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内注入模拟粪便的动态MRI对女性盆底痉挛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来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xiong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动态MRI研究直肠内模拟粪便注入前、后女性盆底痉挛综合征(SPFS)患者的肛直肠形态、功能性病变,并对多盆腔器官脱垂进行评价,明确注入球囊后的动态MRI在SPFS患者中的诊断优势。

方法

对53例临床诊断为SPFS的女性患者行动态MRI检查,使用自行设计高顺应性球囊模拟大便,测量患者直肠内球囊注入前、后力排相盆底的相关数据。

结果

盆底动态MRI结果显示,53例女性SPFS患者中,伴发多盆腔器官脱垂者24例。直肠内造影剂注入前、后力排相的肛直角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3,P>0.05);相比直肠内模拟粪便注入后的盆底动态MRI,未注入的力排相分别有18.0%(9/50)膀胱脱垂、6.1%(3/49)子宫或阴道穹窿脱垂、32.7%(17/52)直肠前膨出及14.6%(7/48)会阴体下降诊断为阴性。直肠内模拟粪便注入前、后力排相观察多盆腔器官脱垂变化,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结论

直肠内注入模拟粪便的盆底动态MRI为女性SPFS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诊断,为术前正确诊断盆腔多部位缺陷及术后正确评价治疗效果提供了客观依据。

其他文献
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RNA,它主要利用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与特异性靶基因信使RNA的3'-非翻译区结合,通过降解靶RNA或抑制蛋白质的翻译合成,从而实现对靶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肿瘤的辐射生物效应对其放疗效果至关重要,也是确定某肿瘤组织辐射敏感或辐射耐受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证实,miRNAs通过影响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检查点、凋亡、信号转导、肿瘤组织微环境
目的比较99Tcm-MIBI SPECT/CT显像和钼靶X线对女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女性患者83例,先行99Tcm-MIBI胸部SPECT/CT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并以延迟显像阳性为判定标准,再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并与最终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延迟显像的阳性患者为52例(T/NT值>3.33),阳性与阴性病灶的早期、延迟显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以延时2 h结果更为显著,最终病理结
目的基于Deauville标准探讨18F-FDG PET/CT在霍奇金淋巴瘤(HL)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Deauville标准,回顾性分析24例治疗结束后5~27个月,临床可疑复发的HL患者,对其18F-FDG PET/CT显像结果进行评分判断,并与淋巴结活检和(或)骨髓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理结果证实17例复发、3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例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3例未见明确复发
ObjectiveLung cancer cells associated with radioresistance are likely to give rise to local recurrence and distant metastatic relapse,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 the prese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应用于2型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的价值。方法以83例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并接受了门控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作为2型糖尿病组,51名无糖尿病史及明确的心血管病史的受检者作为对照组。17节段法分析两组受检者的负荷及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进行视觉分析结合5点评分法评估左心室缺血节段,对比软件自动评分法计算两组的负荷总积分、静息总积分和积分差值,并作统计分析。结果两
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放射治疗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放射性肺炎与放射性肺纤维化。RILI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肿瘤治疗效率。目前临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细胞因子抑制剂等治疗RILI,虽然这些疗法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均存在较大的不良反应。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RILI防治药物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天然的植物提取物在防治RILI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小,药理作用广泛,具
目的制备人附睾蛋白4(HE4)单克隆抗体并研制免放分析试剂盒,探讨其在卵巢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重组人HE4免疫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杂交瘤技术制备并筛选可以配对的HE4单抗,用125I标记其中一株单抗,研制HE4免放试剂盒,并评价其检测的灵敏度。通过检测临床血清标本来评价其对卵巢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筛选出了一对亲和力与特异性高的HE4单抗,其免放试剂盒检测的灵敏度为3.65 pmol/L
目的应用扩散峰度成像(DKI)定量测量正常成人视通路各区域的平均峰度(MK)值、部分各向异性(FA)值和平均扩散率(MD),探讨DKI技术在正常成人视通路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区组随机化选择3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按年龄分为3组:20~39岁组、40~59岁组和60岁以上组,每组10名,均行常规颅脑MR和DKI序列扫描,并测量视通路不同区域的MK值、FA值和MD,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与常规MRI扫描对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临床疑诊为脑缺血病例78例,分别采用低场磁共振DWI技术与常规MRI扫描技术进行检查,评价两种检查技术对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灵敏度。结果低场磁共振DWI诊断超急性脑梗死的灵敏度为100.00%(72/72),而常规MRI扫描的诊断灵敏度仅为5.56%(4/72),