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急性肺损伤CD11b表达与纤维蛋白原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x168jxx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急性肺损伤(ALI)患儿粒细胞表面CD11b表达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性休克ALI(观察组)患儿25例中性粒细胞CD11b与纤维蛋白原,并与对照组18例和正常组20例比较.结果在急性期、恢复期,观察组中性粒细胞CD11b,与对照组和正常组比较,P<0.05.ALI患者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其均值(5.15±1.02)q/L,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3.50 q/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CD11b与纤维蛋白原参与感染性休克ALI病理发展过程,表达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肺损伤发展的重要指标.提示给予纤溶治疗可作为一种提高疗效的尝试。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以急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以急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的AMI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所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探讨AMI时发生急性肺水肿的机制.结果44例中,29例(65.9%)为无痛性梗死;32例(72.7%)为急性非透壁性梗死,7例并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LV
目的 探讨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预防、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胆手术后致胆瘘28例.结果保守治疗15例治愈,死亡1例,其中转手术治疗1例;手术治疗11例和内镜治疗2例均治愈.结论 胆瘘发生除患者自身的因素之外,也与解剖变异、术者操作不仔细和技术欠佳有关.预防应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着手,根据病情变化选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内镜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常见而严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目的 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及死亡原因.方法 对住院的58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患者中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40例,死亡24例,病死率41.4%.结论 58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合并脏器衰竭数目愈多,痛死率愈高。
目的 探讨硫普罗宁预防化疗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方法 将74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化疗加组35例(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39例(对照组),均于化疗前后分别测定肝功能.结果 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4例(11.4%),对照组ALT升高15例(38.5%),WHO标准Ⅲ/Ⅳ级肝功能损伤,治疗组1例(2.9%),对照组8例(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普罗宁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的降压疗效及对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厄贝沙坦150 mg/d,B组口服厄贝沙坦300 me/d,C组口服氨氯地平5 mg/d,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及肝肾功能.结果3组治疗后血压都明显下降,A组和B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下降(P<0.05或P<0.01),C组治疗后尿微量蛋白虽有下降,但差异
目的 认识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减少低血糖症的误诊率.方法 选择38例血糖≤2.8 mmol/L,具有神经系统体征的病人,观察纠正其低血糖前后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结果 38例中32例症状缓解,1例感染,1例确诊为胰岛细胞瘤转外科手术治疗,4例遗留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38例患者均系低血糖症,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