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专业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子系统,在校园文化生态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训室作为一个专业开展教学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其文化建设也成为一个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我院市场营销专业电话营销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实践探讨了实训室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电话营销实训室文化建设
当前各高职院校之间和专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表面看来是质量的竞争,而本质上其实也是文化的竞争,因此目前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自身校园文化的建设。而专业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子系统,在校园文化生态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训室作为一个专业开展教学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其文化建设也成为一个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实训效果的高低,也关系到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出的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的高低。
教育部[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因此实训室的文化建设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实训文化的建设对形成专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下面结合我院市场营销专业电话营销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实践探讨一下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内容。
我院的电话营销实训室是与中国联通淄博分公司合作共建的一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于2009年6月18日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实训室采用的是山东联通最新投入1000万开发的IP网络外呼平台,共配有100台座席终端、1台主服务器、5台交换设备、100兆的光纤接入。实训室开展的实训项目主要是淄博联通提供的各项基础业务、增值业务、市场调查等业务的电话外呼,可同时承担《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心理学》、《推销实务》、《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的综合技能训练任务。
根据“文化就是反映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样一个基本定义,实训室文化也应该包括从物质层次到精神层次的完整概念,也就是从物质文化到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最后再到精神文化的完整体系。结合电话营销实训室的特点,我们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实训室文化建设,同时还尝试引入企业文化。
1 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一种以显性为主的文化,是指实训室的物质基础、环境布置、物质条件、实训内容等方面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的总和。
1.1 实训环境具有真实性
电话营销实训室的全部硬件设施均由中国联通淄博分公司赞助提供,整个实训场地的建设是模拟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实训室内共配有100台坐席,每台坐席配有显示器、机箱、键盘、鼠标、耳机等工作必备的设施,让学生进入实训室就有一种进入企业工作环境的感觉。
1.2 实训内容规范性和真实性
电话营销实训室开展的实训项目是由中国联通淄博分公司提供的各类业务的电话外呼,实训项目不是简单的模拟,而是真实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在这里实习的内容均是真实的电话营销、电话通知、电话调查等业务,这对于丰富学生的营销经验、提高学生的营销技能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2 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
2.1 学生行为养成
学生在实训活动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是行为文化的重要内容。学生在电话营销实训室实习期间,我们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和考核。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我们按照实训任务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组,并分组考核,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们在工作中协作、沟通的能力。
2.2 实训教师的教育行为
教师的教育行为体现在个人形象、语言表达、行为礼仪等各方面,实训教师在实训教学中的各种行为和语言对学生行为养成、职业技能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电话营销实训室采取企业与学校共同管理的方式,由淄博联通派驻三名指导教师常驻校园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学院派驻一名专业教师进行学生管理。这样的模式既方便了企业与学校的沟通,也便于教师对学生业务技能和精神思想两方面同时进行指导和教育。
2.3 实训室管理行为
实训室不仅是一个实训场所,还是一个进行生产实践的工作场所,在管理上要将学校的教学管理转变成完全的企业管理。电话营销实训室按照企业标准制定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安全制度等,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学生进入实训室要求统一着工装,佩戴个人工作牌,上下课打卡等。
3 制度文化建设
实训室制度文化是要求全体教工和实训学生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对规范实训教学秩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保障作用。实训室制度文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实训室的管理制度,有助于营造一个有利于激发人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活力的环境。为了保證电话营销实训室实训教学正常有序的开展,我们结合企业要求和学院实际状况,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内容涉及坐席管理制度、业务管理规定、公共设施管理制度、班会制度、考勤管理制度等,并明确了考核要求,让这些制度与学生的实习成绩挂钩,保证了各项管理制度的约束性。
3.2 安全制度
