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合成润滑油中T501含量应用研究

来源 :润滑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ouzhoudao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合成润滑油中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简称TS01)含量的方法.以乙腈和水二元溶剂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最佳条件下,采用外标法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合成油润滑油中T501含量在0.01 ~0.20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0.9990,检出限为0.0080g/L.将该方法用于成品合成油中目标分析物的测定,其加标回收率均为97% ~ 103%以内,RSD不大于3.0%.测定结果表明,利用液相色谱法对相关合成油尤其是各种性能的合成润滑油中TS01含量进行检测,可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从而对合成油进行解剖研究.通过考察合成润滑油在不同氧化条件下T501含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确定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和在线检测.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速度快、对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其建立对相关合成油的解剖和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其他文献
术后患者分布分散,受限于距离问题,麻醉医护人员无法实时监护患者的镇痛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对镇痛泵及患者信息进行集中管理的中央监护管理软件,从功能需求出发,对其进行网络部署和程序设计,实现在电脑端运行.麻醉医护人员通过该软件在办公室即可监控泵的运行情况,快速定位患者,进而及时处理异常,提高工作效率.
自从进入工业化时代,世界的进程不断加快.如今,世界已跨越到信息化时代,我们的生活由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进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大量的便利.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安全问题.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使得人们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出现漏洞,产生了相应的安全问题,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的稳定运行,同时也威胁到人们的信息安全.笔者通过对现代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进行介绍,同时对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以期提出相应策略,保障网络安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紧扣行业发展方向,培养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不断深化供给职能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OBE理念,通过挖掘Python语言在行业中的应用领域对课程目标成果进行反向设计,并结合专业特点提出“知识域分层”的设计理念,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伴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与应用,在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显露出了多种网络安全问题,这就导致云计算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因此,探究在云计算环境下优化网络安全技术的有效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概述了云计算的特点,分析了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研究如何优化基于云计算环境中的网络安全技术.
针对目前发动机润滑油换油周期普遍比较保守的问题,依据某大缸径发动机电站,随机选取9台发动机对其润滑油进行1000 h跟踪检测,研究发动机润滑油在不同运行时间的质量变化情况,探讨合理延长换油周期的方法,为发动机科学合理延长换油周期提供参考.根据发动机润滑油持续监测分析结果,试验发动机润滑油在运行至900 h时,仍能保持良好性能;试验发动机润滑油更换周期可从原先的500 h延长至800 h,确保设备的可靠性的同时实现按质换油.
以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为基础,以2030年为关键节点,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市场保有量变化趋势,探讨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对传统汽车及内燃机润滑油市场的影响,分析了未来一个时期内推广车用节能型润滑油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以环烷基馏分油为原料,通过临氢降凝-补充精制-馏分切割组合工艺,制备低温开关油,并将其与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性质对比.结果 表明:环烷基馏分油通过该组合工艺能够制备满足GB 2536-2011各项指标要求的低温开关油;其产品性质与KI60SGX、Nyswitcho 3X产品相当.
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两组高效防锈油配方,其中BSN配方体系采用中性二壬基萘磺酸钡、重烷基苯磺酸钡、油酸、十二烯基丁二酸、正油烯基肌氨酸、羊毛脂和基础油;T701配方体系采用重烷基苯磺酸钡、十二烯基丁二酸、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羊毛脂和基础油.采用中性盐雾试验方法评价了不同配方油品的防锈性能,探究了各类添加剂对防锈性能的影响.结果 证明,两组防锈油优化配方表现出优异的防锈性,抗盐雾效果优于国外同类样品.
黏度指数改进剂是汽油机油配方中非常重要的添加剂,起着改进黏温性能的作用.文章评价分析了两种适合生产汽油机油的OCP型和HSD型黏度指数改进剂,结果表明HSD型黏度指数改进剂的增黏效果约是OCP型二倍、低温冷启动性能优于OCP型,并且在抗剪切能力方面实用效果更好.
采用EHD油膜厚度试验机研究建立了评价金属加工液润滑成膜性能的试验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配方体系金属加工液润滑成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高速下金属加工液润滑油膜厚度与油品黏度有关,高黏度油品,油膜较厚;在低速下,磷系配方体系有增大金属加工液油膜厚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