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双语教学的整合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356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双语实验不断发展的今天,通过实践与探索寻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双语教学的整合。探索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直观演示,突破重难点;建立资源平台,学以致用;营造环境,促进听说的整合方式,实现了双语实验的快速发展,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不断提高,英语思维逐步形成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双语 整合
  一、概念的界定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何克抗教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一文中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所下的定义。
  二、整合的意义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铺开,人们在不断地探索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无可厚非的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原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数学双语教学作为一个正在不断探索的实验,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学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正是因为如此,那些面对用汉语讲授的数学知识掌握起来都比较费劲的学生在双语课中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双语课堂上学生所要面对的不仅是并不熟练的英语听说,还要掌握数学知识,达到数学课的各方面要求。如果没有辅助手段来降低难度,数学双语教学将无法实施,这项实验也无法进行下去,而这其中最好的辅助方式就是现代的信息技术。
  三、整合的方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去参与,才会把所学的知识存在记忆里永远不忘。数学双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加重要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刚开始上课时学生就能兴趣昂然,积极投入,这一节课的教学将开展的很顺利,有了现代信息技术,课前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本节课有关的动画、录像、图片、声音等,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字的认识是开展数学双语实验的开始,如果只是枯燥无味地教给学生数字的英语表达方式,即使学生用心在学,也只能记住几个,教学效率会很低,因为这样的方式学生不感兴趣。
  2.直观形象,突破重难点。重难点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全力解决的问题,是一节课的主要部分。一个教师能否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并利用恰当的方式解决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教学的水平。无论是非常重要的知识,还是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方式都有很多种,但能够通过直观的演示,使学生可以感知理解,无疑是最好的方式。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化静为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虚实结合,可以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在学生头脑中建构理论模型和知识结构,轻而易举的突破重难点。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运用正是信息技术与数学双语教学整合的一种方式。
  3.搭建平台,学以致用。学习知识为是应用,而数学双语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复习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把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受英语表达的约束,很多的练习内容和方式设想的可能很好,但在课堂的实践中因为不能正确地表达、交流而降低了双语课所要实现的听说目标。如果能够搭建出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练习内容,学生喜欢的比赛、游戏等方式,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资源平台,即使稍微有点难度,因为学生感兴趣学生,学生不仅能积极参与,遇到困难时还能主动的去解决。实际教学证明,这个通过多媒体搭建的平台,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营造氛围,促进听说。双语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这项实验,在实际的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为今后的国际化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打好坚实的基础。而这首先要解决哑巴英语的问题,所以从小学起,英语教学就开始重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数学双语教学也是提高学生英语听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数学双语教学在完成数学目标的同时,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更多听的时间,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而要实现这些目标,达到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数学双语实验还处于不断探索、实践、研究的过程中,人们都在寻找促进数学双语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的方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双语教学整合的认识,力图通过探索能够有所创新,推动小学数学双语实验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07.
  [2]何克抗.《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3]章剑卫,姚灶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化教育,2001.8.
  [4]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教育技术通讯,2001第4期.
  [5]何克抗,李克东等.《主导一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2000.2.
  [6]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发现:一个学生在数学上有能力,却少有学习兴趣,因此数学成绩不突出,但如果教师能启发他对数学的兴趣,使他喜欢学习数学,那么这个学生就会迅速取得很好成绩,可见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能否取得成功,我认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在课堂上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从以下几点谈谈心得体会:  一、设“疑”激发兴趣
必鲁甘干矿区位于内蒙古阿巴嘎旗北西西约44km处的必鲁甘干一带,行政区划隶属于阿巴嘎旗别力古台镇。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5′00″-114°30′00″;北纬44°02′0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往往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枯燥。小学数学学习又是小学生建构知识、发展思维和培养各种能力的学习活动,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深刻地体会到,如果让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让学生喜欢数学。因为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是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呢?针对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让学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始终是教师思考的问题。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新课程改革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教育已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引起学生强烈情感体验的教学内容,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长久记忆。通过以情施教,发挥情感作用,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一定的情绪气氛中学习,不仅学得积极主动,而且记得牢固,理解深刻,激发学生的学习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因此,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必须从始至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激发 兴趣 有效 学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
【摘 要】通过研究初中数学学习中困难学生的形成原因和解决策略,切实落实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最终实现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获得有价值的数学。  【关键词】学困生的转化 耐心疏导 激发兴趣 因材施教  新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課程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
从高中生物教学实践出发,为了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有效设问,同时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渗透反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