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ijj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了解青霉素假阳性的原因,提出对策,做为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年1—12月需要做青霉素皮试的150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25例是假阳性。结果:这25例假阳性是由于药物本身原因,操作不当和消毒液等因素所致。结论:临床护士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尽量排除导致假阳性的人为因素,才能降低假阳性率。
  【关键词】青霉素;假阳性;原因;对策
  青霉素药物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抗生素,3%-6%的患者易发生过敏反应乃至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为了安全使用,正确发挥药效,防止过敏反应发生,使用前需做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存在假阳性现象。本文回顾性分析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引起假阳性原因及对策,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取自我院2012年1—12月150例需做青霉素皮试的病员。男性11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60±16岁。
  1.2方法:其操作均由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者执行。各项准备工作无任何特殊(按常规操作程序执行)。
  1.2.1 皮肤试验溶媒的选择 选择中性,等渗液,如0.9%的氯化钠溶液。
  1.2.2 试验液的配制 以每ml含青霉素200-500u的皮内试验液为标准,注入剂量为 20-50u(0.1ml). [1]
  1.2.3 试验方法:确定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于患者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溶液0.1ml(含青霉素20-50u),20分钟后观察,判断并记录试验结果。[1]
  1.2.4试验结果判断阴性:局部皮丘大小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全身 无自觉症状,无不适改变。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1]假阳性:局部皮丘不大,边缘红晕直径大于1cm,呈弥漫性,红晕边缘与正常皮肤交界处模糊。可疑阳性:局部皮丘发红,边缘有红晕,直径在1cm以内,或局部硬结大于1cm,且伴有伪足、痒感或硬结周围有散在小红疹者。[2]
  1.2.5对凡是判断为结果阳性的:53例经解释后由高年资(护师以上)护士操作,并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共同观察。
  2 结果
  53例阳性中,经重做皮内试验后,有25例为阴性,经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后无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导致青霉素假阳性的原因
  3.1.1 药物本身原因引起。
  主要与生产過程中的一些杂质有关。如生产工艺不先进,产品纯度不够,产品的致敏物质引起的变态反应。生产过程的蛋白质杂质也有致敏性。【3】
  3.1.2操作者工作经验不足。穿刺前未排完气,穿刺过深进入肌肉层等。经调查此150例中的25例假阳性者,有1例由具有5年工作经验者操作外,其余24例均是1—2年工作经验的护士操作。
  3.1.3消毒液原因导致。有些消毒液本身对皮肤就有刺激作用,引起皮肤发红,从而影响结果的观察。这25例假阳性中,有12例是因消毒液原因导致,当经再次做对照试验后确定为阴性,病员无任何不适症状,且遵医嘱使用药物后病员痊愈出院。
  3.1.4病人本身的体质差异所致。有些病人皮肤细嫩,对稍有一点刺激的物质均有皮肤发红、皮肤发痒等症状,从而影响效果的观察。
  3.1.5现在的医疗形势所致。由于病人健康意识增强,加上各种新闻媒体对医院,乃至医生、护士工作的负面报道太多,以及医疗事故,导致医护人员说话行事都必须小心谨慎,因此皮试结果不能大胆判断。
  3.2临床护理对策
  3.2.1在临床工作中,坚决执行青霉素现配现用的原则。避免放置过久,溶液溶解后产生青霉烯酸,注入人体后与蛋白质结合成青霉噻唑蛋白和青霉烯酸蛋白而成为全抗原物质引起变态反应。【4】
  3.2.2正确配制皮试液浓度。第15版《新编药物学》规定:各类品种的青霉素类药物皮试液配制均套用青霉素G钠配制法,配制后浓度为300—500ug/ml;【3】对青霉素药物,《基础护理学》规定以每毫升含500u青霉素G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
  3.2.3正确实施皮内试验操作。包括皮内注入深度、剂量、部位;试验结果的判断需两人观察。
  3.2.4操作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有过敏史者禁止做皮试;对食物如鸡蛋,鱼虾有过敏史,应请示医生后再行皮试。
  3.2.5选择正确的部位,利于观察结果准确。取前臂掌侧下段,因该处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此处皮色较淡,如有局部反应易于辨认。【5】
  3.2.6正确选择消毒液。使用的75%酒精均应待消毒液干后再行操作,否则将影响结果;药物过敏试验中不能使用含碘消毒剂。
  3.2.7 加强业务技术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质量。尽可能排除假阳性,为临床提供正确的皮内过敏试验结果。
  4 结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医护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更应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这样,才能让人人得到健康,人人享受健康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等。 《基础护理学》第四版。2006:274—275。
  [2] 管宁,等。医药导报。1993;12(5):227
  [3]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8
  [3] 纪文英 周萍 黄俊珊,《护士进修杂资》第二期。2005:172—173。
  [5] 余爱珍,《基础护理学》第一版。1985:99—100。
  [6] 陈文英,《基础护理学》第三版。1997:163—164。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归纳与分析方法 ,分析了当前对“网络经济”的不同认识与评价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讨论了网络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生产供应、经济技术条件 ,并指出当前中国发展网络
【摘要】目的对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BiPAP呼吸机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鼻导管低流量氧气吸入治疗。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外周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和血氧饱和度的
【摘 要】目的:探讨持续重力滴注肠内营养液在神经外科鼻饲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意分为持续重力滴注肠内营养液(实验组)和间歇推注匀浆饮食鼻饲(对照组),对比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营养评价指标以及腹泻、腹胀、反流误吸、胃潴留、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能保证患者持续稳定的能量供给,提高血清蛋白水平,增强患者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護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月至2013年3月52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量、出血时间、阴道侧切率、软产道裂伤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经个体化护理,观察组在产后出血量、出血时间、产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产后出
【摘 要】目的:评价联合用药在急性脑血栓治疗上的具体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6月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血栓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治疗组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以及舒血宁注射液做联合治疗,观察组使用甘露醇、血塞通以及胞二磷胆碱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100%,观察组的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通过对产后出血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减低产后出血发病率。方法对82例正常分娩发生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并探讨护理措施。结果产后出血率显著降低。结论总结正常分娩产后出血原因,采取及时有效护理措施降低或避免产后出血。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原因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39-01  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是产科常见又严重的并发
【关键词】膀胱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62-02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而在西方其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膀胱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于儿童。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发年龄50-70岁。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面
【摘要】目的在临床实践基础上,观察美沙酮脱毒期间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成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海洛因依赖的100例住院患者,分别检测他们住院时、应用美沙酮脱毒第4天的血压,并仔细地分析这两者的结果。结果这些患者在住院时与应用美沙酮脱毒第4天的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本院收治的这100例海洛因依赖的住院患者
【摘 要】目的:研究营养支持联合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合并营养不良的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支持联合肺康复治疗组,营养支持治疗组、肺康复治疗组。观察上述三组治疗方法对肺功能及六分钟步行距离(6MWT)的影响。结果:治疗16周后,营养支持联合肺康复治疗组的肺功能和6MWT较营养支持治疗组及肺康复治疗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