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e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组织的领导、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是高校党组织承担大学责任与使命、实现组织共同愿景的有力保障,也是高校党组织加强先进性建设、永葆生机活力的客观需要。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对于推动高校改革发展、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高校应当建设一个怎样的学习型党组织、如何建设高校的学习型党组织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特征
  
  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党各级组织都在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探索构建学习型党组织。但对于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人们在认识上还处在不断深化、在实践中还处于逐步探索的阶段。在某些地方和单位,人们对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还存在一些望文生义、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因此,高校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首先必须对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把握。
  
  1.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系统动力学的奠基人佛睿斯特(Jay Forrester)1965年在《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后来他的学生、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此基础上于1990年在美国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学习型组织的模型。这是迄今为止人们广泛接受和引述的经典模型。这个模型包含如下五个方面的要素,即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改变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和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这些要素紧密相关并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使学习型组织成为一个有着全体成员衷心共有的目标、价值观和使命,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断创造和超越的组织。按彼得·圣吉的话说,“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促使人们不断发现自己如何造成目前处境,以及如何能够加以改变的地方”。一句话,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学习再造组织的生机活力,不断创造自我、创造未来,这就是学习型组织的真谛。
  
  2.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特征
  学习型组织理论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后来它被广泛运用于其他学科。我们经常讲的构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等都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具体应用。一个企业可以建设成为学习型企业,一个国家也可以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府或学习型社会。彼得·圣吉认为,尽管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在世界上已经有30年的历史,但至今还没有一个持续推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案例。正因为如此,中国建设学习型政党才具有世界意义和示范效应。
  其一,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绝不能忽视党组织应有的政党组织特性。一个政党要建设学习型政党,除了具有上述学习型组织的共同特征外,还应该有着政党组织自身的特征。与一般的企业组织不同,政党有着自己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意志和根本利益,有着自身特殊的政治原则和行动纲领,它在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上表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其二,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与其他学习型组织相比,还必须兼具高校这一学术机构的组织特征。高校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组织,它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责任和使命。从一般意义上说,高校是一个兼具创新和保守的机构。它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组织,因为它研究高深学问,不断创造新的知识;但同时它又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机构,因为它要坚守大学延续千年的基业传统。现实中的高校还承担着变革自身组织、适应乃至引领社会发展需要的艰巨任务。
  其三,高校党组织一般存在学校党委、院系党委(党总支)、教研室(班级)党支部三个层面。在不同层面,党组织的职能和作用有所不同,它们除了拥有共同的理想和组织愿景以外,还有各自不同的层级目标,扮演不同的行动角色,因而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任务会各不相同。高校的知识分子独立性较强,又处于各个不同的专业、学科和院系,他们对学科专业和对学校的认同度有时可能很不一致;而且每一个学科、院系不像企业的生产车间那样只是产品生产的某一道工序,而是直接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直接向社会输送最终产品。因此他们在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特别是在系统思考、团队学习、改变或塑造心智模式方面比一般学习型组织表现得更加复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任务也会变得更加艰巨。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这一命题包含的意义远比一般的学习型组织要深刻得多。
  
  如何构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
  
  高校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也不会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有着共同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应当符合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的基本要素,遵循高校党建工作的规律,体现学习型组织的真谛。笔者认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至少应当是一个拥有组织共同愿景、善于推动改革创新、具有组织化的学习文化、符合高校党建特点的现代组织。因此,构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应当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1.建立组织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一般是指组织中能够凝聚人心的未来目标、价值信仰和共同使命。它不是强加于组织成员身上不切实际的幻想或空想,而是发自组织成员心灵深处的共同愿望、理想或远景。共同愿景是一个组织赖以成立和实现共同行动的前提。如果没有共同愿景,就不会有学习型组织。高校各级党组织一方面肩负着实现全党的崇高理想和长远奋斗目标,承担着完成基于政党组织系统的各项政治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在各自层级组织的范围内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承担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具体任务。如何将这些不同层级的组织任务或目标和整个学校的共同愿景有机整合起来,使高校各级党组织的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实现个人愿景与组织共同愿景的统一,进而使学校的共同愿景成为全体组织成员共同努力的奋斗目标,从而使学校的共同愿景符合政党在各个历史阶段共同理想的需要,这便是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面临的首要任务。如前听说,高校是知识分子汇聚的重要场所,教师的民主独立意识较强,建立和整合各层级党组织的共同愿景需要各级党组织的领导者创造和挖掘实现共有未来景象的技术与策略,以帮助组织成员养成主动而真诚地工作、而不是被动遵从的习惯。因此,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立共同愿景更加需要各级党组织领导者的智慧和魄力,更加需要讲究策略和艺术。
  
  2.再造组织无限先机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实现自我超越,不断创造未来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和组织生命力的源泉。缺少自我超越的修炼,人们将陷入“压力一反应”式的结构困境。
  当前,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社 会命题。不仅高校的体制机制需要深化改革,高校的各级党组织也需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强自身的改革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基于全球化、多极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给高校带来了思想文化、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的诸多影响和挑战。国内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高校带来了发展的巨大机遇和活力,也给高校带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发展战略机遇和矛盾凸显并存的时期。高校各级党组织尤其是作为高校党组织细胞的基层党支部正在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思想观念和利益格局的分化增加了基层党组织目标适度整合的难度;专业分工细化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同一组织成员的同质性降低,削弱了建立在组织成员同质性基础之上的集体意识和关联程度;体制机制和治理模式的调整变革导致基层党组织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资源分配权力和角色评价体系的缺失使基层党组织管理弱化、组织肌体缺乏活力,一些基层党支部甚至存在游离于组织的中心工作之外的趋势。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基层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直接影响着党在高校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组织共同愿景的实现。
  因此,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不断解构、调适和超越,以再造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正如《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所指出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同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结合起来,提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基层党组织有了活力,高校党组织就会焕发无限生机,达到固本强基的目的。
  
