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化在平面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民族化是平面設计中非常热门的研究话题。平面设计民族化可以传递传承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还可以体现出我国平面设计的独特性。但是目前平面设计的民族化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原有的文化正在逐渐丧失,缺乏由传统文化向创新意识的消化转化通道,平面设计中民族化表现错位,这对于我国平面设计的民族化非常不利。因此,人们应该加强对平面设计民族化的研究,将传统文化和现实主题有效结合,在平面设计中要合理融合民族化风格和民族化元素,同时又要结合现实主题。
关键词:平面设计;民族化;表现形式
近年来,我国的平面设计得到了快速发展,现阶段平面设计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已经非常常见,但是不难发现,这些平面设计带来人们视觉感受和体现,表现出相关的信息,但是无论是设计表现形式还是宣传形式大都是西方传递过来的,并没有我国自己创造和创新出来的产品,平面设计的民族化表现缺失。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平面设计中,应该将更多的民族文化融合其中,以促进我国平面化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同时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
一、民族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地位
民族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产物,是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沉淀,民族文化包括象征的图像、独立的语言、有趣的民族历史故事等,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越来越淡薄,很多民族文化正在慢慢消失。民族化的设计元素是我国历史长河中非常重要的景观和财富,具有重要且不可取代的地位。将民族文化融合到平面设计中,这不仅是对平面设计的一种创新,同时也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传承,可以形成我国独特的平面设计风格[1]。
近年来,在广告设计和平面设计中越来越广泛应用民族文化元素,广大的消费群体对这些民族文化元素更具有亲近感,接受程度非常高。民族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接受,代代传承,是由于民族文化能够形成一种民族时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民族形式美。很多民族图案的构成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不仅仅是样式好看,更重要的是还能够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或者祝愿,体现了人们的内心期待。
很多民族图案元素都表现出非常独特的美感,或对称或均衡,具有多样性但是又表现出统一的特点。并且冷暖色彩的变化非常奇妙,很多历史阶段的经典色调已经成为其时代的意向特征。
秦汉时期的民族艺术多以黑为底,绘以红、赭,奔放雄浑。唐朝时则以雍容大度,明快浓郁为主,更显装饰美[2]。宋代崇尚文雅,风格清淡和美。元朝时的青花装饰手法,影响巨大,流传深远。到了明清时期,上承宋元艺术的博大精深,融合了更多民俗文化,更臻成熟,许多元素成为艺术符号流传至今。将这些民族化元素应用到平面设计中,非常生动,且能唤起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因此,民族文化元素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元素,民族文化在平面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当前平面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丧失了原有的文化
当前,受到西方文化和西方思潮的重要影响,人们更倾向于接受西方的文化艺术,但是却忽视了自身的民族传承。表现在平面设计上,从其启蒙到发展均较为脱离民族文化。有人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元素认识不全面,认为使用民族文化就是土、保守,缺乏创新精神,没有与时俱进,这也是导致平面设计丧失原有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举个例子,传统艺术中最为富有民族特色的一些色彩都渐渐不为国人熟谙,如“月白”“湖色”“檀”“缁”“黛”“茜”,堪为遗憾。
(二)没有规划好平面文化整体
我国的平面设计起步比较晚,并且平面设计最开始是从西方流入的,本身就带有西方的特殊性。我国的平面设计缺乏平面文化的规划性,没有形成我国特立鲜明、富有民族特性的平面设计艺术。现代的年轻人都非常喜欢国外的节日,觉得洋气、新奇,反而对于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却并不那么接受和喜爱,觉得土气、没创意。因为国外节日在宣传时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手法,注重提炼色彩与形式,形成强势的文化输出。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以往的宣传中,总给人以“铺天盖地红加上富贵逼人黄”的刻板印象。如果将现代设计手法加以民族元素的巧妙融合,就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在宣传国际文化的同时加强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宣传,让人们意识到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这才是平面设计应该有的文化规划。
