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侧索硬化与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由上下运动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引起的一种致死性瘫痪性疾病,散发性ALS(SALS)占绝大多数,家族性ALS(FALS)占5%~10%,两者在临床表现上没有显著的区别。

其他文献
重症肌无力(MG)外科治疗效果已被公认.1978年至2006年4月,我们行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286例,现报道如下。
【摘要】文章写作历来都是我们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改变固有的写作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写、会写、敢于写、乐于写。  【关键词】多样化 想象力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46-02  一、倡导多元化教学,不拘泥于传统课堂形式  大家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家也知道“兴趣是一种最大的力量
大量研究已证实脂质代谢障碍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调脂及调脂以外的多种机制,显著降低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2006年发表的积极降低胆固醇预防卒中复发研究(SPARCL)是目前惟一一项专门针对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研究,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80mg/d能显著降低近期发生过卒中而无冠心病史患者的再发卒中风险。那么,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降脂治疗呢?借鉴其他国内外指南及循证
编辑部:  我们很高兴读到苏镇培医生对《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1]的意见和评论,对其意见我们做出以下答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