实训室安全制度是实训室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的电话营销实训室中安装有各类安全标识,包括安全用电标识,安全用水标识,紧急逃生示意图,禁止烟火标识,同时还制定了实训室安全制度,并制成展板张贴上墙。为了增强实训学生的安全意识,我们在实训前期的培训课上和日常的班前会中会反复强调一些安全事项,以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和安全修养,加强学生的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
3.3 学生实习成绩评定标准
为规范电话营销实训室实训学生管理,激发广大实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热情,并且在实训结束时能给每位同学一个客观的成绩评定,我们还制定了学生实习成绩评定标准,从考勤、业绩量化、知识技能水平、录音质检评价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
4 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一种以隐性为主的文化,是实训室文化建设的深层结构,但实训室精神文化的建设也需要借助一些显性因素来进行表达。
4.1 借助标语展板进行表达
在电话营销实训室,我们从专业角度出发,选择和设计了一系列营销格言,如“销售是从被人拒绝开始”、“销售的成败与事前的准备成正比”等,制作成展板悬挂在墙面上;我们还设立营销榜,定期评选营销冠军、优秀团队等,并予以公示和奖励,以此来激励同学们的营销斗志。
4.2 借助丰富精神文化的活动来表达
学生在电话营销实训室实训期间,不仅仅只有简单枯燥的电话外呼,我们会定期开展一些围绕业务内容和营销专业的活动,如演讲比赛、专业技能大赛、营销体验征文活动、营销精英讲座等。
5 实训室引入企业文化
5.1 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
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对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就业与创业具有积极的意义。电话营销实训室将职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教育融入了日常的教学环节,实现实训室环境的企业化,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尽可能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的训练环境,让学生在校园感受企业文化的熏染,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5.2 企业师资的引入
电话营销实训室的校企师资构成比例是1:3,企业师资占到了75%,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企业教师的优势,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日常的实训教学中,企业教师会主动把自己企业培训员工的办法毫无保留地在课堂上直接运用,让学生们在校内实训室就能接受到良好的企业文化的训练,避免了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企业必须再培训的无奈,并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经济成本和精力,使学生变得更受欢迎。
参考文献:
[1]吴强.浅析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教育与职业.2007(6).
[2]李庐.论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内涵[J].宿州学院学报.2007(12).
[3]冯俊.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关键因素[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12).
[4]王俊,薛建荣,王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特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33).
[5]郭家星,屈有安.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
关键词:电话营销实训室文化建设
当前各高职院校之间和专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表面看来是质量的竞争,而本质上其实也是文化的竞争,因此目前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自身校园文化的建设。而专业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子系统,在校园文化生态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训室作为一个专业开展教学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其文化建设也成为一个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实训效果的高低,也关系到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出的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的高低。
教育部[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因此实训室的文化建设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实训文化的建设对形成专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下面结合我院市场营销专业电话营销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实践探讨一下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内容。
我院的电话营销实训室是与中国联通淄博分公司合作共建的一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于2009年6月18日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实训室采用的是山东联通最新投入1000万开发的IP网络外呼平台,共配有100台座席终端、1台主服务器、5台交换设备、100兆的光纤接入。实训室开展的实训项目主要是淄博联通提供的各项基础业务、增值业务、市场调查等业务的电话外呼,可同时承担《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心理学》、《推销实务》、《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的综合技能训练任务。
根据“文化就是反映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样一个基本定义,实训室文化也应该包括从物质层次到精神层次的完整概念,也就是从物质文化到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最后再到精神文化的完整体系。结合电话营销实训室的特点,我们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实训室文化建设,同时还尝试引入企业文化。
1 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一种以显性为主的文化,是指实训室的物质基础、环境布置、物质条件、实训内容等方面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的总和。
1.1 实训环境具有真实性