  3.建构团队学习文化
  学习型组织理论关于学习有着特定的含义。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组织行为学的权威人物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学习包含着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短暂的而是相对持久的;学习也包含着某种经验,这种经验如果导致了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时,我们就可以说学习发生了。彼得·圣吉也认为,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开创性学习。透过学习人们可以重新创造自我,获得新知,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做以往所不能做的事情。他强调团队学习是现代组织的最佳学习单位,要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这些正是学习型组织的学习理念。
  创建学习型组织其实是一场组织管理的变革和再造,理解学习型组织的真正内涵是高校借鉴和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前提。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一些高校对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还存在望文生义的现象,认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党组织开展的一项读书学习活动,把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仅仅理解为多搞一点学习培训,多推荐读几本好书,多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如此等等。这实际上是对学习型党组织理论的误解。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全党的一项战略任务,其目的是要求全党各级组织正确认识我们党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各种环境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高度重视学习、重新学习、坚持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经验,顺应时代发展,实现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工作的与时俱进,提高各级党组织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带领人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因此,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真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高校要在事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好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使党组织真正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就必须创新学习理念,建立和规范团队学习机制,养成系统思考的习惯,改进和创新学习方法,形成团队学习的浓厚氛围,使学习既有学习研究,又有实践创新;使团队学习成为浸润组织成员心智思维、推动组织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使高校各级党组织形成一种崇尚学习、善于学习、自主学习,不断推进实践发展的学习文化。
  
  4.遵循高校党建规律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推动本部门本单位的改革发展稳定结合起来,切实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必须遵循高校党建工作的规律,体现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要求。
  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首先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些根本问题来开展。众所周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只有认真理清学校的办学定位、目标和思路,才能明确组织成员为之奋斗的共同愿景。
  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必须紧密结合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统筹解决制约学校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合理平衡和实现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利益诉求,以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高校本身就是学习和知识创新之地,学习型党组织的构建比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更为便利的资源和条件。要针对教师工作时间相对分散、教师职业的学习关联度大、青年学生党员数量比较多、学生党员班级层次多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机构,探索基层党组织学习活动的方式,发挥数字化学习的优势,使高校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走在全社会的前面。当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研究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不断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拓展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渠道和形式,使高校党的建设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中得到加强。
  总之,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只有深刻把握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精髓,凝聚高校不同组织成员的目标共识,创造不同层级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的方法,才能寻找出适合自己的制胜之路,实现组织的不断创新和超越。
  
  [责任编辑:赵英臣]
其他文献
在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令人担忧的事物名单”上,对自动化取代人工的忧虑榜上有名.电信集团VEON(全球第七大电信营运商也是全球第六大移动网络运营商)监事会主席、施乐公司前
期刊
小商过生日,小秦请小李送给小商一盒心形巧克力和一个软皮本。上面用绿色水彩笔赫然写着:“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你给我的快乐,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永远爱你!秦××。”  当我看到这些文字时,全班已经沸沸扬扬,我不得不面向全班讲这件事。  班会课上,我没有指名道姓,而是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母亲给女儿的四句话:  第一,如果有人传小纸条说喜欢你,这说明你长大了,开始吸引异性
2013年某中学发生“弑师事件”。一个高三的男孩子玩手机,被班主任没收了,没收手机以后还一定要叫这个孩子的家长过来,后来惨遭这个男孩利刃割喉。当然主要的问题是在那位学生身上。但从班主任工作的角度来看问题的话,这位班主任的教育行为有没有问题?面对一位高三的孩子,不仅没收了他的手机,还叫他的父母到学校里来,有没有考虑这学生的人格尊严?这样的问题,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所谓的伟
【摘 要】外出写生课在高校美术教学中作为必修课而开展,其在艺术审美的培养与创新热情的激发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当前外出写生课的教学改革与重新定位进行分析,从美术专业与环境艺术专业两大艺术教学领域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科学的教学策略,更好地促进后期的艺术性教学。  【关键词】外出写生;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定位分析  一、外出写生课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外出写生课有着丰富的内涵,既不是单纯的色彩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是全球史上最卖座的系列电影,总票房收入达78亿美元.而十年间,八部蛤利·波特》电影在中国的总票房高达9.6亿元人民币.探寻这些票房数据背后的秘密,影片在中
皮影图形作为传统的装饰纹样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民间艺术发展的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样也是现代服装设计灵感的主要来源,其审美思想与造物原则都与服装设计的语言
【摘 要】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积累了深厚的民间美术艺术资源,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间美术融入高校美术教学体系中,对弘扬民族民间艺术,提高高校美术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本文将对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定位与融入策略问题进行重点探讨。  【关键词】民间美术;高校美术教育;融入策略  民间美术是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象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色彩特别是流行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正确运用流行色彩成为服装界的热议问题.由于生理方面的不同,与男性相比,女性对色彩更加敏感,对色彩的要
随着新闻媒体的不断发展,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闻媒体要想获得足够的新闻素材或者重量级的新闻题材,就必须从新闻采编工作入手,通过不断地夯实新闻采编工作基础,
极简主义作为简易艺术被称为一种减少一切繁杂元素的潮流.极简主义风格的形成是服装设计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本文从对极简主义的认识、极简主义在服装设计廓形、服装款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