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自我学习的方向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必须有一批忠诚教育事业、学识广博、治学严谨、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当我们走上教师岗位,就要不断充实学识、提高能力,在教师这个行业中作出更多贡献,就要在教学岗位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等不仅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再学习能力,继续教育的量化考核是对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督促。“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个人境界上进行自我提升。
  关键词: 品德 学识 境界
  1.树立良好品德
  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文明和进步的载体,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和黏合剂,使不同文化的群体、不同信仰的民族之间相互敬重、求同存异、和谐相处。我国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然而收获甚微,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倡导的道德体系无法传递下去的重要原因是部分道德的倡导者或者权威机构并不饯行倡导的价值观,而是一味要求广大人民,一旦倡导者言行不一的行为被社会舆论广泛传播,就会导致人们失去对这种道德价值观的认可。要想重树这种价值观,教师任重而道远。
  遵守社会公德。以文明礼让为表、以遵纪守法为里、以爱护公物为善、以保护环境为美,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处处展现现代人的良好文明素养。黑格尔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学生总是把教师看做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人格感染学生,以博大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正如巴尔扎克所说“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活原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
  坚守教师职业道德。无论从事什么专业的教学工作,拥有良好的师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标榜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同学们的三观。教师在学生心中的“示范性”,学生对教师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灵和精神成长过程中占有无法估计的分量。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和传播者,更是学生道德意识重要的建立者,因此,教师不是简单的说教,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
  2.增长学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优秀的老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随着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知识的获取方式已经多元化,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开阔观察视野,拓宽学习领域。在社会课程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既要过硬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育方法,更要“精深”自己专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学识的浅薄和知识储备的缺失,导致授课捉襟见肘、一筹莫展。“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想要给学生一杯水,就要备一桶水。即要对自己教授课程领域的知识体系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与掌握,同时,相邻学科要触类旁通,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学习,才能更深刻地领悟教育的内涵和价值。拓宽知识宽度,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学习和积累。
  3.提升个人境界
  努力提升个人形象,小学高年级就已经有人开始谈论老师的形象,随着年龄增长,初高中生对教师外在形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衣着、发式的变化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情绪,还会影响学生行为。教学中涉及仪容仪表的内容,教师本身合体又不失时尚的着装,优雅而得体的举止,工整而清晰的板书,善意而温暖的笑容,会让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心境,对学生审美标准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会让自己安静下来。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脾气暴躁,心情烦躁,做事浮躁,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很多人认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获得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友,参加聚会,寻找成功捷径。静和动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清是浊的根源,静是动的基础,人生的智慧成长需要从安静心灵深处拔掉自己浮躁的幼芽。诸葛亮說:“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通过古人的文字可以看出,安静是一种“人生境界”,让自己“静”的方法应该挺多,只要有静的思想,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让自己的心沉下来,就“静”下来了。当我们上完一天课程疲惫不堪时,当我们遇到挫折心灰意冷时,当我们因某种小小成就自我膨胀时,不妨静下来,放下心中的执著。静,不一定要面对青灯古佛修行,只要心无旁骛,时时处处潜下心来,保持心性的纯正与恬静,保持正念,给自己留有足够时间思考和品味。
  学会接受学生,接受环境,接纳自己。懂得赞美他人,降低对别人的要求,因为欣赏每个人我们就是天使,挑剔每个人我们就是恶魔。教学过程中,合理发展自己,适时调整自己,让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让课程成为学生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白昱.CCTV高端财经互动对话节目《创业天使》[R].2012-6.
  [2]王蒙.老子的帮助[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11:173.261.
其他文献
摘 要: 核心概念在学科中处于中心位置,在教学中起到主线作用。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核心概念的不同类型,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也有所差异。  关键词: 核心概念 学生认知特点 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内容标准明确提出:核心概念是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知识[1]。生物学核心概念可以分为四类:构成型概念用来概括生物体的构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一个完全主动学习情境可以说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兴趣,才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线教师所关心和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希望能为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1.通过人文因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1提高教师自身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 
摘 要: 随着活动探究法得到广泛赞誉,传统的讲授法不断被批判,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领域悄悄形成两股力量的对拒,一股支持活动探究法,一股支持讲授法。本文从两者平衡角度客观分析两种教学方法的关系,对如何合理运用活动探究法和讲授法提出建议和策略,为纠正在教学观上存在的认识误区提供参考依据,为真正理解教改目标扫清障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 两种教学观 博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
摘 要: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二者的矛盾成为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二者存在的问题、矛盾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解决矛盾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 科研 矛盾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也是高校教师工作的主要两个方面。现今,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已成为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尽管我们普遍认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真
摘 要: 工程认证背景下,淮海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加强校企合作,逐步建立起以培养“有技术、懂经济、明法律、会管理”的彰显化工安全特色的安全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  自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安全科学与工程”新
摘 要: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为高校人才培养作贡献。户外拓展活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利于学生干部培养,更利于班级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增强。通过开展拓展活动,观察学生实践中的表现,分析并归纳活动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作用,进一步为各高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户外拓展 学生管理 思想政治 心理健康  高校以人才培养为重心,将教育与管理相结
摘 要: 高职教育要想培养出质量合格的人才,必须重视德育工作。然而从目前来看,高职德育工作依旧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方法,不利于高职生的德育养成。新时期完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德育工作 现状 对策  一、引言  如今,高职教育已经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复合型劳动者,这样
摘 要: 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立足于西藏的特殊情况,针对实际工作中面临的现状和问题,以问卷调查、平时观察和访谈、走访其他高校、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专家咨询等方式,就西藏高校辅导员如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议题展开探索和研究,对西藏高校辅导员更好地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提出建议。  关键词: 西藏高校辅导员 引领 健康成长  西藏高校和内地高校一样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
摘 要: 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中的总结性实践教学,对培养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高校教学过程中,存在影响毕业设计工作质量的因素。本文结合当前形势,具体分析当前高校理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为提高理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理工科 本科毕业设计 质量管理 问题与对策  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毕业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实践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