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e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侧重于发展学生信息搜集、任务解决等学习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围绕项目教学法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进行了研究。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旅游地理;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5-0086-01
  新时代背景下,众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纷纷涌现。“项目教学法”便是其中之一。教育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在学科教学中的恰当运用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更扎实地掌握学科知识,更有利于其职业素养及综合技能的形成与更好发展。那么,究竟何谓“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基本运用步骤又有哪些呢?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尝试对此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项目教学法”,即是指教师从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置契合的学习项目并要求学生或独自完成或协作完成的一种教学方法。
  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向学生设置了学习项目,也就是学习任务,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氛围。由此引申开来讲,“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其使用目的不在于仅仅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学科知识,而在于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逐渐具备成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及实践运用能力。
  具体到旅游地理这一学科来讲,项目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旅游地理的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创设切实可行的项目任务,以此深化学生学习认知、提升学习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先进教育教学途径。
  二、项目教学法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案例
  以下,笔者仅以“华北旅游区——河北省”这一节内容为例,尝试探讨旅游地理学科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步骤。
  (一)确立学习项目
  “河北省”是“华北旅游区”章中的一个小节。总单元教学目标为:了解华北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与旅游资源特征;知道华北旅游区的著名景观景点;能合理构思、设计新颖的华北旅游路线地图。而“河北省”一节的具体教学目标为:了解河北省的地理位置、人口面积、气候、主要游览胜地;能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河北省境内主要景点的旅游路線地图。
  在此基础之上,笔者精心为学生确立了如下的学习项目:
  (1)掌握河北省的主要旅游景点:避暑山庄、外八庙、白洋淀、清东陵、清西陵、嶂石岩、苍岩山、野三坡等。
  (2)掌握河北省主要景点的旅游路线,并能看懂具体的景点地图。
  具体的学习项目确立之后,笔者同时又进行了如下的准备工作:
  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全体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将学习项目的内容详细转告给每一小组,并引导学生小组将具体的学习项目任务细分到每一位学习小组成员身上。
  引导各学生小组合理制定学习项目的实施计划、时间进度、方法手段等细节。
  (二)搜集学习项目相关的信息、资料
  教材中关于“河北省”旅游地理环境与旅游资源基本特征等的相关介绍很少,通常都是点到为止。很显然,这对于学生深化学习认知与理解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鉴于此,笔者在“资料搜集与整理”这一环节就有意识地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电脑网络、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有关“河北省”旅游地理环境、旅游资源、旅游景点等的信息,并将小组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与分类整理,以便为课堂小组间的信息分享与交流做好充分的前提准备工作。
  (三)展示信息,组织课堂交流。
  这一环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给予该环节高度的肯定与重视。首先,各学生小组要派代表将本小组所搜集到的信息与资料进行重点呈现;其次,各学生小组之间可针对搜集到的不同信息进行共享,可对产生的不同认识进行集中辩论与探讨,还可发表各自的学习感悟。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独立自主、协作交流的探究氛围中积极学习、认真研究;教师则要在学生真正需要帮助时给予其必要的引导与帮助。这既是对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尊重,同时,凭借自身努力所得出的结果也更容易留给学生深刻的影响,有利于切实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总而言之,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侧重于发展学生信息搜集、任务解决等学习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为此,职业院校的一线教师应当结合所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对项目教学法进行灵活而恰当的运用。这既是创新旅游地理教学形式及手段的客观要求,更是切实提升旅游地理教学效率及质量、进而促进职业院校学生更好成长与进步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淑华.新时期改革创新旅游地理教学方法的思路[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6,20(3):64-65.
  [2]李德明.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8,10(5):167-17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