只找到了40名隐形眼镜的长期使用者,其中,佩戴最长的已经戴了23年(自1965年开始),可谓先驱了。
到了1999年,《眼科学》杂志也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长期隐形眼镜佩戴者的角膜上皮细胞层明显变薄。这次的志愿者有35名,且都是7年以上的长期佩戴者。研究者测量了64只眼睛,最终发现,他们的角膜上皮细胞厚度比同龄非隐形眼镜佩戴者薄了30至50微米。这是个挺吓人的结果,因为角膜上皮细胞层位于角膜的最外缘,厚度大约只有50微米,由4至6层细胞组成,负责保护角膜。不过幸运的是,这些细胞受到破坏后可以再生。所以,这项研究只是支持了眼科医生的建议:佩戴隐形眼镜数年后,最好休息一段时间,让角膜上皮细胞再生后再戴。
到了2002年,美國眼科协会执行主席托马斯?利景对隐形眼镜和角膜的纠葛做了长达16页的回顾。文章总结了隐形眼镜带来的各种角膜问题,并认为这些问题大部分源于角膜缺氧——角膜对氧气的最低需求比我们过去估计的要多。不过,托马斯并没有对此悲观,他认为,当务之急不是讨论隐形眼镜该不该戴,而是该戴什么样的——高透氧、抗菌材料,有一定表面湿润度,并且最好是每日抛弃型。
什么情况下不能戴隐形眼镜?
1.吃烧烤的时候。隐形眼镜不是阻燃材料,很容易受热变形融化,甚至烧起来,不信你可以试试用火烧准备抛掉的镜片。
2.感冒的时候。此时身上的病毒太多,此外,许多感冒药、止咳药都含有抑制眼泪的成分,容易导致眼干。
3.游泳的时候。佩戴隐形眼镜时,角膜抵御力下降,隐形眼镜容易吸收泳池中的有害物质,不容易冲洗干净,从而对眼睛造成持续伤害。
4.骑车的时候。风会带走隐形眼镜的水分,让它变硬,变硬的镜片容易损害角膜。
大量数据表明,作为一名30岁开始佩戴隐形眼镜的中青年女性,我恰到好处地把自己藏在了隐形眼镜的最大用户群中。据2010年对美国隐形眼镜用户的一项调查,隐形眼镜的平均佩戴年龄为31岁,三分之二的佩戴者为女性。在中国,隐形眼镜公司自认为的目标消费者主要是25至35岁之间的女性。
隐形眼镜并不新鲜,它的历史,虽然不比框架眼镜悠久,却也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达芬奇的《Codex of The Eye》手册中记载道:把脑袋伸进玻璃水盆中,世界变清晰了,那是1508年。在中国,最常见的软性隐形眼镜源于1960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一种软性亲水凝胶的生物学应用》。没过几年,软性隐形眼镜就出现了,1971年,美国的FDA正式批准了它的上市。
隐形眼镜的原理是,用软性亲水凝胶盖住黑眼球的一部分,以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黑眼球最前面是角膜,它澄净透明,承担着透镜的功能,正常角膜上没有血管,靠与泪液和角膜房水交换氧气和养分。
关于隐形眼镜的一个传说是,这个覆盖在角膜上的镜片可以水滴石穿地磨穿角膜。
这个传说最重要的依据是1988年《眼科学和视觉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长期的隐形眼镜佩戴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大小和形状都发生了可察觉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不可恢复。1980年代调查这个问题实在有点早,那篇文章只找到了40名隐形眼镜的长期使用者,其中,佩戴最长的已经戴了23年(自1965年开始),可谓先驱了。
到了1999年,《眼科学》杂志也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长期隐形眼镜佩戴者的角膜上皮细胞层明显变薄。这次的志愿者有35名,且都是7年以上的长期佩戴者。研究者测量了64只眼睛,最终发现,他们的角膜上皮细胞厚度比同龄非隐形眼镜佩戴者薄了30至50微米。这是个挺吓人的结果,因为角膜上皮细胞层位于角膜的最外缘,厚度大约只有50微米,由4至6层细胞组成,负责保护角膜。不过幸运的是,这些细胞受到破坏后可以再生。所以,这项研究只是支持了眼科医生的建议:佩戴隐形眼镜数年后,最好休息一段时间,让角膜上皮细胞再生后再戴。
到了2002年,美國眼科协会执行主席托马斯?利景对隐形眼镜和角膜的纠葛做了长达16页的回顾。文章总结了隐形眼镜带来的各种角膜问题,并认为这些问题大部分源于角膜缺氧——角膜对氧气的最低需求比我们过去估计的要多。不过,托马斯并没有对此悲观,他认为,当务之急不是讨论隐形眼镜该不该戴,而是该戴什么样的——高透氧、抗菌材料,有一定表面湿润度,并且最好是每日抛弃型。
什么情况下不能戴隐形眼镜?
1.吃烧烤的时候。隐形眼镜不是阻燃材料,很容易受热变形融化,甚至烧起来,不信你可以试试用火烧准备抛掉的镜片。
2.感冒的时候。此时身上的病毒太多,此外,许多感冒药、止咳药都含有抑制眼泪的成分,容易导致眼干。
3.游泳的时候。佩戴隐形眼镜时,角膜抵御力下降,隐形眼镜容易吸收泳池中的有害物质,不容易冲洗干净,从而对眼睛造成持续伤害。
4.骑车的时候。风会带走隐形眼镜的水分,让它变硬,变硬的镜片容易损害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