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42例焦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运用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亲情护理方法,从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为(6.91±2.54)、对照组的焦虏评分为(1.131±2.80)。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43%。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情护理能使患者的焦虑症状大幅度降低,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焦虑症;亲情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6-01844)1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患有焦虑症的人数逐年增多,此种病症的出现与患者长期服用药物有很大关联,在严重的情况下,将会出现自杀的倾向。医学上,亲情护理方法具有良好的护理干预效果。现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42例焦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42例焦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男11例,女20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44.7±1.8)岁,实验组男16例,女5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44.5±1.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即护理人员使患者的病房环境较为安静,具有良好的休息质量,并且使其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将病人的注意力全面分散。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亲情护理方法,护理人员会对病房环境实施管理,使病房环境舒适整洁,同时,每天打扫病房环境,适当开窗通风与消毒,运用的消毒剂气味较小,并且在患者房间放置花草树木、鱼缸。同时,护理人员在对每一名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全面考量的情况下,会与患者主动交流,了解其最新的心情变化趋势,使患者心情获得最大程度的放松。此外,护理人员士会使患者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使病人摄入的营养较为均衡,并且护理人员会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及娱乐护理,在运用座谈会等方法的情况下,向病人宣传此种病症的具体特点,使患者对待此种病症具有良好的心态,并且使患者进行打牌等娱乐活动,使病人的心理障碍显著消除。
1.3判断标准
在借助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情况下,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进行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施全面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l6.0软件对数据实施统计与分析,并运用x2进行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的比较:
通过实验可知,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戶<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通过实验可知,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于焦虑症患者而言,护理人员会运用亲情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其会将患者视作自己的亲人一般,运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实施全面护理,进而患者的出院时间将会提前,对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在本次进行回顾性分析的过程中,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心情與外界环境具有重大的关联,良好的病房环境能使病人的心态较为平和,因此,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交流其感兴趣的话题,便能够使患者的注意力全面分散,病人将会具有满足感,同时,患者治疗进程将提前,出现不良情绪概率会显著降低,病人会积极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具有较大的依从性。然而部分病人对焦虑症不具有良好的认识态度,护士应对其实施全面的健康宣教,使其掌握调节心态的方法,具有战胜病魔的信念,心理状态较为良好,认识到焦虑症的具体特点。
综上所述,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干预效果,此种方法能使患者的焦虑症状大幅度降低,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医生与病人具有良好的相处氛围,因此,亲情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焦虑症;亲情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6-01844)1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患有焦虑症的人数逐年增多,此种病症的出现与患者长期服用药物有很大关联,在严重的情况下,将会出现自杀的倾向。医学上,亲情护理方法具有良好的护理干预效果。现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42例焦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42例焦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男11例,女20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44.7±1.8)岁,实验组男16例,女5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44.5±1.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即护理人员使患者的病房环境较为安静,具有良好的休息质量,并且使其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将病人的注意力全面分散。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亲情护理方法,护理人员会对病房环境实施管理,使病房环境舒适整洁,同时,每天打扫病房环境,适当开窗通风与消毒,运用的消毒剂气味较小,并且在患者房间放置花草树木、鱼缸。同时,护理人员在对每一名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全面考量的情况下,会与患者主动交流,了解其最新的心情变化趋势,使患者心情获得最大程度的放松。此外,护理人员士会使患者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使病人摄入的营养较为均衡,并且护理人员会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及娱乐护理,在运用座谈会等方法的情况下,向病人宣传此种病症的具体特点,使患者对待此种病症具有良好的心态,并且使患者进行打牌等娱乐活动,使病人的心理障碍显著消除。
1.3判断标准
在借助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情况下,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进行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施全面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l6.0软件对数据实施统计与分析,并运用x2进行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的比较:
通过实验可知,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戶<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通过实验可知,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于焦虑症患者而言,护理人员会运用亲情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其会将患者视作自己的亲人一般,运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实施全面护理,进而患者的出院时间将会提前,对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在本次进行回顾性分析的过程中,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心情與外界环境具有重大的关联,良好的病房环境能使病人的心态较为平和,因此,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交流其感兴趣的话题,便能够使患者的注意力全面分散,病人将会具有满足感,同时,患者治疗进程将提前,出现不良情绪概率会显著降低,病人会积极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具有较大的依从性。然而部分病人对焦虑症不具有良好的认识态度,护士应对其实施全面的健康宣教,使其掌握调节心态的方法,具有战胜病魔的信念,心理状态较为良好,认识到焦虑症的具体特点。
综上所述,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干预效果,此种方法能使患者的焦虑症状大幅度降低,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医生与病人具有良好的相处氛围,因此,亲情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