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民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从结合流行要素,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讲述当地故事,助力了解民歌内涵;结合特色活动,创建演唱民歌场景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民歌;初中音乐;兴趣;故事;特色活动
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了解传统民歌中的内容,能有效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于学生民族自信心的提升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当然,就民歌传承角度而言,现如今很多的民歌都处在失传的边缘,如何传承民歌成为了许多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将民歌和初中音乐的教学结合起来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也为民歌的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民歌的传唱也会遇到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难以与学生进行共鸣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更好地渗透民歌成为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结合流行要素,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兴趣作为相关认知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效率有着更加巨大的影响。日常课堂中发现,在民歌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对民歌都是不感兴趣的,这对于学生有效地学习民歌是相当不利的。任何事物都不能一成不变、固步自封,要让民歌得以有效传唱,采取更有效的方法进行民歌的教学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教师在民歌的教学中,尤其是在情境导入这一激趣环节融入学生们喜爱的流行音乐、流行文化的要素,切实提高学生对民歌的好奇心理,为民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广泛传唱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丝路驼铃》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阮”这一乐器为引,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阮这一乐器与现代音乐的结合。如教师可以播放以阮演奏的动画插曲《伊莎贝拉之歌》。而搭配热门的动画素材,教师能让学生有效了解阮這一乐器的魅力。在播放之后,教师就可以询问:“你们知道演奏这一音乐的乐器是什么吗?它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呢?又有什么样的特色呢?”由于所选的素材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相当积极。在学生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老师顺势讲解乐曲描绘的情景,并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风格和西域风情,从而很自然地导入到《丝路驼铃》的学习中。这样,通过与流行音乐、流行文化结合,教师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为之后的高效探究活动作好了铺垫。
二、讲述当地故事,助力了解民歌内涵
民歌教学的一大目标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民歌中所蕴含的音乐知识,还需要让学生了解民歌所蕴含的感情。作为乡土区域传唱的歌曲,民歌情感质朴,很多民歌中直接蕴含着故事。而这些故事不仅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民歌所蕴含的感情,还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兴趣。故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在民歌学习之前,教师可以以合适的方法展示民歌中的故事,助力学生了解民歌内涵,让学生能在后续的学习中更深刻地感悟并表现民歌的感情。
例如在《嘎达梅林》和《化蝶》这两首民歌的学习中,教师即可以讲解相应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在学生充分了解了故事之后,教师再播放与民歌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这样,通过对当地人民所解读故事的了解,教师有效助力学生了解了民歌内涵,让学生有效体会到了当地人民在民歌演唱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学习民歌的时候更加顺利。
三、结合特色活动,创建演唱民歌场景
实践是知识学习的目的,要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有效渗透民歌教学,单单让学生了解民歌是不够的,还需要构建一定的演唱活动。但在过去,学生的民歌演唱活动集中在课上,普遍积极性不高。实际上,民歌的传唱多与当地的文化和节日相关,而在节日中,有着相当好的民歌演唱氛围,这也为教师开展与民歌相关的活动提供了条件。故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根据民歌选择节日构建传唱活动,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演唱民歌的场景。
例如在泼水节,教师就可以开展西南民歌的演唱比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泼水节的习俗和意义,通过视频播放泼水节的热闹场面,让学生代入到泼水节这一节日的氛围中。而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人数合适的小组,让学生小组选择合适的歌曲,以合适的方式进行演唱——既可以合唱,又可以对唱,当然也可以配以相应的动作、舞蹈进行演唱。在比赛之后,教师还可以向表现较好的学生小组颁发优胜的纪念品或者奖状以激励学生。这样,结合民族节日开展相应的活动,教师有效为学生创建了演唱民歌的场景,这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民歌、传唱民歌有着巨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民歌入校园对民歌的传承以及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全面提升有着巨大的作用。而在初中音乐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民歌和流行音乐、流行文化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兴趣,以歌曲中故事的讲述助力学生了解民歌内涵,并结合民歌所在地的习俗为学生搭建演唱的场景。只有让学生主动地、深入地且以实践方法有效学习民歌,教师才能真正地将民歌教学渗透到初中音乐的教学中,让民歌得以更好地流传,在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同时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青.山西民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2]杨静微.双江县布朗族民歌引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可行性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关键词:民歌;初中音乐;兴趣;故事;特色活动
