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 创设物理情景 例举出常见生活实例,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进而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创设物理情景。这里从日常生活实例出发给出物理现象,并体现出主要特征,展示概念的必要性,为引入“压力和压强”概念创造条件。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
其他文献
摘要:对南通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隐性知识在计算机公共课的学习中存在七个维度,分别是愿望效益、组织交流、成就感、既往经验、自主拓展、课程价值与目标、实验探究。计算机水平主观感受程度不同的学生在这七个维度上均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不同性别、不同学科、不同生源地和不同知识起点的学生在计算机公共课隐性知识的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论文针对分析结果给出培养和挖掘大学生计算机隐性知识的教学建议。
探究教学模式也被称为“培养创新能力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到学习的乐趣和在学习中学到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的是引导的作用.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的热点课题.深圳是一个经济改革的前沿城市,也是教学改革的领头羊.因为深圳是科学教育改革的首批试点城市之一,所以对科学进行探究
设计目的: 1.锻炼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以便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2.通过操作逐步学会变废为宝,培养环保意识。 3.在操作的基础上,体会劳动的快乐与付出,从而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材料准备: 香烟盒、牙膏盒、各种纸质包装盒、用过的挂历等。 工具准备: 圆规、直尺、剪刀、胶水、鉛笔、透明胶带。 制作过程: 一、做烟缸的缸体 根据所做烟缸的大
摘要:网络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许多学生每天都要抽出时间上网。为了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得更多技能,笔者调查研究了校园内构建技能交换平台的可行性,并对平台的构建提出了建议,以满足学生课余时间进行技能交换的需求。 关键词:大学生;技能交换;校园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65-03 所谓“技能交换”是指用各自所长的技能,换取所
题目 微波炉是一种利用向食物发射微波,进而以微波形式电磁能转换为内能来对食物加热的厨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教育学家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注重细节,在教学中尤为重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不再追求表面热闹的数学课堂,开始把关注点回归到实在的课堂本质上来。 一、“妙”设细节——明确学习导向 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所以组织教学时应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导向,设计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这样可以避免由于目标不明确或
摘要:为了解创新创业计划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作用,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获得样本数据,详细分析了创新创业计划对大学生应具备的十种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对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建议加大投资力度,提高覆盖面,让更多学生受益。 关键词:创新创业项目;能力培养;影响;防灾科技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65-02
摘要:全纳教育理念被从事特殊教育的人日益熟知,但这个理念最终是面向全体人群,因此,对于普通学校的师生来说,对于特殊人群应该所有了解。文章选择苏教版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样本,分析了教材中所提到的特殊人群,然而这些“弱者”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强”的一面,事实上,“弱者”本身并“不强”。 关键词:特殊人群;全纳教育;教材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
培养学生的“观察、提问、交流、探究、实践、创新、反思”的物理学科素养,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如何建构能体现物理学科素养特点的“素养课堂”理论体系在我校应运而生.“问题导学”课堂模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通过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等步骤去掌握概念规律知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和交流,澄清模糊认识,正确建立概念和理解概念,让
【探究·课堂互动】探究一弹力在实验中,注意观察物体在受力前后的形状变化,并结合下列情景,参考教材P52的“弹力”部分,思考以下问题.1. 用力压直尺、捏橡皮泥、压弹簧、弯折细木条,松手后,结果有什么不同吗?2. 用力弯折细木条,当力量过大时细木条会怎样?为什么?3. 我们在压直尺、压弹簧、弯折细木条时,感受到它们对于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什么力?日常生活中还有这种力的例子吗?【归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