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单元复习课中的作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最易,“教”则难,“导学”才见真功夫,导学案是教师为进行课堂教学而编写的“导学、导讲、导练、导思”的教学媒体,她既不是教师教案的翻版,也不是练习加指导。在单元复习课教学中,导学案的优势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被教师所认同。本文就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材下册十一单元《盐 化学肥料》单元复习使用导学案谈个人的体会:
  一、方便学生课前预习
  传统教学也提倡学生课前预习,但大多流于形式或者说口号。大多学生不知道怎么预习,教师也不太好检查督促。使用导学案可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通过预习完成【知识回顾】,教师通过课前批阅导学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预习的真实情况一方面可及时督促没有认真预习的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另一面也为教师课堂有针对性的讲解打下基础。
  二、方便教师课堂上导
  针对学生很好的完成课前预习的相关内容,教师上课时直接进入【问题讨论】。让学生首先思考导学案【问题讨论】中相关问题,会写的在导学案上写好,不会的地方小组讨论时解决。
  【课堂讨论一】如何除去精盐I中的氯化钙和氯化镁制得精盐II
  
  1.物理方法;
  2.化学方法
  (1)CaCl2是由和构成的,MgCl2是由和构成的;除去CaCl2和MgCl2就是要除去其中的和。
  (2)除去Ca2 可将它转化为,需加试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除去Mg2 可将它转化为,需加试剂,反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为使杂质除尽,所加的试剂往往需要过量,过量的试剂对氯化钠而言也是杂质, 除去过量的试剂需加,反应的相关化学方程式、
  ,加该试剂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4)上述除杂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从生成物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能进行的条件。
  (5)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进行,能进行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稀硫酸与氯化钠 ②碳酸钙与稀盐酸
  ③碳酸氢钠与稀盐酸④氯化钠与硝酸银
  (6)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原因,证明碳酸盐或者碳酸氢盐的一般选用的试剂 和。
  
  【课堂讨论二】皮蛋的制作方法是将生石灰、纯碱、氯化钠、水及泥砂混在一起搅拌包裹在蛋壳的表面。试回答:
  (1)制作皮蛋的过程发生的化学变化 ;
  (2)取少量皮蛋表面的固体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出不溶物,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可能有的溶质是① ② 。
  试设计方案证明其中一种可能
  
  【课堂讨论三】1.冬天,路政工作人员常向冰雪路面撒氯化钠,以融化冰雪。请你说出氯化钠融化冰雪的原理。
  2.园林专家认为撒K2SO4NH4ClCa3(PO4)2不仅可以降低液体的凝固点,而且对道路两旁的树木有养护作用。为什么这三种盐对树木有养护作用,请你完成下表:
  
  有了思考以及和小组同学的讨论,交流时学生就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整节课教师不需要说多少话。知识引导学生说;方法引导学生归纳;错误引导学生纠正。学生在说知识、讲方法、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交流讨论中,学生学习了酸、碱、盐除杂的一般思路;复习了酸碱盐之间复分解反应的相关知识;熟悉了碳酸盐、碳酸氢盐的鉴别方法;巩固了常见物质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物质之间反应后成分的判断;常见化肥的用途及初步鉴别方法。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交流反馈后,教师可以留一定时间让好学生总结提高认识,后进生及时在导学案订正错误,教师也有检查督促的抓手。
  三、方便当堂检测
  完成【课堂讨论】后,让学生完成【课堂反馈】。教师从旁指导后进生,提醒优生审题错误。在学生完成【课堂反馈】后,小组之间互相批阅,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让激情、热情、感动、震撼、期望和信任洋溢于课堂。
  “导学案”是每一位教师参与制作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理解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基于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并结合学情确立新的具体培养目标的体现,是教师将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载体,是教师将科学的方法、技巧应用于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基本方案。因此,教师应积极的学习最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了解和掌握学情,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参与编与、修订和完善导学案,真正把导学案变成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科学有效的方案。同时,要充分理解把握和使用好导学案,充分发挥其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有效性。在充分利用导学案导学的过程中,不拘泥于导学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多变,兼容并蓄,不断研究与创新,多方收集资料与信息,反过来再用于指导导学案的修订与完善,把教学实践的过程变成修订完善方案、推进其提高升华的动态过程。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探究性学习已深入课堂,本文侧重从两个方面探讨究性  学习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整合,一是“探究性学习案例”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二是“探究性学习案例”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的展开形式。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案例整合生物课堂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受到极大重视,成为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口。 教育部2000年7月颁
高三阶段的复习显得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第一、认真研究《考试大纲》,系统分析,挖掘,捕捉隐藏在其中的命题点。  研究《考试大纲》,夯实考点,系统分析,挖掘、捕捉隐藏在其中的命题点,比较本年度《考试大纲》与上几年度《考试大纲》的异同,对增强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减轻不必要的负担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其中的不同点和能力要求的解读可以看出当年的高考命题的趋势,从而有效
【摘要】中考物理的成败,与中考的复习密切相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复习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获得成功的秘诀。在复习教学中要明确指导思想,改变教学理念,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要深化知识、优化方法;依“标”靠本、精选习题、画龙点睛。  【关键词】目标要求夯实基础专题复习有效补救    初中物理中考的复习课,它没有新授课独特的神秘感、新奇
今年3月6号,我们学校为了迎接三八妇女节,特意组织了全校教工“绑腿走”比赛,全校教工争先恐后的参加了比赛。我想:如果不是让他们参加,而是让她们去“观看”一场“绑腿走”比赛?他们会去吗?答案是显而易见。作为旁观者也许觉得很没有意义的一件事,如果让他参与其中,便会体会其中的快乐,课堂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明确复习目标,形成知识网络。  既然是复习,学生对每一部分的知识还都是有一定的认识的。所以我们在
【摘要】习惯,则是指积久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行为培养习惯,而习惯影响性格。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们主动自觉的学习知识,进而不断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在物理的学习中也是一样,我们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们树立信心,学好物理。  【关键词】物理教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这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需要。在物理
【摘要】高中化学教育是为青少年的终身教育打基础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尤为重要,这种互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笔者就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性策略做了浅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主动性主动性    化学科
【摘要】作者针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并对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针对课堂教学所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倡导开放、生成的新知识观;倡导创生、建构的课堂教学观;倡导关注过程、尊重差异的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