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谚有:“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田间管理是夺取水稻高产的重要环节。田间管理,就是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特点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肥、水为中心,采取促控相结合的措施,保证水稻生长发育良好以达到高产的目的。田间管理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水的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做到精确促控灌溉。生长前期应做到有水栽(插)秧,寸水返青,浅水勤灌,促根长蘖。中期“够苗搁田”,即当全田茎蘖数达到预定苗数的80%~90%时及时搁田,控苗、促根、防倒伏。对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块重搁,以人立不陷脚,叶色明显落黄为度;相反,则采取轻搁、多次露田或软搁,田中泥紧皮,田边裂细缝,群体叶色褪淡即可。晒田先轻后重,晒田效应持续2个叶龄,抑制无效分蘖发生,增强抗倒伏能力。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养根保叶促灌浆。机收田块稻穗三分之二转黄时放水,以利机械作业。
二是施好肥和田间化学除草。分蘖肥在栽秧后7~10天追施,每667平方米(1亩)用尿素7~9公斤与除草剂(金手,27.5%的总有效成分1包50克,或野老18%总有效成分1包30克,或新水欢14%总有效成分1包60克)同时施用,拔节肥在孕穗初期(晒田复水后),每667平方米施尿素4.5~6公斤,氯化钾3.5~5公斤,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有效分蘖成穗率,争取大穗;孕穗末期施穗粒肥,667平方米施尿素2~3公斤,氯化钾3.5~5公斤保穗增粒。
三是病虫害综合防治。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田间病虫测报,采用杀虫灯,国家标准允许的低毒、低残留、安全、高效农药,或生物农药为主的稻田病虫草害综合绿色防控技术,在关键时期重点防治好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1)稻瘟病:一是苗瘟,秧田出现发病中心或有急性病斑出现时,为防治适期。二是叶瘟,稻田出现5个以上发病中心或有急性病斑出现时,为防治适期。三是穗颈瘟,发生叶瘟的田块及周围田块,种植感病品种的田块,在抽穗期遇上适宜的发病天气时,应在水稻抽穗初期、齐穗期各施药1次,防治穗颈瘟。防治药剂:每667平方米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丰登)20克或3%春雷霉素可湿粉100克或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兑水喷雾。
(2)水稻纹枯病:当病丛率达到20%~30%时施第1次药,隔12~15天施第2次药;天旱时,当病丛率达到40%~50%时施药。防治药剂:25%井岗霉素水溶性粉剂每667平方米用40克喷雾。
(3)水稻螟虫:一代枯鞘株率5%~7%,秧田卵孵化高峰期,本田卵孵化盛末期;二代枯鞘株率0.5%~1%,螟卵孵化高峰期防治。防治药剂:每667平方米用31%氟腈·三唑磷微乳剂(三拂)60毫升或15%三唑磷乳油100毫升或90%杀虫单可湿粉40克兑水喷雾。
(4)稻飞虱:水稻百丛虫量1000~1500头时防治。防治药剂:每667平方米用25%噻嗪酮可湿粉(扑虱灵)50克或10%吡虫啉可湿粉30克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阿克泰)4克兑水喷雾。
(5)稻纵卷叶螟:100丛水稻有卵20粒以上,或100丛水稻有初卷小虫苞15~20个时,或水稻分蘖期100丛有虫40头,穗期100丛有虫20头时防治;1、2龄幼虫占幼虫总数的70%左右时防治。防治药剂:每667平方米用31%氟腈·三唑磷微乳剂70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100毫升。
(重庆市垫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蒋泽国 邮编:408300)
一是水的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做到精确促控灌溉。生长前期应做到有水栽(插)秧,寸水返青,浅水勤灌,促根长蘖。中期“够苗搁田”,即当全田茎蘖数达到预定苗数的80%~90%时及时搁田,控苗、促根、防倒伏。对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块重搁,以人立不陷脚,叶色明显落黄为度;相反,则采取轻搁、多次露田或软搁,田中泥紧皮,田边裂细缝,群体叶色褪淡即可。晒田先轻后重,晒田效应持续2个叶龄,抑制无效分蘖发生,增强抗倒伏能力。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养根保叶促灌浆。机收田块稻穗三分之二转黄时放水,以利机械作业。
二是施好肥和田间化学除草。分蘖肥在栽秧后7~10天追施,每667平方米(1亩)用尿素7~9公斤与除草剂(金手,27.5%的总有效成分1包50克,或野老18%总有效成分1包30克,或新水欢14%总有效成分1包60克)同时施用,拔节肥在孕穗初期(晒田复水后),每667平方米施尿素4.5~6公斤,氯化钾3.5~5公斤,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有效分蘖成穗率,争取大穗;孕穗末期施穗粒肥,667平方米施尿素2~3公斤,氯化钾3.5~5公斤保穗增粒。
三是病虫害综合防治。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田间病虫测报,采用杀虫灯,国家标准允许的低毒、低残留、安全、高效农药,或生物农药为主的稻田病虫草害综合绿色防控技术,在关键时期重点防治好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1)稻瘟病:一是苗瘟,秧田出现发病中心或有急性病斑出现时,为防治适期。二是叶瘟,稻田出现5个以上发病中心或有急性病斑出现时,为防治适期。三是穗颈瘟,发生叶瘟的田块及周围田块,种植感病品种的田块,在抽穗期遇上适宜的发病天气时,应在水稻抽穗初期、齐穗期各施药1次,防治穗颈瘟。防治药剂:每667平方米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丰登)20克或3%春雷霉素可湿粉100克或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兑水喷雾。
(2)水稻纹枯病:当病丛率达到20%~30%时施第1次药,隔12~15天施第2次药;天旱时,当病丛率达到40%~50%时施药。防治药剂:25%井岗霉素水溶性粉剂每667平方米用40克喷雾。
(3)水稻螟虫:一代枯鞘株率5%~7%,秧田卵孵化高峰期,本田卵孵化盛末期;二代枯鞘株率0.5%~1%,螟卵孵化高峰期防治。防治药剂:每667平方米用31%氟腈·三唑磷微乳剂(三拂)60毫升或15%三唑磷乳油100毫升或90%杀虫单可湿粉40克兑水喷雾。
(4)稻飞虱:水稻百丛虫量1000~1500头时防治。防治药剂:每667平方米用25%噻嗪酮可湿粉(扑虱灵)50克或10%吡虫啉可湿粉30克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阿克泰)4克兑水喷雾。
(5)稻纵卷叶螟:100丛水稻有卵20粒以上,或100丛水稻有初卷小虫苞15~20个时,或水稻分蘖期100丛有虫40头,穗期100丛有虫20头时防治;1、2龄幼虫占幼虫总数的70%左右时防治。防治药剂:每667平方米用31%氟腈·三唑磷微乳剂70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100毫升。
(重庆市垫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蒋泽国 邮编:40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