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参与直肠癌术后饮食护理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

来源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sh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患者参与直肠癌术后饮食护理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

选择8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由患者参与术后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外营养供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排便功能评分、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蛋白(TP)、体质量指数(BMI)、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外营养供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排便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PA、ALB、TP及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较术前无变化(P>0.05),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PA、ALB、TP及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64%,低于对照组31.82%(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4.08±2.31)分,高于对照组的(81.28±2.05)分(P<0.05)。

结论

患者参与直肠癌术后饮食护理可充分利用患者喜好促进患者术后的进食量,补充所需营养,加速术后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提倡。

其他文献
急性胃黏膜损伤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或胃黏膜接触某些物质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糜烂和出血的统称。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本文采用间苯三酚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损伤38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本院自2009年3~6月急性胃黏膜损伤患者80例(男60例,女20例),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其中药物引起的8例,乙醇引起的24例,其他原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少见肿瘤,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1%~3%.其生物学行为具有高度侵袭性,绝大多数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在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中均可出现.近年随着器官移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及各种先天免疫缺陷病的增加,发病率迅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