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形势下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素质培养研究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wojiaren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经济形式下,随着我国对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传播会计知识的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本文就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的现状以及如何优化会计教师素质结构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使高职会计教师适应新经济条件下高职会计教育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素质培养
  在经济全球化如此发达的今天,经济越发达,对会计的需求也就越多。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也就对传播会计知识的高职高专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素质现状
  时至今日,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会计教学改革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填鸭式”教学
  由于会计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综合学科,对会计教学内容的技术性要求就会很高。这就导致大多数情况下,师生的状态处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那么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教师教的口干舌燥,而学生也未必听得进去。这就降低了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学习知识的兴趣,同时也使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会计的氛围不佳。
  1.2 没有采用与时俱进的多媒体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模式
  由于会计课程的理论性过强,这就导致了许多高校的教学手段仍然停留在原始的旧模式中而没有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教学。教学方法也没有实质性变更,这样必然没有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3 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不足。
  大多数的会计教师都是毕业离开一所学校进入另一所学校教学,而会计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没有经过企业实践的会计教师在课堂上只能是照本宣科或者说纸上谈兵,这样的课堂必然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4 教师的知识更新跟不上。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会计法规、准则的相对不完善性导致每年都会对会计领域进行相应的调整,然而高校的会计教师并没有对这些更新的知识进行继续教育的学习,那么必然教师传道授业的知识落后陈旧,这样既不利于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同时也不利于教师的自我完善。这就要求高校的会计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这样才能利于高等职业院校的长期发展。
  2 影响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素质结构的因素
  2.1 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非常少
  学校“双师型”教师为“既拥有教师资格职称又有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现如今,高职院校中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又拥有会计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少之又少;部分教师虽然拥有“双证书”,但所学专业与所教授专业不对口;有些教师拥有“双证书”,专业也对口,但是又没有真正的企业实践经验,只能称为名义上的“双师型”教师,这样就很难保障高职院校中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2.2 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并未参加每年的会计继续教育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都会对相应的会计法规等进行修订,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每年必须参加相应的继续教育,那么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就更应该进行会计知识的不断完善,从而更新相应的课堂教学。
  2.3 会计教师在高职院校中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由于各个高校中都具有和会计相关的专业,导致院校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学规模也相对的不温不火,那么学校对于会计教师的培养也没有那么的重视,很少组织相应的会计教师培训等课程或者到企业实践的机会。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师素质的提升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保证。
  2.4 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现代教育本身就是塑造人的事业,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加之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才,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尤为严格。因此,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会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不计得失,淡泊名利,积极探索创新,才能以自己的职业精神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培养他们的会计职业操守。
  3 优化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师素质结构的策略
  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的素质水平,才能适应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改革和深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就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和会计教师的共同努力。
  3.1 会计教师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提高自身的会计知识储备
  现如今,要想培养适应新时代所需要的会计人才,就必须要提高会计教师自身知识的薄弱环节,了解会计专业的发展趋势,经常阅读与会计专业相关的书籍等,不断的钻研专业会计知识,丰富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同时,也必须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实践中,因为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3.2 提高会计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
  会计学是一门以实践性为目的的应用型学科。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的学生本来应该是实践能力很强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会计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不仅可以理论教学,同时可以指导会计实践教学。
  3.3 学校应当落实“校企合作”的长期合作模式
  由于企业具有的特殊的商业机密、财务机密,所以有关于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并没有真的落实到实处,而且真正的企业并不接受会计教师的挂职或者学生的实习。所以,无论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或者政府部门都应该制定一些明确的条文,给予会计教师和学生实践种种的便利条件,促使真的可以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期合作模式。
  3.4 学校应当引进具有企业经验的会计师或者高级会计师
  由于会计这一专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真正的时间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学校就应该聘请具有企业经验的会计师或者高级会计师来担任学校实训课的兼职教师,让企业人员把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3.5 高职院校会计教师要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会计政策每年都会有所更新,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应该通过科研、论文、专著或者教材等,更新相应的知识结构,跟踪会计专业的学术发展动态,站在会计发展的前沿,这样可以提高会计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可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综上所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当代的职业院校教育归根结底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如何更好的提高会计教师职业素养对于培养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既然是职业教育,那么也是一项技能教育,而会计专业又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做出相应的改变,也要求学校要进行一定的校企合作而也需要有国家及政府相关部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以利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高宏赋.试析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的素质现状及培养途径[J].继续教育,2009(09).
  [2]段悦兰.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素质及培养途径的探讨[J]. 教育园林,2007(07).
  [3]张莉.增强高校会计教师素质 提高会计教学质量[J].科教导刊,2014(08).
  [4]方宝囡.提升中职会计教师素质的有效措施 [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05).
其他文献
“双师型”教师是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首先探讨了对“双师型”教师认定的几种常见标准和一些理解误区。然后提出“双师素质的培养应以教师为本,根据教
介绍了塑封器件的优缺点以及发展情况,针对塑封半导体器件本身在材料、结构和工艺等方面的特点,对塑封器件的失效模式和在试验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探讨,针对塑封器件的温度适应
2013年4月,波兰当代戏剧导演瓦林科夫斯基(Krzysztof Warlikowski)代表作《莎土比亚一非洲故事》(African Tales by Shakespeare)登上了第四十二届香港艺术节,这是波兰戏剧天
上海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为满足我国水库及水电厂等的检测需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立足国内,自行研制成功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简称SYG).SYG的主要技术指标:最大工
采用扁平化的非圆弧拱是目前拱坝设计中兼顾稳定和应力的一种趋向。本文将各种非圆弧拱与圆弧拱的特性进行了比较,发现当拱厚较薄(例如拱厚与拱跨之比
穆藕初先生是爱国实业家、教育家、戏剧活动家。关于穆先生与昆曲之种种,近二十年来已经有了许多文章。1999年,我曾得到戏剧研究所朱建明先生的来信,要我对他发表在《渝州艺
[摘 要] 能力素质模型融合了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它的引入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对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进行了详细分析,为高职院校建立能力素质模型提供了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146-02  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师在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一直起着十分关键的
习语是民族语言文化的结晶,在英语语言中占重要地位。习语的翻译是英语翻译的一个重点。本文在分析英语习语特性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英语习语翻译的方法。 Idioms are the c
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教学秩序的稳定和优良的学风素质,而高职教育的关键在于学生管理。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局限性,学生管理将面临更多的问题与挑战。本文根据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