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应用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毒性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斜生栅藻的增长率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明显相关,并且随重金属投加量的增加,其增长率逐渐降低
【机 构】
:
沈阳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毒性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斜生栅藻的增长率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明显相关,并且随重金属投加量的增加,其增长率逐渐降低.对两种测试参数进行比较,发现采用细胞数增长率作为土壤毒性的检测指标要比采用光密度增长率更为敏感.当采用细胞数增长率作为检测指标时,4种重金属的EC50顺序为:Pb>Cu>Zn>Cd;采用光密度增长率作为检测指标时,4种重金属的EC50顺序为:Pb>Cu>Cd>Zn.复合污染情况下,由于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体制进一步推进,农业科研体制逐步深化和完善,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新
采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下不同深度的暗棕色森林土壤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其对高低浓度CH4的氧化 .结果表明 ,土壤氧化CH4的能力随深度变化明显 ;5~ 15cm土层具有最大CH4氧化活性 ,在 4 0 0ppmvCH4浓度下此土层土壤最大氧化速率可达 3.3nmolCH4·h-1·g-1dw ;2 5cm以下土层基本没有CH4氧化活性 ;因 0~ 5cm土层土壤含有高浓度NH4+抑制了CH4氧化菌
在综述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壤有机污染植物修复的机理,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在植物吸收转运、植物根际降解和植物修复模型的研究进展.同时,从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干旱内陆流域下游绿洲的形成与演变对流域地表径流变化响应强烈.采用绿洲生态斑块动态模拟、植被与水盐状态相关分析、生态需水量估算等方法,分别对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绿洲在
在黄壤、红壤和褐土中进行As的等温吸附实验表明 ,在不添加P的情况下 ,3种土壤对As的吸附能力随土壤 pH的升高而降低 ,随土壤粘粒含量的降低而减弱 ,3种土壤吸附能力为黄壤 >红壤 >褐土 .As在土壤中的吸附受P存在的影响 ,6 0mg·kg-1的P可以降低黄壤和红壤对As的最大吸附量 .吸附质中P∶As的比例不同 ,P对土壤吸附As的影响差异很大 :吸附质中P∶As =1∶2时 ,土壤对A
各种人为因素使人类生态环境的放射性核素本底值不断增加,这些放射性核素一旦进入水-土介质,可通过各种途径产生污染危害.常规的化学或物理方法不适用于水-土介质中低放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