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检测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7基因( EGFL7)、微血管密度(MVD)、磷酸化局部黏着斑激酶( FAKpY39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胶质瘤EGFL7与FAKpY397及MVD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7基因( EGFL7)、微血管密度(MVD)、磷酸化局部黏着斑激酶( FAKpY39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胶质瘤EGFL7与FAKpY397及MVD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脑胶质瘤和8例脑外伤内减压脑组织中EGFL7、FAKpY397的表达,用CD34标记计数MVD.结果 EGFL7在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5,P<0.01);随着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EGFL7的表达也明显增强( χ2=26.24,P<0.01).FAKpY397在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2%和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P<0.05);随着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FAKpY397的阳性表达率相应增高(χ2 =6.71,P<0.01).正常脑组织MVD为(15±4)/HP,Ⅰ~Ⅱ级和Ⅲ~Ⅳ脑胶质瘤中MVD分别为(27 ±3)/HP和(60 ±4)/HP,MVD计数在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级脑胶质瘤的MVD计数明显高于Ⅰ、Ⅱ级(P<0.01).EGFL7与FAKpY397在脑胶质瘤的表达呈正相关(r =0.314,P<0.01);EGFL7阳性组与阴性组的MVD分别为(56±4)/HP和(25 ±3)/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5,P<0.01).结论 EGFL7表达与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MVD及FAKpY397均有良好的正相关性,提示EGFL7基因不仅在脑胶质瘤血管生成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且可能直接参与了脑胶质瘤的发生、侵袭发展.
其他文献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约占无精子症的60%,占男性不育症的10%[1].NOA发病原因为睾丸衰竭.虽然其睾丸生精功能差,但在患者睾丸中仍然可能存在局灶
目的 利用18F-脱氧葡萄糖(FDG)细胞结合率的变化来早期评价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疗效.方法 在不同条件下测定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18F-FD G细胞结合率,细胞数量为0.5×105~5×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临床类型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对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评估不同类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预后.方法 选择7
射波刀(Cyberknife)是新近出现的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平台,具有定位精确、图像引导及大分割放疗等独特的优势,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同时射波刀还可以用
目的 总结功能性单心室患者行改良双侧Glenn术后早期处理经验,为临床提供借鉴.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济南军区总医院共19例功能性单心室患者行改良双侧Glenn
采用早籼米和晚籼米及经过净化处理的水,工艺流程为大米→配比→洗米→浸泡→脱水→粉碎→混合→榨粉→时效(1)→复蒸→时效(2)→梳条→干燥→切割→分检→称量→装袋→封口
目的 探讨前路手术治疗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共收治24例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a)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66例AMI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18例、中度26例、严重22例;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
目的 探讨瘦素和瘦素受体基因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2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6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及30例癌旁正常
总结36例多发肋骨骨折伴胸外伤至创伤性温肺患者的护理.方法:伴胸外伤至创伤性温肺保守治疗的同时采取系统的护理措施.结果:36例肋骨骨折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伴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