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美术味”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jzk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越来越崇尚美术课堂回归“原味”的教学,想要彰显美术课的本色,整个课堂充满独特的“美术味”。
  【关键词】美术 艺术 创新 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36-01
  工作几年来,越来越崇尚美术课堂回归“原味”的教学,想要彰显美术课的本色,整个课堂充满独特的“美术味”。这里说的美术味,其实就是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让师生间保持着心灵上的共鸣和交流。不管是在鉴赏课中的欣赏与评价,还是在绘画课中的自由涂鸦,都是学生感受到令人舒心和沉醉的美感。有感于这几年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不管是鉴赏课还是模块教学,老师们都在努力的探索与研究,探究让我们的美术课更加味道十足。
  艺术味
  从新课程标准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学习看,美术学科具有人文性,承担着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价值观,陶冶其人格情操的教育任务,而不仅仅是学科技能方面的学习。另外,它又承担着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扬的教育任务。使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政治等方面的联系。我们要在美术作品中体会“意味”。“意味”指艺术形象的意味和“有意味的形式”的意味。这种“意味”,不只是在艺术幻象中的虚设,而是它能使读者长久的回味和思索。而如今社会里,金钱成为我们很多领域包括艺术领域的主要标准,艺术作品商业价值至上,金钱价值至上,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弊端。对于艺术理想,信仰的日益萎缩和艺术趣味的丧失已经影响波及到我们的中学生身上。我们希望的是作品如同卓别林的哑剧能让人长久记忆,如同唐诗宋词能经常被人吟诵,如同名著让人百读不厌。因为它具有一定的意味,具有一定的艺术味道。从这个角度来看待美术课程,教学就与过去的单纯美术技能学习大不一样了,对教师的要求提升到能够对美术文化比较全面理解的高度,而且能够将美术的视野拓宽到视觉文化的层面上认识和实施教育。
  一节美术课,不需要讲太多,一幅作品把它讲精、讲到位就够了。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从中领悟到什么,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这基础上体会我们美术特有的艺术味。美术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只能通过美术的手段来实现,但现在的一些美术课,却出现了忽视和淡化美术本体的价值和功能的现象。往往给我们一个错觉:老师讲的是文化,而不是美术。
  生活味
  美术是人文课程,它与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浓浓的生活味。傅雷说:理想的艺术境界应该是高远绝俗而不失去人间性、人情味。保持感情和理性之间的平衡。中国人画山水,画家游历名山大川,铭记在心,在绘画中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生活味,即是对生活的态度在绘画中的反映。当美术流派越来越多的充溢于我们的生活时,就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好的艺术应该是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愉快的。就像龙应台说的:我们面对前辈大师的艺术,好像大师刚刚在这儿坐过,凳子上还留有他的体温,他刚刚走出去,我们还能听得见他的咳嗽声,他仿佛随时会回来。生活是美术课堂上取之不尽的源泉,美术教学要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让学生通过学习美术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好的体现生活,美化生活。
  情感味
  钢筋水泥的城市,蜘蛛网似的人际关系,让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自我,越来越冷漠。在美术教育中,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随时在教学中渗透着感恩教育,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艺术在高中教室里最大的功效就是让学生自我表达。当一个学生把艺术作品和自我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可以从凡高的作品中领略到艺术的真谛,可以诠释对艺术的见解。他们可以从《父亲》中理解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的艰辛,也可以从鹌鹑图中读懂一个画家的无奈和悲哀,当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作品融为一体,当他们能进一步的用语言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时候,就能充分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是最为珍贵的情感味道。
  创新味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美术教育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施教育创新的一个关键切入点,是实现教育工作目标的一条必经之路。素质教育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美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作品的欣赏中,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在教学中教师的创新可以说是美术课堂的灵魂所在。无论是自己的教学设计,还是在对学生的引导方面,都要或多或少的体现创新的味道。例如在取材、构思、制作等方面,拓宽学生的视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创作出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让美术课不仅要充满趣味性,还要有艺术味、生活味、情感味、创新味,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是学着玩的态度,而是有一种真正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美术课。
其他文献
<正>捉对厮杀、短兵相接,精彩纷呈的营销战,难道格兰仕和美的已经建立了默契?家电行业从不缺乏硝烟,捉对厮杀更是屡见不鲜。美的和九阳的豆浆机"换代"之争,三星和LG的"星际"
摘 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个人修养及综合教育素质的外在表现,同时教师的人格魅力又是教师的教育机智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本文结合实践,提出了利用教师人格魅力提高教学实效的四点方法。  关键词:人格魅力;化学教学;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8-042-1  学生对待一门学科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而教师
课文《维生素C的故事》讲的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无意中发现维生素C的故事。通过教学,学生不仅知道了发现维生素C的前后经过及补充维生素C对人体的重要性,而且在我的引导下体会到了标点符号在突出人物心理变化,表现人物情感方面的作用。  在课文中,作者使用了一个省略号、两个感叹号来表现哥伦布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例如:“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这个省略
【摘要】激励性教学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激励性教学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物理 激励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96-01  教学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门艺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与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为人师者又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形成独特的
转换工岗位后,我发现,来进行校外学习的同学一般分为三种:  1.有强烈的写作欲望,表现出对作文积极取向的态度。这样的学生盼望上作文课,在课堂上情绪振奋,看到作文题目后,迅速进入思考的过程和写作过程;且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十分活跃,作文成功率较高。  2.没有写作欲望,对作文表现为消极被动的态度这类学生虽谈不上有写作的欲望,但是为了一定的需要,如争取优异成绩、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希望在考试中拿个高
从冰箱冷冻室中拿出来的冷冻食品,如何解冻?   有的人将冷冻食品置于室温下,让其自然化解;有的是浸泡在温热水中,让其快速解冻;有的根本就不化解,直接入锅烹炒。   其实,这些做法都不科学。营养学家认为:快速解冻会使食品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受到损失,同时还会加速丙醛致癌物的产生;但如果化冻过慢,则易导致细菌繁殖,也不可取。   正确的解冻方法是:将冷冻食品从冷冻室中取出后,先放到冷藏室内,几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