电话营销实训室的全部硬件设施均由中国联通淄博分公司赞助提供,整个实训场地的建设是模拟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实训室内共配有100台坐席,每台坐席配有显示器、机箱、键盘、鼠标、耳机等工作必备的设施,让学生进入实训室就有一种进入企业工作环境的感觉。
1.2 实训内容规范性和真实性
电话营销实训室开展的实训项目是由中国联通淄博分公司提供的各类业务的电话外呼,实训项目不是简单的模拟,而是真实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在这里实习的内容均是真实的电话营销、电话通知、电话调查等业务,这对于丰富学生的营销经验、提高学生的营销技能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2 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
2.1 学生行为养成
学生在实训活动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是行为文化的重要内容。学生在电话营销实训室实习期间,我们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和考核。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我们按照实训任务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组,并分组考核,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们在工作中协作、沟通的能力。
2.2 实训教师的教育行为
教师的教育行为体现在个人形象、语言表达、行为礼仪等各方面,实训教师在实训教学中的各种行为和语言对学生行为养成、职业技能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电话营销实训室采取企业与学校共同管理的方式,由淄博联通派驻三名指导教师常驻校园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学院派驻一名专业教师进行学生管理。这样的模式既方便了企业与学校的沟通,也便于教师对学生业务技能和精神思想两方面同时进行指导和教育。
2.3 实训室管理行为
实训室不仅是一个实训场所,还是一个进行生产实践的工作场所,在管理上要将学校的教学管理转变成完全的企业管理。电话营销实训室按照企业标准制定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安全制度等,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学生进入实训室要求统一着工装,佩戴个人工作牌,上下课打卡等。
3 制度文化建设
实训室制度文化是要求全体教工和实训学生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对规范实训教学秩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保障作用。实训室制度文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实训室的管理制度,有助于营造一个有利于激发人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活力的环境。为了保證电话营销实训室实训教学正常有序的开展,我们结合企业要求和学院实际状况,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内容涉及坐席管理制度、业务管理规定、公共设施管理制度、班会制度、考勤管理制度等,并明确了考核要求,让这些制度与学生的实习成绩挂钩,保证了各项管理制度的约束性。
3.2 安全制度
实训室安全制度是实训室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的电话营销实训室中安装有各类安全标识,包括安全用电标识,安全用水标识,紧急逃生示意图,禁止烟火标识,同时还制定了实训室安全制度,并制成展板张贴上墙。为了增强实训学生的安全意识,我们在实训前期的培训课上和日常的班前会中会反复强调一些安全事项,以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和安全修养,加强学生的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
3.3 学生实习成绩评定标准
为规范电话营销实训室实训学生管理,激发广大实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热情,并且在实训结束时能给每位同学一个客观的成绩评定,我们还制定了学生实习成绩评定标准,从考勤、业绩量化、知识技能水平、录音质检评价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
4 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一种以隐性为主的文化,是实训室文化建设的深层结构,但实训室精神文化的建设也需要借助一些显性因素来进行表达。
4.1 借助标语展板进行表达
在电话营销实训室,我们从专业角度出发,选择和设计了一系列营销格言,如“销售是从被人拒绝开始”、“销售的成败与事前的准备成正比”等,制作成展板悬挂在墙面上;我们还设立营销榜,定期评选营销冠军、优秀团队等,并予以公示和奖励,以此来激励同学们的营销斗志。
4.2 借助丰富精神文化的活动来表达
学生在电话营销实训室实训期间,不仅仅只有简单枯燥的电话外呼,我们会定期开展一些围绕业务内容和营销专业的活动,如演讲比赛、专业技能大赛、营销体验征文活动、营销精英讲座等。
5 实训室引入企业文化
5.1 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
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对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就业与创业具有积极的意义。电话营销实训室将职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教育融入了日常的教学环节,实现实训室环境的企业化,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尽可能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的训练环境,让学生在校园感受企业文化的熏染,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5.2 企业师资的引入
电话营销实训室的校企师资构成比例是1:3,企业师资占到了75%,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企业教师的优势,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日常的实训教学中,企业教师会主动把自己企业培训员工的办法毫无保留地在课堂上直接运用,让学生们在校内实训室就能接受到良好的企业文化的训练,避免了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企业必须再培训的无奈,并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经济成本和精力,使学生变得更受欢迎。
参考文献:
[1]吴强.浅析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教育与职业.2007(6).
[2]李庐.论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内涵[J].宿州学院学报.2007(12).
[3]冯俊.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关键因素[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12).
[4]王俊,薛建荣,王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特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33).
[5]郭家星,屈有安.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