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3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42例焦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运用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亲情护理方法,从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为(6.91±2.54)、对照组的焦虏评分为(1.131±2.80)。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43%。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情护理能使患者的焦虑症状大幅度降低,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焦虑症;亲情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6-01844)1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患有焦虑症的人数逐年增多,此种病症的出现与患者长期服用药物有很大关联,在严重的情况下,将会出现自杀的倾向。医学上,亲情护理方法具有良好的护理干预效果。现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42例焦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42例焦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男11例,女20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44.7±1.8)岁,实验组男16例,女5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44.5±1.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即护理人员使患者的病房环境较为安静,具有良好的休息质量,并且使其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将病人的注意力全面分散。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亲情护理方法,护理人员会对病房环境实施管理,使病房环境舒适整洁,同时,每天打扫病房环境,适当开窗通风与消毒,运用的消毒剂气味较小,并且在患者房间放置花草树木、鱼缸。同时,护理人员在对每一名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全面考量的情况下,会与患者主动交流,了解其最新的心情变化趋势,使患者心情获得最大程度的放松。此外,护理人员士会使患者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使病人摄入的营养较为均衡,并且护理人员会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及娱乐护理,在运用座谈会等方法的情况下,向病人宣传此种病症的具体特点,使患者对待此种病症具有良好的心态,并且使患者进行打牌等娱乐活动,使病人的心理障碍显著消除。
  1.3判断标准
  在借助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情况下,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进行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施全面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l6.0软件对数据实施统计与分析,并运用x2进行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的比较:
  通过实验可知,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戶<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通过实验可知,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于焦虑症患者而言,护理人员会运用亲情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其会将患者视作自己的亲人一般,运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实施全面护理,进而患者的出院时间将会提前,对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在本次进行回顾性分析的过程中,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心情與外界环境具有重大的关联,良好的病房环境能使病人的心态较为平和,因此,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交流其感兴趣的话题,便能够使患者的注意力全面分散,病人将会具有满足感,同时,患者治疗进程将提前,出现不良情绪概率会显著降低,病人会积极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具有较大的依从性。然而部分病人对焦虑症不具有良好的认识态度,护士应对其实施全面的健康宣教,使其掌握调节心态的方法,具有战胜病魔的信念,心理状态较为良好,认识到焦虑症的具体特点。
  综上所述,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干预效果,此种方法能使患者的焦虑症状大幅度降低,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医生与病人具有良好的相处氛围,因此,亲情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收治的50例胸外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结果:护理后,在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方面相比较,观察组优于参照组(P  [关键词]糖尿病;胸外肿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3-0
摘要:目的:对于清胃活血汤和泮托拉唑钠配合治疗急性胃炎的具体方法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我们医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接诊的急性胃炎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病人通过数字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泮托拉唑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清胃活血汤,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病人接受治疗之后的临床总体有效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人接受治疗之后的
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测试手段,对溶液中合成的喹哪啶酸合铕(Eu-qina)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且将溶胶援胶法合成出的Eu-qina/SiO2杂化发光材料,与溶
【摘要】目的:觀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科拔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7例拔牙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拔牙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拔牙患者对比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疼痛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可对比。本次观察均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A组与B组拔牙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
【摘要】目的:观察碳酸铝镁片与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消化道溃疡患者6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取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碳酸铝镁片、兰索拉唑及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 6周的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采
目的:研究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的老年患者护理方法,以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