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开设瑜伽的意义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k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瑜伽作为一项古老而又新兴的运动,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其特有的瑜伽姿势和冥想书来获得身、心、智的和谐统一。在高校开设瑜伽课不但可以丰富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理念和体育素质。
  关键词 瑜伽 高校 体育教学
  瑜伽——意为结合、相应、心的统一等。它的含义是把精神和肉体结合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其目的在于掌握独特姿势,促使肢体肌肉及肌腱、韧带产生张力与紧张放松的自我感觉,再配合呼吸调息进而促进个体心理、生理健康。近年来,我国相继成立了一些瑜伽健身俱乐部。同时许多高校也开设了各种瑜伽学习班,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最终达到身心合一。高校开设瑜伽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
  一、瑜伽的概述
  (一)瑜伽的概念
  瑜伽是指通过体位法,身体的操作,呼吸训练,身心调节及意识冥想的引导来达到身心合一的最高境界。通过感官与有意识的呼吸相配合来实现对身体的控制,不仅对人体的肌肉和骨骼的锻炼有益,而且能强化人们的神经系统,同时还可以调节人的情绪。
  (二)瑜伽的特点
  首先,瑜伽是一种最具有综合力的锻炼项目,它不仅适用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而且也适应于不同身体条件和环境的人群,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次,瑜伽必须在优雅安静的环境中练习,是使身心沉浸在一种高贵典雅的宁静状态中的健身运动项目。最后,瑜伽不仅可以练体、智、心,而且对强化人体内脏功效,平衡各系统之间的优化配合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所以,瑜伽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经济型身体锻炼方法之一。
  二、高校开设瑜伽课的意义
  瑜伽是一种非常好的减压、减负、舒放、身心的锻炼方式。在轻松优美的音乐中自由地呼吸尽情地伸展肢体,使身体和心灵达到完美的统一。瑜伽对生理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一)瑜伽能够稳定自主神经,减低压力与消除精神紧张,达到心理安定、情绪增进的效果。进行瑜伽活动可使个体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有助于身体健康。瑜伽也可以通过呼吸和伸展的方法来调节人的情绪,解除学生因学习生活节奏快而带来的紧张压力。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瑜伽可以完善人体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瑜伽可使心神平静,以保证积极旺盛的生命力。瑜伽课程能使练习者进入无忧无虑、心情平静愉悦的状态,增强生命耐力。
  (二)瑜伽具有健美身材、塑造均匀体形和美容的功效。健美的身材和良好的体形是学生所向往和追求的。瑜伽不同于其他健身项目,它以独有的静感来达到健身塑形的效果。
  (三)瑜伽运动对心肺功能具有积极的效果。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全力吸气后所呼出的最大气量,是反映呼吸机能的指标,瑜伽训练使肺活量有显著性差异。在瑜伽形体训练中,它主要强调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结合,尤其是腹式呼吸,在训练初期,让学生掌握正确呼吸法,使呼吸器官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进而使人体的肺功能得到改善,促进肺活量的提高。
  (四)瑜伽能够祛病强身,调节体内环境预防慢性病的发生。瑜伽练习对一个人的肌肉系统、精神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都非常有益,是一种非常适合现代健身观念的练习手段。瑜伽的各种姿态配合正确的呼吸方式,达到按摩体内各个器官。瑜伽还具有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这对抵御疾病是特别有利的。高校学生承受着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多方面的精神压力,许多学生生活不规律导致消化系统等疾病,练习瑜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免疫力,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三、瑜伽对心理的作用
  (一)稳定情绪、平和心态
  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生活紧张忙碌,造成许多大学生出现心理困惑、烦躁多虑。瑜伽则会放松心情、改变心境、舒缓压力、比较乐观、领悟宁静,心智情绪会呈现积极状态。练习者在静坐冥想中可以增加定力,帮助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对处于激烈竞争的今天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二)增强自信心
  瑜伽很多动作都属于技巧性的,每次练习时意志比上次多集中一些,逐渐达到自己的极限,开发自己的潜能。这样学生在每次进步的时候都能体会到自信和满足。
  四、对高校开设瑜伽课的建议
  现在,虽然瑜伽已经开始走进高校,但一般只是开设瑜伽培训班,还没有能真正进入学校的课堂,并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和对健康健美的追求,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一)教学中只是把瑜伽的动作机械地教给学生,学生没有更深层次地去体会瑜伽带给人的身心和谐统一的作用,这种现状与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很不协调。
  (二)要掌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特点,提高瑜伽课的教学质量。教师要积极引导,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人生观,使他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三)要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来组织教学内容。所以,瑜伽教学内容既要满足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要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
  (四)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营造优良的练习环境。练习瑜伽宜在安静、通风良好的地方,不要在大风、寒冷或不洁的、有烟味的空气中练习。
  参考文献:
  [1] 林敏.清心瑜伽[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 深崛真由美,沈洁.魅力美丽瑜伽时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 范寻.瑜伽体系的特点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4.
  [4] 邱服冰.论瑜伽及其心理生理功能[J].山东体育学院报.2004.
  [5] 金曼,李峰.瑜伽呼吸法对呼吸系统的保健康复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由于篮球运动的参与人数众多,而且篮球运动本身具有的高空争夺,拼抢激烈凶悍,攻防转换速度快等特性,所以在运动中难免会出现运动损伤。本文对篮球运动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以避免或减少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 篮球运动 运动损伤 损伤原因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研究了网球运动过程中蛋白质补充的相关知识。首先,对参与网球运动的不同人群的蛋白质营养补充知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之后,从网球运动过程中的供能角度,来陈述网球运动项目的蛋白质的营养补充相关知识;最后,为网球运动员的蛋白质营养补充提出建议。  关键词 网球运动 蛋白质 营养补充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2  摘 要 打造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笔者结合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掌握的有关理论知识,查阅相关文献,阐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就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高效性进行探究,提出新课标下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等,旨在创新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进行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体育舞蹈是一种高雅的文体活动,它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是一项陶冶情操和锻炼体魄的运动项目,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舞蹈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和影响赛前状态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与赛前调整法。以期对体育舞蹈运动员在比赛中起到帮助作用。  关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2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以人为本”的涵义和提出进行考证和辨析。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和发展学生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针对“以人为本”在高校体操普修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中的发展进行分析,为高校体操普修课程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体操 体操普修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2  摘 要 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论述了非智力因素概念以及非智力因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并针对所述内容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途径,为以后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实施“2+1项目”,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而逐步推进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本文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与“2+1项目”相结合,使“2+1项目”与学校日常的体育、艺术工作相融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加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方面起到了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2  摘 要 健美操教学方法作为健美操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机的一环,其应用是否合理恰当、是否灵活科学,会对健美操教学的质量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所以,一直是广大健美操教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健美操教学方法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健美操教学方法的概念,然后又在此基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在羽毛球运动中,手感这个词既是抽象的,但又有其深刻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训练和比赛的印证和启示,它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且已经成为选材的主要条件和训练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今天,尽管手感问题已被大多数人所重视,但在科研方面还很少人间津,我国网球界对手感的训练和研究也还没有科学化、系统化。手感因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