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52-0034-02
  
  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影响企业潜力充分发挥的内在原因。①中小企业由于技术装备水平低,专业人才缺乏,产品品种单一,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大多数产品技术含量比较低,企业利润率比较低,在遇到经济不景气或经济危机时,难以同大企业抗衡,破产倒闭现象突出。②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信较差,不能向银行提供抵押、质押等担保措施,故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取贷款,可以说融资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大问题。③中小企业缺少行业自律,造成无序竞争,争客户、争订单、相互杀价和彼此挤对的现象较多,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伤了彼此的感情,而且也造成企业间经济利益的损害。④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体制不健全,企业员工的稳定性和劳动技能水平较低,影响了企业效益的提高。⑤有相当部分的企业经营者目光短浅,缺乏创新业、创大业的气魄,从而妨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二,受传统“大而全”、“小而全”体制的制约,中小企业很难通过与大企业的分工协作而促进自身的发展。①中小企业自身在搞“小而全”,盲目追求独立经营,不愿意做“配角”,不切实际、不顾条件地同大企业竞争,以杂牌来对抗名牌,往往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举步维艰,甚至遭到淘汰。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条块分割状况非但没有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又大行其道,形成了分属于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分工协作的严重障碍。
  第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不合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所有制的多元化,我国中小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比重已经很低,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主体。但是,大多数集体企业的产权属于一次性博弈制度,即企业职工同集体企业财产之间的关系是一次性固定下来的,不受企业职工流入和流出的影响。这种封闭性的产权制度,给职工进入或退出企业的行为造成障碍,不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提高。而私营经济一般实行的是家族企业制度,即企业以家庭或家族为经营单位,企业主要职务由家族成员担任,经营决策集中于企业主,企业行为主要以伦理道德规范来替代经济行为规范的制度。但是,家族企业制度注定是与小生产或小规模经营相伴而生的,它不适于企业规模扩大后的经营管理的需要,限制了规模较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第四,外部政策环境歧视中小企业的发展。①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实行向大企业倾斜的政策。这种政策尽管在近年来有所改变,但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特别是国家在现阶段仍然在大规模地实行对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由于中小企业一般都是非国有企业,自然就享受不到这些优惠政策。例如,近年来国家实行的国有企业债转股政策就根本与中小企业无缘。②政府在资金、技术、信息、财政等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比较少,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③资本市场的发展歧视中小企业,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2 中小企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第一,加强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促进城乡工业之间,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组织机构。要通过产业政策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发展,放宽中小企业进入的领域与行业,促使中小企业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联”之路,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中小企业必须抓住历史的机遇,通过与大企业的合作,以小补大、以小搞活、以专补缺、以专配套和以精取胜来获得发展。
  第二,加大中小企业的技改投入,形成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以其创造性的构思和市场成功实践为基本特征的层次性技术经济活动的综合全过程,它由新设想的产生、研究与开发、中间试验、商业化生产、市场销售与扩散等一系列环节构成。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诸方面:①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的创立和改进。②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③新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发明和应用。④新需求与新市场的开拓和占领。
  第三,中小企业必须进行“二次”制度创新。如果说中小企业所有制多元化和国有中小企业改制是中小企业第一次制度创新的话,目前以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需要进行“二次”制度创新,即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自身的制度创新。①澄清集体企业同地方政府的产权关系,确保集体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②通过实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对集体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改造,明晰企业内部的产权边界。③对于有发展前途、规模不断扩大的集体企业可以改造为集体经济成分控股的股份公司。对于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来说,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家族企业制度,实行社会化的产权和管理制度。
  第四,建立和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主要措施包括:①加强并完善扶持中小企业的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小企业的专门法律,标志着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开始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强领导,明确工作重点,积极、稳妥、有序地贯彻实施好《中小企业促进法》,依法推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②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广泛吸纳民间资金的进入,尽快扩大信用担保资金的规模,建立国家和非国有单位共同出资的商业化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运营体系,提高信用担保资金的使用效率。③建立中小企业服务支持体系,从管理咨询、人才培训、信息支持、对外合作、资金融通、信用建设等方面开展对中小企业的公益性、扶持性的综合服务。④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扶持。规范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与各项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中小企业在自身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必然的。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问题出现后我们却不敢面对,甚至采取回避的态度,而应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拓宽融资渠道、资金政策支持、加大技改投入、制度创新等方面着手研究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问题的对策。
  
  参考文献:
  [1]罗江.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J].经济问题探索,2001(5).
  [2]张政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创新政策制度环境[J].中国诚信,2005(10).
  [3]张继刚.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6).
  
  [作者简介]李得法(1980—),男,安徽安庆人,经济师职称,现就职于河南省核工业地质局。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正当防卫作为我国刑法上法定的违法阻却事由,其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有的发挥,甚至在防卫限度上存在被人为压缩的趋势。针对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与司法实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推动商务互动逐渐实现网络化,尤其是在一系列线上支付工具和物流产业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推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开始转变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兴起,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新型的交流沟通平台,同时也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抓住机遇,建设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拓宽思路,
清代英雄传奇小说皆在不同程度上脱胎于民间说书艺人的“说本”,其人物塑造、战争描写、情节建构,以及不同说部之间的文体融混和情节模式、诗词赋赞的套用,等等,都明显地展现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