(三)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由传统文化向创新意识的消化转化通道
从近年的情况来看,我国也在大力宣传发扬本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非常关注。因此,平面设计师也积极响应国家的这一号召,越来越多将我国的一些民族文化元素应用到平面设计中。但一些设计师在使用民族文化元素时,常直接将其“放”到设计中,这样作品生硬、牵强高[3]。这都是设计过程中缺乏真正的、深入的思考,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刻,造成缺乏由传统文化向创新意识的消化转化通道,没有找到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效融合或者转化的有效途径。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信手拈来,对现代设计丰富多变的手法运用自如才能将民族文化巧妙融入,如果对两者的造诣都不能达到一定高度,必然会遭遇尴尬局面。
(四)平面设计中民族化表现错位
我国平面设计中民族化的表现错位现象非常严重,这是由于设计者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注重的仅仅是对民族文化元素形式的使用,很多设计者自身都没有体会到我国民族文化元素的内涵,没有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就简单堆砌,甚至认为民族特色要么就是大开大合、大红大绿、浓墨重彩,要么就是大片留白、小字小图、织锦暗纹,只要有书法和水墨就是民族化设计。这样的作品不能引起大众的共鸣,与民族化没有内在精神的关联。将民族的特点、地域特色等简单化,仅仅挪用一些文化符号,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肤浅而单调。
三、平面设计中民族化的表现
(一)追求中和之美
我国的民族文化非常追求中和之美,因此平面设计的民族化也应该注重这一点。中和之美是我国传统美学范畴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体现在平面设计上,设计风格富丽堂皇或隐逸高雅,均需在主旨精神的要求下,各种元素通过内在联系,达到设计上的和谐统一。天马行空想象,合情合理落实,方能用现代设计手法将民族化的情感倾向收于囊中,用包容大度的中和之美做出更加精彩的诠释。 (二)构思意象表现
1.图形符号的意象:图形符号可以将设计的主题抽象、概括地表达出来,在应用传统图形符号时,要从主题出发,结合自身理念对所有信息进行筛选、编码和解读,最后选出典型的意象,进行二度创作,达到服务于功能的目的。所以说,平面设计民族化其实就是对符号进行智能化转换和编码的过程。2.版面构成的意象:西方美学中非常强调个性,因此西方的平面设计常强调对比、冲撞、割裂的视觉冲击效果[4]。我国的审美情趣和西方不同,强调的是意境。如何通过创作将视觉元素抽象、升华至更有深度的境界,用简洁洗练的设计语言,达到融东西方文化美学于一体,是一个重要课题。
(三)对生命精神的體现
造法自然,平面设计的民族化表现要求最高莫过于对生命精神的体现。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设计的生命力来自于对生命的崇拜和尊重,将生命形态特征总结、概括、重现、提高做得成功,就是设计的魅力了。时代更迭中,工艺设计之美无不师法自然,从生命意象中汲取智慧,因此,应在平面设计中体现出跃动不息的生命精神。无论是“天人一体”的雄浑博大还是“相看两不厌”的婉约,以我国民族传统的生命精神为底蕴,同时融合现代的设计思想,才能有堪称优秀的民族化设计作品[5]。
(四)传统文化和现实主题的有效结合
在民族化的平面设计中,一定要将平面设计和民族文化有效结合。
民族文化并没有固定的表现形态,而是通过各种文化载体来体现,文化载体又因为时代、地域的不同呈现出多姿多态的样貌。将民族文化融合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并不是简单将传统的元素应用到平面设计中,如对传统图案、器具造型、人物形象的借用,更深层次地将充沛的传统文化精气与深邃的传统美学意念,与蓬勃鲜活的时代呼吸相结合,在各种意向中冲撞、激荡、对决、融合,从而形成和谐流畅的现代平面设计民族化意向之河。
平面设计民族化还要将传统文化和现实主题融合在一起,二者的有效结合万不能是形式语言的堆砌,而需打通精神上的沟通通道,唤起深藏于心的审美共鸣。例如,中国平面设计大师陈幼坚“茶语”茶屋的设计,中国风浓郁又时尚优雅,从室内环境、海报、茶具,均体现了平面设计民族化的极高水准。另一位大师韩家英为《天涯》所作系列封面,将中国传统文字拆解、重构,并运用竹、宣纸、太湖石、古线装书元素,打造了一个全然不同视觉形象。大师陈绍华,2008北京申奥标志——太极五环就出自他手,传统风韵与现代气息的完美结合案例。2014年公映的电影《黄金时代》,其海报震撼惊艳了国际影坛,笔锋、泼墨、晕墨、金箔等多种民族化元素的运用,将电影中自由、孤傲、苍凉、飘零之感淋漓展现。这些优秀的结合典型都有浑然天成之美。
四、结语
促进我国的平面设计民族化发展,形成我国独特的民族化平面设计艺术,需追求中和之美,构思意境表现,同时要在作品中体现出生命精神,将我国的民族文化特点和内涵都体现在平面设计中。同时还要将传统文化和现实主题有效结合,设计出符合现代人们审美的民族化平面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舒燕.民族化风格的平面设计刍议[J].新西部:理论版,2014,(21):106-107.
[2]张玮玮.从民族审美谈平面设计中视觉符号的民族化[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2):164-165.
[3]郑望平.发展民族化的现代中国平面设计[J].考试周刊,2015,(38):45-46.
[4]朱守会,陈丽伶.从民族审美谈平面设计的民族化[J].社科纵横,2016,(07):123-124.
