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是关键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a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表现和说明的中心意思、中心观点叫文章主题,也叫中心思想,在论说文里叫中心论点。不管什么文章。作者要说明什么问题,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关键词 立意 中心思想
  
  看一篇文章如何,首先要看观点是否正确、鲜明、深刻,是不是有意义。主题是文章的统帅,文章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等都要以主题为中心。主题不明确、不集中,文章就容易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材料拉杂,结构散乱等毛病,这种文章让人看了会感到不知所云,摸不着头脑。所以要写好文章,首先必须要有个好的主题,怎樣才能确立一个好的主题呢?以下是我在写作中的两点体会。
  
  1 立意之求新法
  
  立意正确是写文章的基本要求,立意新颖是衡量文章优秀的关键。如果一篇文章重谈前人的老调,重走前人的老路,提不出什么新的见解,提不上给人新的启示,怕也鲜有读者。因此,立意求新应是笔者“求而不舍”的目标。
  按住时代的脉搏,这是立意求新的一个具体做法,简而言之,即文章要反映时代特点、时代风貌,揭示时代意义。比如,在回顾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日之际,我们感慨万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依然在中国大地光大延绵。震灾造成了伤痕,“但我们也看到了忍耐、尊严、勇气和爱”,在这永载史册的沉重苦难中,大勇与大爱,让中华民族挺直不屈的脊梁。“逝者安息,生者图强,我们应该坚强,我们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勇的中国人民!”这些铿锵有力的语言无不闪烁着思想的光芒,迸发出时代的最强音。
  跳出陈套闯新路,这是立意求新的又一个做法,它要求文章立意要有“与众不同”的见解,有“见人所未见”的看法。总之,不要墨守成规,要力求别出心裁。正因为时时考虑到“别出心裁”,就会努力去发现、去探索、去思考,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来。
  改造旧观念,赋予其新的内涵,这是立意求新的第三个具体做法。比如,中国早就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提法,但是它是针对君王提出的,不具有普遍性。宋朝的范仲淹改造了这一观念,赋予其新意,改之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出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质。今天我们借用范仲淹的这句话,赋予其新的内涵——为自己的祖国、为和谐的社会、为人民大众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样推出的“意”就更新更深刻了。
  
  2 立意之求深法
  
  立意“深”是衡量文章优秀的又一个重要标准。就大多数人来说,所见的人、所遇的事,往往是平凡的居多。然而,只要注意开挖,在“深”字上下工夫,同样能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求“深”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刨根问底,深入挖掘
  要去发现内在的、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不是把对题材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例如,有一位学生写一个疯婆,先去了解一下疯婆的身世,她是因为先后被两个丈夫抛弃而变疯的,为什么会抛弃呢,原因是不会生孩子,这说明了封建主义流毒还残留在新的社会、新的时代里,疯婆就是封建流毒的牺牲品。这样一开掘,就透过了事情表象,揭示出事情的本质,文章的立意也就深刻了。
  (2)展开联想的翅膀
  写作时,可借助联想、想象的手法,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风格、精神、品质等联系起来,以便更形象、更深刻的表现中心。例如郭沫若的散文《石榴》,作者托物言志,形神兼备的把石榴比喻为“夏天的心脏”,作者借助石榴表达了自己对火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又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通过层层铺垫,随着一连串的联想的展开,白杨树象征了“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这一主旨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示s
  (3)从比较中见深旨
  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了比较,才有鉴别;有了鉴别,才能对人、事、物的意义有深一层的认识,有利于“意”的开掘。例如有一篇文章《写在汶川地震一周年》,文章开篇先叙述了中外灾难概况:翻开中国灾难史,大灾之后往往继之大乱;纵观世界灾难史,乱象频生的,往往集中于灾后这一年。疫病蔓延、治安混乱、资源浪费、重建缓慢……接着叙述了中国汶川大地震之后的情况,没有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更没有引发社会动荡。悲痛中的中国,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从比较中见深旨:人们看到了领导层的质量和人民的品质,看到了上下同心造就的万众一心,看到了由此进发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立意的技法有很多种,虽然技法不是写好作文的灵丹妙药,但学而用之者,往往能够以简驭繁,以易驭难,学一当十,省时省力,所以学会一些技法对写作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文章的主题是关键,掌握一定的立意技巧,既可让自己的文章别出心裁,又可使文章立意鲜明深刻。
其他文献
古老的中国 ,盛行着“女色误国”、“女人是祸水”的说法 ,明清小说家难以避免受到这种道德教条的影响 ,女性总是处于被谴责、被批判的地位 ,总是习惯于把宣扬禁锢女性的旧女
本文对于西方音乐的魅力不从其旋律及情感上进行探讨,而是从西方音乐的内部特性到人的本质思想进行探究其魅力之所在.
一、绪论rn莱考夫(1980)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的构成形式,更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在文字的世界中,小说具有细致的人物刻画和情节铺叙.本文致力于探讨小说家毛姆在塑造
随着人们寿命的增加,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也变得更加普遍,包括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据报道,美国妇女经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在歌唱时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找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 高中声乐教学 音乐教育    随着我国音乐事业的日益发展,有很多热爱声乐、有志于投身音乐事业的学生希望通过声乐学习进入高等音乐院校学习深造,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高中声乐教学属于初等声乐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教育,与高等声乐教育关系密切,是高等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文学科涉及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都很强,更能激发起学生质疑
高考生物命题思路明朗化。针对高考命题趋势,制定出合理的迎考复习策略是提高复习效率,高考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障。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biological propositi
学生无法获得文章的整体感知、无法感受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韵味和魅力、无法形成最“本质”的语文素养。本文简要分析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明确“整体感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
按照新课程标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馈语文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作文恰恰又是语文教学中难度最大的部分,学生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或有话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