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走进语文作文课堂,不但增强了课堂容量,而且最大的作用在于能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学内容中来。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激活语文作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改变以往学生厌上,老师厌教的枯燥局面,使作文课“活”起来。多媒体为作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风采,扮靓了作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作文教学 多媒体 教学作用
长久以来,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通常是教师拟定题目或提供相关材料,并进行思路点拨,然后让学生写。只要说起写作训练,学生几乎个个咬着笔头,苦思冥想,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即便是挖空心思写了,大多也是记流水账似的,毫无真情实感。作文课也就成了学生厌上,教师厌教的课。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利用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犹如一缕春风,一扫以往作文课的枯燥,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它不仅可以使老师的教事半功倍,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大大提高了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对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一、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寓写于乐
学习兴趣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他们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让学生积极地参与。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景,还可以把视频、图片用扫描仪通过电脑处理,设计制作成图像背景,视频短片,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无疑会诱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写作中,写出有感而发的佳作。在指导以“倾听自然界心声”为话题的作文教学时,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夏夜青蛙的鸣叫、秋夜蝉鸣、潺潺的流水声……美妙的声音激活了课堂气氛,学生的情绪一下兴奋起来。然后,我又利用图片配上优美的乐曲制作成演示文稿。上课时,让学生一边听优美的旋律,一边看精美的图片,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这样怎么会写不出佳作呢?
二、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能跨越时空,丰富写作素材
素材是构成作文的主体,是写作的基础,而素材的来源就在于广泛的阅读和生活的积累。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写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时,在课前就发动学生搜集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可以从网上下载很多相关的资料,为写作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这充分地展示了网络时代跨时空、大信息量的优势。学生由于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写作时都觉得有内容可写,连一些平时对作文深感头疼的学生也不再愁眉苦脸了。合理利用网上资源,无疑为学生观察世界、了解生活打开了一扇神奇之门。
三、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可以再现场景,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通过再现场景,能较好地解决怎样写的难点,为学生描述创设了条件。多媒体再现场景,使观察的对象比较集中,不像去实地观察那样费时间,还可以在再现的场景中自选画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事物,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又培养了思维的多向性。在指导《家乡画卷》的作文教学时,课堂上无法带学生去各处参观,我用课件演示(当地的各处景点、街道、居民生活……),巧妙的用画面引入突破时空的限制学生自然就被带入一个意境之中,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拓宽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了不同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家乡的景色描述得栩栩如生。
四、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优化作文评改
要使学生写出高水平的作文,我们不能忽略评改习作,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以不断提高作文质量。以前我们是学生包写作,教师包评改。其结果是教师疲于批改而学生收效甚微。“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大家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所达成的共识。
利用多媒体评改作文时,我们把优秀习作显示在屏幕上,作为范例讲评;把典型的病例显示在屏幕上,供大家分析、修改;还在习作中找出精彩的词、句、片断显示在屏幕上,供大家品味欣赏……通过教师讲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互提高。这样做远比通常老师批改完后,再由教师一人讲评,质量要高得多。评改方式由个人转向面对集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这样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同时,老师能节省大量批改时间,可谓事半功倍,师生共赢。
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能实现教学的优化整合,更新传统教学手段,学生的构思作文过程不再是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是伴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认知过程,使学生文思喷涌,引来源源不断的作文之“活水”。当然,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毕竟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还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德勇.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思考.《现代教育科学》. 2007年第06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 多媒体 教学作用
长久以来,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通常是教师拟定题目或提供相关材料,并进行思路点拨,然后让学生写。只要说起写作训练,学生几乎个个咬着笔头,苦思冥想,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即便是挖空心思写了,大多也是记流水账似的,毫无真情实感。作文课也就成了学生厌上,教师厌教的课。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利用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犹如一缕春风,一扫以往作文课的枯燥,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它不仅可以使老师的教事半功倍,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大大提高了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对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一、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寓写于乐
学习兴趣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他们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让学生积极地参与。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景,还可以把视频、图片用扫描仪通过电脑处理,设计制作成图像背景,视频短片,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无疑会诱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写作中,写出有感而发的佳作。在指导以“倾听自然界心声”为话题的作文教学时,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夏夜青蛙的鸣叫、秋夜蝉鸣、潺潺的流水声……美妙的声音激活了课堂气氛,学生的情绪一下兴奋起来。然后,我又利用图片配上优美的乐曲制作成演示文稿。上课时,让学生一边听优美的旋律,一边看精美的图片,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这样怎么会写不出佳作呢?
二、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能跨越时空,丰富写作素材
素材是构成作文的主体,是写作的基础,而素材的来源就在于广泛的阅读和生活的积累。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写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时,在课前就发动学生搜集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可以从网上下载很多相关的资料,为写作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这充分地展示了网络时代跨时空、大信息量的优势。学生由于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写作时都觉得有内容可写,连一些平时对作文深感头疼的学生也不再愁眉苦脸了。合理利用网上资源,无疑为学生观察世界、了解生活打开了一扇神奇之门。
三、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可以再现场景,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通过再现场景,能较好地解决怎样写的难点,为学生描述创设了条件。多媒体再现场景,使观察的对象比较集中,不像去实地观察那样费时间,还可以在再现的场景中自选画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事物,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又培养了思维的多向性。在指导《家乡画卷》的作文教学时,课堂上无法带学生去各处参观,我用课件演示(当地的各处景点、街道、居民生活……),巧妙的用画面引入突破时空的限制学生自然就被带入一个意境之中,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拓宽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了不同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家乡的景色描述得栩栩如生。
四、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优化作文评改
要使学生写出高水平的作文,我们不能忽略评改习作,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以不断提高作文质量。以前我们是学生包写作,教师包评改。其结果是教师疲于批改而学生收效甚微。“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大家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所达成的共识。
利用多媒体评改作文时,我们把优秀习作显示在屏幕上,作为范例讲评;把典型的病例显示在屏幕上,供大家分析、修改;还在习作中找出精彩的词、句、片断显示在屏幕上,供大家品味欣赏……通过教师讲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互提高。这样做远比通常老师批改完后,再由教师一人讲评,质量要高得多。评改方式由个人转向面对集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这样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同时,老师能节省大量批改时间,可谓事半功倍,师生共赢。
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能实现教学的优化整合,更新传统教学手段,学生的构思作文过程不再是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是伴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认知过程,使学生文思喷涌,引来源源不断的作文之“活水”。当然,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毕竟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还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德勇.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思考.《现代教育科学》.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