[5]樊海燕, 陶安惠. 从世界平面发展史谈现代平面设计的民族化和国际化[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47-49.
作者简介:
吴敏婕,陆军工程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研发设计。
陈端端,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动画和艺术传播。
关键词:平面设计;民族化;表现形式
近年来,我国的平面设计得到了快速发展,现阶段平面设计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已经非常常见,但是不难发现,这些平面设计带来人们视觉感受和体现,表现出相关的信息,但是无论是设计表现形式还是宣传形式大都是西方传递过来的,并没有我国自己创造和创新出来的产品,平面设计的民族化表现缺失。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平面设计中,应该将更多的民族文化融合其中,以促进我国平面化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同时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
一、民族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地位
民族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产物,是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沉淀,民族文化包括象征的图像、独立的语言、有趣的民族历史故事等,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越来越淡薄,很多民族文化正在慢慢消失。民族化的设计元素是我国历史长河中非常重要的景观和财富,具有重要且不可取代的地位。将民族文化融合到平面设计中,这不仅是对平面设计的一种创新,同时也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传承,可以形成我国独特的平面设计风格[1]。
近年来,在广告设计和平面设计中越来越广泛应用民族文化元素,广大的消费群体对这些民族文化元素更具有亲近感,接受程度非常高。民族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接受,代代传承,是由于民族文化能够形成一种民族时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民族形式美。很多民族图案的构成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不仅仅是样式好看,更重要的是还能够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或者祝愿,体现了人们的内心期待。
很多民族图案元素都表现出非常独特的美感,或对称或均衡,具有多样性但是又表现出统一的特点。并且冷暖色彩的变化非常奇妙,很多历史阶段的经典色调已经成为其时代的意向特征。
秦汉时期的民族艺术多以黑为底,绘以红、赭,奔放雄浑。唐朝时则以雍容大度,明快浓郁为主,更显装饰美[2]。宋代崇尚文雅,风格清淡和美。元朝时的青花装饰手法,影响巨大,流传深远。到了明清时期,上承宋元艺术的博大精深,融合了更多民俗文化,更臻成熟,许多元素成为艺术符号流传至今。将这些民族化元素应用到平面设计中,非常生动,且能唤起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因此,民族文化元素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元素,民族文化在平面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当前平面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丧失了原有的文化
当前,受到西方文化和西方思潮的重要影响,人们更倾向于接受西方的文化艺术,但是却忽视了自身的民族传承。表现在平面设计上,从其启蒙到发展均较为脱离民族文化。有人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元素认识不全面,认为使用民族文化就是土、保守,缺乏创新精神,没有与时俱进,这也是导致平面设计丧失原有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举个例子,传统艺术中最为富有民族特色的一些色彩都渐渐不为国人熟谙,如“月白”“湖色”“檀”“缁”“黛”“茜”,堪为遗憾。
(二)没有规划好平面文化整体
我国的平面设计起步比较晚,并且平面设计最开始是从西方流入的,本身就带有西方的特殊性。我国的平面设计缺乏平面文化的规划性,没有形成我国特立鲜明、富有民族特性的平面设计艺术。现代的年轻人都非常喜欢国外的节日,觉得洋气、新奇,反而对于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却并不那么接受和喜爱,觉得土气、没创意。因为国外节日在宣传时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手法,注重提炼色彩与形式,形成强势的文化输出。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以往的宣传中,总给人以“铺天盖地红加上富贵逼人黄”的刻板印象。如果将现代设计手法加以民族元素的巧妙融合,就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在宣传国际文化的同时加强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宣传,让人们意识到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这才是平面设计应该有的文化规划。
(三)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由传统文化向创新意识的消化转化通道
