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转型期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了诸多消极的影响,心理并不成熟的大学生在价值观念、道德责任、理想信念等方面出现了某种偏差,应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转型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倾向增加
价值观念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意识形态,今天大学生的整个成长期正处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必然会受到各种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转型期的社会是具有冲突性的社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促进的一面,目前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具有勇于创新,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但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社会对各种事物的道德评价不再单一和绝对,使得心理并不成熟的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矛盾和困惑明显增多。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学习欲望强烈,学习主动性增加,但在学习的目的性上也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功利主义色彩。一些学生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忽视思想道德修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只是应付了事,只求成绩合格和拿到学分。同时,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使不少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和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的“四重四轻”的消极价值观。
(二)道德自觉性降低
在道德情操上,部分大学生道德判断力缺乏,道德认识错位,特别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网络时代不期而至,它就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大量丰富信息的同时,我们传统的思想道德观也受到严重挑战。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道德思想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重要时期,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内容的庞杂,容易使学生对不利于思想道德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兼收并蓄,这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造成较大冲击,认识和判断能力本来就不成熟的大学生容易失去自我约束,道德自觉性降低。网络的不易监督性,使得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严重下降,比如有学生就认为在虚拟的网络做什么都可以无所顾忌,在网上聊天时撒谎是正常的,黑客攻击他人网络也没有什么不道德,甚至对所谓技术高超的黑客佩服不已,认为其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等等。还有一些大学生作业抄袭、考试作弊,就业失信,都反映了对自身道德要求的降低。
(三)理想信念模糊
人生的理想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动力,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没有正确理想的人,不会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大学生受大量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思想上疏离理想信念,政治信仰迷茫,缺乏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只关心个人利益,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出现了政治理想模糊的令人堪忧的倾向。部分学生重视物质利益,淡化理想信念;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重视生活理想,忽视道德理想。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没有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意识淡化,对能否继续坚持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等等问题表示出一种担忧和怀疑。有人甚至认为,管它什么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只要能挣到钱就是好主义,理想信念淡薄。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要不断完善思想道德课程建设,改进、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教育方式,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大学生平等交换思想观念。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内容紧扣时代,及时把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带进课堂,锻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并正确引导大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看待,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大学生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准确把握和分析社会现象。另外,还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锻炼,做到知行合一,通过真正接触社会,促使学生对现实的问题进行更多理性的思考,从而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面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要引导学生在多种选择中整理出核心价值观,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从而切实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方针,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高校同样受转型期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内环境,要通过各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创建活动。
(三)推进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反映,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和立身做人的根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积极推进理想信念教育,把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改变过去理想信念教育的“空、远、大”现象,从近期的、现阶段的具体目标出发,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在遭遇学业障碍、竞争失败、恋爱受挫时,能克服不良情绪,适应环境变化,优化心理品质,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要注重学生的人文教育,理想信念总是以一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人文教育对理想信念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应把科学精神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而不断提升理想信念的水平。要根据当今大学生的情感特点和接受能力,宣传焦裕禄、孔繁森以及大学生身边的关于理想信念的典型事例,将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抗洪救灾精神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汇入课堂教育中,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转型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倾向增加
价值观念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意识形态,今天大学生的整个成长期正处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必然会受到各种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转型期的社会是具有冲突性的社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促进的一面,目前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具有勇于创新,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但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社会对各种事物的道德评价不再单一和绝对,使得心理并不成熟的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矛盾和困惑明显增多。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学习欲望强烈,学习主动性增加,但在学习的目的性上也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功利主义色彩。一些学生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忽视思想道德修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只是应付了事,只求成绩合格和拿到学分。同时,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使不少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和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的“四重四轻”的消极价值观。
(二)道德自觉性降低
在道德情操上,部分大学生道德判断力缺乏,道德认识错位,特别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网络时代不期而至,它就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大量丰富信息的同时,我们传统的思想道德观也受到严重挑战。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道德思想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重要时期,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内容的庞杂,容易使学生对不利于思想道德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兼收并蓄,这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造成较大冲击,认识和判断能力本来就不成熟的大学生容易失去自我约束,道德自觉性降低。网络的不易监督性,使得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严重下降,比如有学生就认为在虚拟的网络做什么都可以无所顾忌,在网上聊天时撒谎是正常的,黑客攻击他人网络也没有什么不道德,甚至对所谓技术高超的黑客佩服不已,认为其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等等。还有一些大学生作业抄袭、考试作弊,就业失信,都反映了对自身道德要求的降低。
(三)理想信念模糊
人生的理想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动力,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没有正确理想的人,不会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大学生受大量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思想上疏离理想信念,政治信仰迷茫,缺乏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只关心个人利益,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出现了政治理想模糊的令人堪忧的倾向。部分学生重视物质利益,淡化理想信念;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重视生活理想,忽视道德理想。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没有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意识淡化,对能否继续坚持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等等问题表示出一种担忧和怀疑。有人甚至认为,管它什么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只要能挣到钱就是好主义,理想信念淡薄。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要不断完善思想道德课程建设,改进、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教育方式,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大学生平等交换思想观念。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内容紧扣时代,及时把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带进课堂,锻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并正确引导大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看待,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大学生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准确把握和分析社会现象。另外,还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锻炼,做到知行合一,通过真正接触社会,促使学生对现实的问题进行更多理性的思考,从而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面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要引导学生在多种选择中整理出核心价值观,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从而切实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方针,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高校同样受转型期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内环境,要通过各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创建活动。
(三)推进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反映,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和立身做人的根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积极推进理想信念教育,把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改变过去理想信念教育的“空、远、大”现象,从近期的、现阶段的具体目标出发,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在遭遇学业障碍、竞争失败、恋爱受挫时,能克服不良情绪,适应环境变化,优化心理品质,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要注重学生的人文教育,理想信念总是以一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人文教育对理想信念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应把科学精神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而不断提升理想信念的水平。要根据当今大学生的情感特点和接受能力,宣传焦裕禄、孔繁森以及大学生身边的关于理想信念的典型事例,将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抗洪救灾精神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汇入课堂教育中,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