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育人环境强化礼仪教育

来源 :科学时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j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校通过坚持文明礼仪的系列教育活动,校园环境整洁卫生,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校风活泼向上。学校迎接省市县检查,赢得好评。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100%,优秀率稳定在35%左右。我们的做法是:
  
  1 建设健康文明环境,营造文明礼仪氛围
  
  在“隐性课程”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校坚持建设好三个环境:
  一是文明的校园环境。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校园生活环境,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维修校舍,校园路面、操场硬化,装配了两个现代化的实验室。在校园醒目位置建起了大型宣传牌和宣传画。为保障环境整洁,学校在各区和道旁设立了果皮桶。为保证教学环境的整洁规范,学校统一设立了宣传窗、公布栏、读报窗,规定在指定的地方外不准随意张贴,书写。对各班的教室布置,学校统一制作了公布栏、壁挂式的班训和条幅。整齐美观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启迪和感染。
  二是积极的舆论环境。每学期树20名“文明礼仪”标兵,让他们利用广播站、黑板报、宣传窗设专题节目和专刊向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宣传教育。学校还经常组织“社会公德”知识竞赛,组织文明礼仪专题讨论,还以“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为题,摄制文明礼仪教育专题片,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电视片中接受教育。积极的舆论导向,使学生形成识美向善懂礼仪讲文明的积极情感观念,在全校组织的“告别不文明礼仪语言”的签名活动中,绝大多数学生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好评。
  三是和谐的社会环境。学生把优雅的谈吐、文明的举止带入每个家庭,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便会大有起色。我们以学生为纽带,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办起了家长学校,创刊了《家长导报》,每期举行一次家长会,组织开展以“孝敬父母,珍惜父母劳动,友爱他人,和谐人际关系”为中心的内容校外礼仪活动,通过协调社会环境来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2 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规范文明礼仪言行
  
  学校在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文明礼仪教育管理机制。
  制订行为规范:我校从2001年起,在对新生入学教育中,增设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与岳阳市武警支队联系,聘请武警官兵为教官,按军营要求对学生的队列、行走、坐姿寝室内务整理,进行严格训练,以后每年坚持了下来。2002年又制订了《隆西中学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并印发给每一位学生。《规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交往等言行都做了明确规定。还制定的《隆西中学学生德育量化评估方案》,突出了文明礼仪方面的内容,在100分的评估内容中,文明礼仪方面的内容占70分。
  自觉行为和监督:在环境、氛围的影响下,通过正面的宣传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与掌握,要求学生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规范》,同时对不文明的行为,学校建立了监督机制,设立了不文明行为“举报箱”,政工处接到举报后立即查实、登记、教育处理。设立了不文明行为“曝光台”,采用文字曝光和图片曝光形式,批评不良现象。促进式的评估:德育量化考核共包括注重仪表、自尊自爱、礼貌待人真诚友爱,勤奋学习、遵规守纪,孝敬父母、勤劳俭朴、严于律己、讲究公德共五大项,23小项,量化评分,分月考核。通过自评、组评、家长评、班主任评,以此约束评价学生文明礼仪行为。通过评估树立典型,对在“双争”活动,即争创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的活动中,总结评比出的优秀班级、文明学生,给予大力表彰,对“文明礼仪标兵”给予表彰奖励,并将其奖励与学科优秀奖励同等看待,与学校有关奖金挂钩,并记入学生档案。2001年米,学校共评出了文明学生300名,文明礼仪标兵200名,文明班级30个。
  
  3 开展养成教育的实际活动,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
  
  第一,在日常行为活动中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我们在文明习惯的养成实践中做到“分两步走,一样样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对坏习惯说“不”,如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不到处涂抹乱画,不污染环境等。第二步是养成好习惯,要勤洗澡、勤理发、勤洗衣,要穿戴整齐,要自觉打扫环境卫生,自觉爱护环境卫生和生态环境,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养成便后冲厕所的习惯等等。
  第二,通过组织活动养成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学校组织的活动有:每学期的第五周是学生自治周,这是学校采取民主管理方式,让学生感到自己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学习、生活、活动,都自己管理,自己组织,在他们自觉行动中养成习惯行为。每年三月的双学活动月,学校团委发动布置,以班为单位的团支部具体组织,深入学校家庭社会开展服务,关心他人的活动。学校还组织了一只学生礼仪队,经过严格训练,他们的言行举止,礼仪接待已达到较高水平,在学校大型庆典、重要节日活动中,发挥了出色作用,受到社会家长一致好评。班级组织“孝敬父母活动”、“给孤寡老人送温暖活动”和“爱心捐助活动”,学生们都踊跃参加,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活动组织,更进一步的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其他文献
讨论了一类Chemostat捕食模型在一定条件下正周期解的存在性问题.运用周期抛物型算子理论、Schauder估计和分歧理论得到了该模型正周期解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证明了有限域上Bl型Chevalley群可由两个元素生成。
对一类高阶亚纯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复振荡进行了研究,应用值分布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它的亚纯解的超级,二级不同零点收剑指数的精确估计.
得到了几类色唯一的6n+5阶的6部图.
一、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实践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学生发展指导的实践和研究是我国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明确提出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创性的理解,注意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体验;观察;感悟;思考;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50X(2007)10-0123-02    新的课程,新的理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需要的是会听、会说、会读、会写,思维敏捷,综合能力强且具有创新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教学思想从"为学生减负,让学生爱学"转变为在数学教学中科学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念达到课堂的转型、育人思路的转变,抓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