从近年的情况来看,我国也在大力宣传发扬本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非常关注。因此,平面设计师也积极响应国家的这一号召,越来越多将我国的一些民族文化元素应用到平面设计中。但一些设计师在使用民族文化元素时,常直接将其“放”到设计中,这样作品生硬、牵强高[3]。这都是设计过程中缺乏真正的、深入的思考,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刻,造成缺乏由传统文化向创新意识的消化转化通道,没有找到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效融合或者转化的有效途径。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信手拈来,对现代设计丰富多变的手法运用自如才能将民族文化巧妙融入,如果对两者的造诣都不能达到一定高度,必然会遭遇尴尬局面。
(四)平面设计中民族化表现错位
我国平面设计中民族化的表现错位现象非常严重,这是由于设计者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注重的仅仅是对民族文化元素形式的使用,很多设计者自身都没有体会到我国民族文化元素的内涵,没有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就简单堆砌,甚至认为民族特色要么就是大开大合、大红大绿、浓墨重彩,要么就是大片留白、小字小图、织锦暗纹,只要有书法和水墨就是民族化设计。这样的作品不能引起大众的共鸣,与民族化没有内在精神的关联。将民族的特点、地域特色等简单化,仅仅挪用一些文化符号,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肤浅而单调。
三、平面设计中民族化的表现
(一)追求中和之美
我国的民族文化非常追求中和之美,因此平面设计的民族化也应该注重这一点。中和之美是我国传统美学范畴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体现在平面设计上,设计风格富丽堂皇或隐逸高雅,均需在主旨精神的要求下,各种元素通过内在联系,达到设计上的和谐统一。天马行空想象,合情合理落实,方能用现代设计手法将民族化的情感倾向收于囊中,用包容大度的中和之美做出更加精彩的诠释。 (二)构思意象表现
1.图形符号的意象:图形符号可以将设计的主题抽象、概括地表达出来,在应用传统图形符号时,要从主题出发,结合自身理念对所有信息进行筛选、编码和解读,最后选出典型的意象,进行二度创作,达到服务于功能的目的。所以说,平面设计民族化其实就是对符号进行智能化转换和编码的过程。2.版面构成的意象:西方美学中非常强调个性,因此西方的平面设计常强调对比、冲撞、割裂的视觉冲击效果[4]。我国的审美情趣和西方不同,强调的是意境。如何通过创作将视觉元素抽象、升华至更有深度的境界,用简洁洗练的设计语言,达到融东西方文化美学于一体,是一个重要课题。
(三)对生命精神的體现
造法自然,平面设计的民族化表现要求最高莫过于对生命精神的体现。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设计的生命力来自于对生命的崇拜和尊重,将生命形态特征总结、概括、重现、提高做得成功,就是设计的魅力了。时代更迭中,工艺设计之美无不师法自然,从生命意象中汲取智慧,因此,应在平面设计中体现出跃动不息的生命精神。无论是“天人一体”的雄浑博大还是“相看两不厌”的婉约,以我国民族传统的生命精神为底蕴,同时融合现代的设计思想,才能有堪称优秀的民族化设计作品[5]。
(四)传统文化和现实主题的有效结合
在民族化的平面设计中,一定要将平面设计和民族文化有效结合。
民族文化并没有固定的表现形态,而是通过各种文化载体来体现,文化载体又因为时代、地域的不同呈现出多姿多态的样貌。将民族文化融合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并不是简单将传统的元素应用到平面设计中,如对传统图案、器具造型、人物形象的借用,更深层次地将充沛的传统文化精气与深邃的传统美学意念,与蓬勃鲜活的时代呼吸相结合,在各种意向中冲撞、激荡、对决、融合,从而形成和谐流畅的现代平面设计民族化意向之河。
平面设计民族化还要将传统文化和现实主题融合在一起,二者的有效结合万不能是形式语言的堆砌,而需打通精神上的沟通通道,唤起深藏于心的审美共鸣。例如,中国平面设计大师陈幼坚“茶语”茶屋的设计,中国风浓郁又时尚优雅,从室内环境、海报、茶具,均体现了平面设计民族化的极高水准。另一位大师韩家英为《天涯》所作系列封面,将中国传统文字拆解、重构,并运用竹、宣纸、太湖石、古线装书元素,打造了一个全然不同视觉形象。大师陈绍华,2008北京申奥标志——太极五环就出自他手,传统风韵与现代气息的完美结合案例。2014年公映的电影《黄金时代》,其海报震撼惊艳了国际影坛,笔锋、泼墨、晕墨、金箔等多种民族化元素的运用,将电影中自由、孤傲、苍凉、飘零之感淋漓展现。这些优秀的结合典型都有浑然天成之美。
四、结语
促进我国的平面设计民族化发展,形成我国独特的民族化平面设计艺术,需追求中和之美,构思意境表现,同时要在作品中体现出生命精神,将我国的民族文化特点和内涵都体现在平面设计中。同时还要将传统文化和现实主题有效结合,设计出符合现代人们审美的民族化平面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舒燕.民族化风格的平面设计刍议[J].新西部:理论版,2014,(21):106-107.
[2]张玮玮.从民族审美谈平面设计中视觉符号的民族化[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2):164-165.
[3]郑望平.发展民族化的现代中国平面设计[J].考试周刊,2015,(38):45-46.
[4]朱守会,陈丽伶.从民族审美谈平面设计的民族化[J].社科纵横,2016,(07):123-124.
[5]樊海燕, 陶安惠. 从世界平面发展史谈现代平面设计的民族化和国际化[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47-49.
作者简介:
吴敏婕,陆军工程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研发设计。
陈端端,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动画和艺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