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对键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wd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为人母,看着怀里稚嫩又美丽的小天使,心中溢满爱,暗自想,无论如何,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有出息、有作为的人,心里不由勾画出美好的前景。但,事情总是不如人意。孩子从牙牙学语,到读书识字,一天天长大,我们作父母的费尽心力,却看不到希望,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是自己期待的那样。哪里出了问题?这几乎是很多母亲焦虑的事情。
  我的邻居,一对年轻的父母,有个大眼睛、圆头圆脑的挺机灵的儿子。爸爸做生意,妈妈专职在家育儿。上小学了,每天早上起床就是一大关。喊,叫,就是起不来;最后,逼着,穿衣,洗脸,爸爸开车,妈妈拿书包,手里还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孩子睡眼惺忪,早饭在车上完成。几乎每天都上演这一幕。跟这个母亲聊起,她一筹莫展。
  其实,凡事都有因果,当我们大声呵斥孩子,甚至打孩子时,想没想过,为什么孩子成了这样。
  我也是个母亲。女儿刚出世,我不想重蹈很多孩子教育中的错误,就非常注意在一些小事上跟孩子说清楚。做对了,要及时表扬,让小孩子从开蒙就明确知道:对、错,好、坏。
  女儿刚懂事,我对女儿说,要喝白开水。饮料好喝,但不利健康,而且,爸妈挣钱很辛苦,你没有挣,就不能多花一分钱。还有,自己的事要自己做。这样说了,就一直按这样的要求去做,家长要非常坚持,一点不能含糊。后来上学了,她每天都带着灌得满满的一大瓶白开水,提前一天的晚上,自己把第二天上学所用准备好,书包里的各种本子放得有条不紊,不用家长操持。书包和琴(她学小提琴)都自己拎着,习惯了,觉得是应该的。
  春天来了,学校要组织孩子们去公园春游,孩子们高兴得像小喜鹊一样,叽叽喳喳的,对他们来说,大家一起去公园玩,这真是天大的事。老师允许带吃的。放学,我带女儿进了学校旁边的一个食品店,做母亲的我很想买点好吃的,让女儿高高兴兴,玩得开心。花花绿绿的食品摆满了小店,我们边看边选,选一个,她摇摇头,选一个,她摇摇头。售货员阿姨奇怪地说,没有一个孩子进来是这样的,都哭着闹着,买这买那,这个孩子还得妈妈求着。我知道,她不是不想吃好吃的,不想和其他孩子那样带得丰富多彩,而是心里对自己有了克制。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醒自己的孩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的核心意思是约束,不放纵。其次才是节省,简朴。让孩子从开蒙起就懂得克制自己,做事有度,这会影响他的一生。
  后来,女儿考上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学习小提琴专业。学习期间,她自己额外学习德语,毕业时考上香港交响乐团的大师班,再后来到德国留学,现在已经在德国纽伦堡交响乐团工作。一路走下来,都是她自己折腾,几乎没有让我们父母费心,包括金钱。
  现在想起,像是做了一个实验,如果我们做母亲的仅仅从亲情上爱孩子,糊里糊涂,给这给那,一味纵容,孩子的贪欲就会越来越大,也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没有节制,就不去克服困难,不去靠自己的力量做事,做父母的就会跟着操心一辈子;反之,如果教育孩子从小懂克制,知深浅,知进退,他就能建立好的品德,好的行为习惯,就很快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辽阔天空,自由飞翔。打个比喻,如同我们操纵电脑一样,按对键,一切顺利,全盘皆赢。但,按键人是我们做母亲的,因此,母亲的学习和思考比教育孩子要先行一步。
其他文献
值凡大人有了烦心事,都会自己藏着掖着,或与最亲近的成年人交流、倾诉,却很少有人会向孩子述说。他们总认为孩子还小,无法懂得成年人的喜怒哀乐。其实,让孩子知晓你工作的艰辛、社会的错综复杂、内心的烦恼以及挣钱的不易等,对他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工作的苦累让孩子先知  那时,儿子还小,刚上小学一年级。我的工作是在一家乡镇幼儿园上班。每天早晨6点来到幼儿园,晚上6点回家。就连中午也要待在幼儿园照看那帮顽皮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