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种子 是妈妈种下的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袁隆平院士80岁生日,在湖南卫视为他举办的专场文艺晚会上,袁院士写给母亲的信让观众热泪盈眶,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儿子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与深深的愧疚。袁隆平在科学上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硕果累累,固然与自己的努力分不开,但也得益于其母亲的启蒙。
  袁隆平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袁隆平的母亲出生在扬州的一个富商家庭里,是当时少有的知识女性,袁隆平從小就受到母亲良好的熏陶。袁隆平曾经说:“我母亲早年在江苏镇江教会学校读高中……我的英语是我母亲启蒙的,很小时我就跟着她念,后来上学,我的英语课从来不复习就都是高分。”良好的英语基础让袁隆平能自如地在国际学术活动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2017年7月,已经87岁高龄的袁隆平在“雁栖湖论坛”以流利的英语完成了一次长达20分钟的演讲。
  袁母还注意培养袁隆平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袁隆平蹒跚学步的时候,袁母就已经给他读尼采的书了。后来,到他能听得懂故事时,袁母就开始给他讲故事听。在《袁隆平的世界》一书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袁母给幼年的袁隆平讲故事时,“从不给孩子标准答案”。当讲到“囊萤夜读”的故事时,“二毛”问那些萤火虫去了哪儿?母亲不吱声,让“二毛”自己去琢磨。在多种可能性中做出自己的选择,这让她讲述的故事总是充满创造性和寓意无穷的延伸。
  袁隆平之所以选择学农学,也与母亲有关。他6岁那一年的初秋,母亲带他到汉口郊区一家果园去游玩。母亲牵着他的手,对着周围指指点点:红红的桃子、绿绿的葡萄,间种着的西红柿……袁隆平回忆说:“从此,每到桃子成熟的季节,我记忆中那个美丽的果园便飘进我的心灵。红红的桃子、绿绿的葡萄……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丽了!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为儿子分忧,袁母也有一颗平常心。袁隆平大学毕业后,从重庆分配到安江,由于工作忙碌无暇顾家,就把70岁的母亲接到安江,帮助照看孩子。袁隆平在信中体现出了深深的内疚:“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无须再多赘言,袁隆平给母亲的这封书信,是一个儿子的成长史,是一位母亲勤劳和智慧的见证史。一个家庭幸福与否,子女能否有出息,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母亲是重要的因素。
  最后,袁隆平在信中说:“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袁母在幼年的袁隆平心里种下的这粒种子,在他六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土壤里,生根、发芽,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这位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的背后,有一位可亲可敬的母亲。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其他文献
财务能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为研究服装纺织电商行业各方面的财务能力,揭示各项财务能力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基于电商概念板块选取21家服装纺织公司,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项财务能力得分进行排名,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财务能力。结果显示,成长能力占综合财务能力比重为32.091%,盈利能力占比21.189%,偿债能力占比16.135%,营运能力占比12.039%。
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作为沟通联结家庭与学校的重要桥梁,能够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发展,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客观需要。基于政策工具和内容要素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内容编码、工具分类和统计描述,对我国9个省份地方政府贯彻落实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的政策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在政策工具维度上,地方政府运用命令型和劝告型政策工具过溢,激励型等政策工具使用不足;在内容要素维度上,思想引导与功能定位等政策供给相对不足,总体上政策工具的选择偏向短期效果。因而建议地方政府要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强化工具使用的优势互补;改进政策工
教育场域中对生活世界的“顾名思义”式的迁移遮蔽其境域特征和本真意蕴。生活世界的“世俗化”“理念化”和“实体化”误读造成教育沉沦于平均化状态和二律背反的思维桎梏,从而陷入虚浮无据和庸常境地。从胡塞尔的意向还原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之途,生活世界是以人的生活为轴心的意义世界,是人寓于其中的“混沌”世界,生活境域和边缘境域,启示教育对于人的原初生存境域、纯粹生命本真和可能性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