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渗透过程教育触及化学课堂教学的“核”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w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过程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过程教育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素养。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化学教学中有效渗透过程教育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化学;过程教育;有效性;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0-0098-01
  新课程倡导对科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要让学生经历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化学学习的快乐。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渗透过程教育,触及化学课堂教学的“核”。本文从系统观察、学会发现,参与调查、拓展资源,自主实验、敢于创新,灵动调控、引導重构等方面此进行研究。
  一、系统观察,学会发现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化学知识是人类对大自然及社会中某种现象的一种本质性的解释,不仅需要推理,更多的是观察。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教学“溶解度”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导入新课。先将两份相同质量的碘,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进行摇晃,然后让学生们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们发现两种溶液颜色是不同的。接着教师进行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呢?”学生们通过观察水、酒精在分别放入等量碘后,其颜色所发生的变化,猜想道:“因为碘在酒精中更容易溶解。”由此引入了新课的学习——溶解度。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不同的实验现象进行思考与分析,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而且自然顺畅地导入了新课的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参与调查,拓展资源
  化学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当注重教学生活化。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教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调查,促进学生深刻体会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水的净化”这一知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化学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可给学生们布置实践作业:调查市面上出售的净水器,了解其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在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从网络上查阅资料、阅读产品说明书等多种途径,发现市面上的净水器有的是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有的是利用纳米材料过滤水中的杂质……在课外调查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参与,有效拓展了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形成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知,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自主实验,敢于创新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他主张知行合一、勇于实践和探索。特别是对于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来说,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尤为重要。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验,主动去探究知识,让学生亲身经历与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例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多组实验。如将锌片插入到CuSO4溶液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蓝色溶液逐渐变成无色,锌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据此可以判断发生了如下化学反应:Zn CuSO4=ZnSO4 Cu,金属锌将铜从盐酸溶液中置换了出来。学生们通过对多组实验进行总结,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在金属活动性统计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盐酸溶液中置换出来。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实验,让他们亲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化学课堂的“过程性”。
  四、灵动调控,引导重构
  过程教育强调要将学生从枯燥的知识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学有所得。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善于对课堂进行灵动的调控,关注知识的重构和再现。例如,在教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先由生活中铁生锈这一常见的现象引入新课,向学生介绍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由此可见钢铁的防锈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防锈呢?”教师将生活现象融入教学,使课本知识变得丰富了,触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师随后再对这节课的内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教师要把“老师总结”转变为“学生自己总结”,让学生自主阐述这节课所收获的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重构。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灵动调控,引导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建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充满了生机,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关注“系统观察”“参与调查”“自主实验”“灵动调控”这几个要点,能够高效渗透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与认知,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素养。教学方法永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心和探究的话题,如何有效地落实过程教育也值得广大教师进行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马伟永.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学[J].化学教学参考,2015(08).
  [2]李伟森.试论新课程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途径[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0).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的养蜂业持续稳定发展,无论是蜂产品产量还是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1]。我国加入WTO后,蜂产品贸易中由于兽药残留超标而遭外商拒收、退货、扣留、索赔等事件时有
政府按下“静音键”,让广大考生在中高考期间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政府积极作为,值得充分肯定。按下“静音键”,岂止在“考”时?如果政府满足于“考”时按下“静音键”,平时“禁噪”的执行力严重不足,则是视野太窄了,格局太小了,与新时代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静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包含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水青山
水禽养殖是宁波市镇海区畜牧业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随着水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禽养殖环节中的废弃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养殖污染不仅可引起水质恶化,而且还可
摘 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既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又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效帮助。文章从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方向、阅读中的文化渗透、阅读技能的教学三方面,探计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模式;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1;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6-0040-01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羊是我国著名的优良地方羊种,为国家一级畜禽保护品种,具有繁殖力高、早期生长快、肉质鲜美等特点,而且经过长期驯化,已适应在江南湿热地区人工圈养要求。
摘 要:数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文章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开展数学教学改革,以促进教学质量与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数学教学;存在问题;综合人才;教学质量;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5-0033-01  数学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占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