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了解传统民歌中的内容,能有效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于学生民族自信心的提升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当然,就民歌传承角度而言,现如今很多的民歌都处在失传的边缘,如何传承民歌成为了许多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将民歌和初中音乐的教学结合起来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也为民歌的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民歌的传唱也会遇到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难以与学生进行共鸣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更好地渗透民歌成为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结合流行要素,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兴趣作为相关认知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效率有着更加巨大的影响。日常课堂中发现,在民歌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对民歌都是不感兴趣的,这对于学生有效地学习民歌是相当不利的。任何事物都不能一成不变、固步自封,要让民歌得以有效传唱,采取更有效的方法进行民歌的教学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教师在民歌的教学中,尤其是在情境导入这一激趣环节融入学生们喜爱的流行音乐、流行文化的要素,切实提高学生对民歌的好奇心理,为民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广泛传唱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丝路驼铃》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阮”这一乐器为引,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阮这一乐器与现代音乐的结合。如教师可以播放以阮演奏的动画插曲《伊莎贝拉之歌》。而搭配热门的动画素材,教师能让学生有效了解阮這一乐器的魅力。在播放之后,教师就可以询问:“你们知道演奏这一音乐的乐器是什么吗?它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呢?又有什么样的特色呢?”由于所选的素材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相当积极。在学生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老师顺势讲解乐曲描绘的情景,并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风格和西域风情,从而很自然地导入到《丝路驼铃》的学习中。这样,通过与流行音乐、流行文化结合,教师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为之后的高效探究活动作好了铺垫。
二、讲述当地故事,助力了解民歌内涵
民歌教学的一大目标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民歌中所蕴含的音乐知识,还需要让学生了解民歌所蕴含的感情。作为乡土区域传唱的歌曲,民歌情感质朴,很多民歌中直接蕴含着故事。而这些故事不仅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民歌所蕴含的感情,还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兴趣。故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在民歌学习之前,教师可以以合适的方法展示民歌中的故事,助力学生了解民歌内涵,让学生能在后续的学习中更深刻地感悟并表现民歌的感情。
例如在《嘎达梅林》和《化蝶》这两首民歌的学习中,教师即可以讲解相应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在学生充分了解了故事之后,教师再播放与民歌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这样,通过对当地人民所解读故事的了解,教师有效助力学生了解了民歌内涵,让学生有效体会到了当地人民在民歌演唱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学习民歌的时候更加顺利。
三、结合特色活动,创建演唱民歌场景
实践是知识学习的目的,要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有效渗透民歌教学,单单让学生了解民歌是不够的,还需要构建一定的演唱活动。但在过去,学生的民歌演唱活动集中在课上,普遍积极性不高。实际上,民歌的传唱多与当地的文化和节日相关,而在节日中,有着相当好的民歌演唱氛围,这也为教师开展与民歌相关的活动提供了条件。故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根据民歌选择节日构建传唱活动,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演唱民歌的场景。
例如在泼水节,教师就可以开展西南民歌的演唱比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泼水节的习俗和意义,通过视频播放泼水节的热闹场面,让学生代入到泼水节这一节日的氛围中。而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人数合适的小组,让学生小组选择合适的歌曲,以合适的方式进行演唱——既可以合唱,又可以对唱,当然也可以配以相应的动作、舞蹈进行演唱。在比赛之后,教师还可以向表现较好的学生小组颁发优胜的纪念品或者奖状以激励学生。这样,结合民族节日开展相应的活动,教师有效为学生创建了演唱民歌的场景,这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民歌、传唱民歌有着巨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民歌入校园对民歌的传承以及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全面提升有着巨大的作用。而在初中音乐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民歌和流行音乐、流行文化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兴趣,以歌曲中故事的讲述助力学生了解民歌内涵,并结合民歌所在地的习俗为学生搭建演唱的场景。只有让学生主动地、深入地且以实践方法有效学习民歌,教师才能真正地将民歌教学渗透到初中音乐的教学中,让民歌得以更好地流传,在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同时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青.山西民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2]杨静微.双江县布朗族民歌引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可行性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